文化传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它是民族延续的命脉,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7月31日,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走进洛阳博物馆,擦亮文物底色,续写文化新篇。本次社会实践旨在让实践队员亲身感受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直观接触文物和历史资料,深入了解这座古老城市的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
期待启程:全力筹谋洛博行
洛阳文化辉千代,古都声名耀九州,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历史起源、社会礼制、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参观洛阳博物馆则是进一步了解洛阳千年历史的一种方式。
在活动开始前,实践队员通过网络和书籍,广泛收集洛阳博物馆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特色馆藏。接着,组织多次小组讨论,明确实践目的和重点关注方向。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包括参观路线、时间安排和任务分工。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摄影设备、记录工具等。上午十点,实践队员们在洛阳博物馆门口集合,开启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
进入洛博:文物无声诉往昔
随着脚步的移动,实践队员来到了汉唐展区。这里的陶俑栩栩如生,有的手持乐器,有的翩翩起舞,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而唐代的三彩马和骆驼,则以其鲜艳的色彩和逼真的形态,吸引了实践队员的目光。在书画展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才情。从飘逸的草书到细腻的工笔画,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作者的情感和智慧。实践队员在这些文物面前驻足良久,用心倾听它们无声的诉说。
为了让实践队员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博物馆安排了专业的讲解员。讲解员生动而详细的解说,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实践队员了解到每一件文物的出土背景、制作工艺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在讲解过程中,实践队员积极提问,与讲解员互动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进一步激发了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体验活动:制作拓片悟传统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有幸参与了制作拓片的体验活动。只见一位碑刻专家先将需要拓印的碑刻表面仔细清理干净,他微微弯腰,眼神专注,用软毛刷轻轻拂去碑刻上的灰尘,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接着,他小心地把宣纸覆盖在碑刻上,然后拿起喷壶,手腕轻轻转动,细密的水雾均匀地洒在宣纸上,使宣纸服帖地粘在碑刻表面。实践队员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开始行动,其中一位实践队员拿起软毛刷子,手指灵活地控制着力度,开始轻轻敲打宣纸。她的手臂有节奏地起落,刷子与宣纸接触时发出轻微的“扑扑”声,每一下都恰到好处,确保宣纸嵌入碑刻的纹路中。上墨时,她神情专注,右手握住拓包,先在墨汁中轻轻蘸取,然后从边缘开始,小心翼翼地拍打宣纸,她的动作既轻柔又稳定,墨汁渐渐渗透宣纸,碑刻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经过多次细致地上墨,一幅精美的拓片终于完成,得到了指导老师和周围实践队员的一致肯定。
在体验制作拓片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每一次轻轻的敲打,每一滴墨汁的浸润,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其中一位实践队员感慨道:“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拓片,这次亲自动手制作,才真正感受到了其中的不易和珍贵。这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
感悟满满:团队总结踏归程
实践队员们畅游历史海洋,领略古都魅力,通过听取讲解,更加了解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通过制作拓片,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观察互动,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下午四点,实践队员离开洛阳博物馆,一天的实践活动很快结束,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历史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蘸着历史的笔墨, 正在书写新的历史。向历史深处回望,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璀璨夺目,写就光芒万丈的篇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义务和责任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扬,坚定理想信念,走向传承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们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述文物。张博涵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展品。张博涵 供图
图为洛阳博物馆展品。张博涵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9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