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了解乡村振兴的成果,宁波财经学院明灯守护者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宁波市海曙章水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相关研究。
图为实践团队在振兴助力站前的合影。
章水镇地处四明山区,是海曙区面积最大的山区乡镇,境内群山连绵,地势十分险峻。山区乡镇的发展素有困境,21世纪初辖区18个村中14个村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2018年9月,章水镇成立宁波首家“乡村振兴”公司,从此翻开了新的发展篇章,在和华家宁老师的座谈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章水村是实现“富民”“强村”两大目标。
一、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助力乡村风貌提升
章水镇秉持红色引领、资源共享、产业互促、组团发展的理念,党委精心筹划,以色党建体验中心为牵头单位、乡村振兴公司为纽带、沿线各村为主要成员单位组建“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党建联盟,串联起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四明职高等20余个红色遗址单位党组织,在华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回顾了章水镇的抗战历程。
图为章水镇抗站遗留物。
随后实践团队走进了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大革命时期以来的上百位革命烈士,他们为了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些生命跨越近百年,在这里依旧闪烁着无可磨灭的革命的光辉。
图为实践团队在烈士陵园的合照。
二、品质为先、科技赋能,带动农产品数智增效
浙贝母是海曙四明山区农民栽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被列入著名的“浙八味”中药材之首。据了解,章水镇是“浙贝故里”,浙贝母农业占地面积约2470亩,有着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华老师的介绍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章水镇如何积极同政府合作重振浙贝母产业。
章水镇通过数字赋能,建立专属的浙贝母物联网系统,健全浙贝母的质量标准、检测检验和追溯体系,打造全国第一家可追溯浙贝母产业链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开展浙贝母种植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成为全省首例“自然灾害+气象指数”相结合的种植保险,保险面积达300余亩,进一步增强贝农抗风险能力,稳定种植收益和积极性,真正让贝农受益。此外,章水镇积极开展浙贝母古法炮制技艺传承和应用,通过恢复传统技艺,进一步占领高端市场份额。加大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利用冷干技术,开发新产品,持续供应海外市场。加大浙贝母花等衍生物的开发利用,研发袋泡贝母花茶和贝母红茶等新产品,综合利用贝母花开拓出口市场,在传统的“贝母—雪菜”“贝母—花生”等套种或轮作模式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讲解,实践团成员对浙贝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助农兴农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
图为章水贝母地雪菜。
三、文化带动、品牌助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宁波四明山区盛产樱花,尤以章水镇为重,有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关山樱花近万亩。
华家宁老师介绍到,章水镇与多家企业签订协议,以“镇村联营+组团发展”模式,相继上线樱花香氛、樱花洗护用品等系列衍生品,初步搭建起樱花产业链的基本框架,命名“云上樱花”,突破了樱花花期短的瓶颈。
图为樱花洗护产品。
同时,章水镇加快“杖锡樱花”商标、品牌、专利的注册,通过节庆、文创、媒体等多途径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努力提升杖锡樱花节品质,推动开展区级乃至市级节庆活动,华老师自豪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章水镇已连续17年承办樱花节,叠加共富集市、直播展销、女子半马等多种活动,赏樱季客流量均在20万以上。
座谈交流的最后,华老师表示,年轻人应该敢想敢做,敢于去创业,同时也欢迎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农业的创新发展。
乡村振兴,天地广阔,大有可为。通过实地考察章水镇的乡村振兴实践,实践团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各方面对于乡村振兴的综合作用,以及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要意义。乡村振兴事关全局,也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青年人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中国的农村更加美丽、和谐、富裕和幸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6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