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平面的课本走向立体的基层,在2024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湘潭大学“新莲心”实践团用行动写下了“青年何为”的答卷。
(指导老师:曾宇婷 通讯员:湘潭大学李展宇 左一飞)7月5日启程,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乡村振兴帮扶团(新莲心实践团)在湘潭县花石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此行旨在结合新闻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基层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花石镇拥有“万亩湘莲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中心。新莲心实践团参观当地湘莲种植基地,拜访当地致富带头人,与乡镇干部面对面交谈。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聚焦基层新闻工作发展困境,深入实际。“由于当地干部精力有限,农村空心化等因素,当地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宣传矩阵”实践团成员刘岳昆分享道。
汲取榜样力量,凝聚前行动力。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深入挖掘当地先锋力量。通过采访当地退伍老兵姜国芳,“关爱下一代协会”代表人物胡伟伦等人物,团队成员深受其精神感染。团队成员王柯翔表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生动诠释,同时呼吁能有更多地年轻人去主动了解他们的故事。
青年敢挑大梁,赋能乡村振兴。在调研活动开展之余,实践团成员在当地不断发扬志愿精神,擦亮“湘大”名片,以青年人的姿态投身志愿服务,在当地组织开展了“防溺水宣讲”、“拍摄最美夕阳红写真”等活动,与当地百姓心连心,构成了花石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力量,同时,青年一代需要在基层中磨练自我,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号召中实现自我价值。
后续,实践团将围绕本次实践活动的经历与成果,认真总结,汲取向上动力;依托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融媒体实验中心,深化村校合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3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的探究及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现况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从中得出一些列李家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问题进行了规划设计。为了团队此次社会实践的方案能到得到实践,7月……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经过实践团队多日在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与探究,以及对李家疃村实际情况的思考,实践团队针对李家疃村当地经济、环境以及各产业现状进行了多方面规划设计;从李家疃村建设中找出部分潜在……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对活动主体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为切实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庄超),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经过拜访专业老师得到一系列指导之后,实践团队继续开展实践课题工作。7月29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再次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更加深入的明确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同时更好的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侯宪章),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深刻了解了李家疃村当地的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等现况。7月28日(通讯员侯宪章),在老师的告诫:“规划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的所需所求,但仅……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更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8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师取得联系,进……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