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一个坐落于湘西的隐秘县城,2200多年前,第一位保靖人轻轻踩进了酉水河,从此嘹亮的山歌便于崇山峻岭之间荡漾开来久久不息…在这个乡音质朴风景如画的小县城里,一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被不断挖掘出来并经劳动人民高超的转化之力被呈上餐桌,凭借其独特的“乡”味随着时光的长河在老少妇孺的交口称誉中流传至今。
为了探索保靖县非遗美食的历史沿革、传承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赴湘西州保靖县迁陵镇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迁陵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舌尖上的非遗”调研实践活动。在一块块被时间划过裂痕的青墙红瓦中,悉听保靖县非遗美食的“宿世今生”。
(一)保靖洗沙月饼
“乡”味不怕巷子深,洗沙月饼天下闻。为了沉浸式了解洗沙月饼的历史背景与制作技艺,实践团成员走进保靖县迁陵镇大屋厂3号的“邓记”月饼厂,采访非遗传承人彭晓玉,在机器的声声轰鸣中品味这穿梭于时光的珍贵味道。
图为洗沙月饼
洗沙月饼,是彭晓玉心头的珍宝,也是她坚守了42年的事业。谈及创业的初衷,彭晓玉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上世纪八十年代,迫于生计,她跟随师傅邓传学习制作洗沙月饼,从此便开启了漫长的传承之路。从选材到制作再到售卖,创业初期的彭晓玉以一己之力身兼数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最艰苦的那一段时间,每天三点起床,一睁眼就是忙碌的劳作,我一个人做完月饼后又要背着箩筐到街上推销售卖,生活十分艰苦。”彭晓玉在采访中含泪说到。
图为传承人谈及创业的初衷
正是出于对师傅的敬重和对传统技艺的追逐,彭晓玉克服重重困难,使洗沙月饼从无人问津到香飘万家。2018年“保靖洗沙月饼”邓记百年老号被评为湘西州级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项目,2020年“大屋厂邓记百年老号”又被评为“湖南省老字号”。
图为邓记百年老字号洗沙月饼
近年来,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彭晓玉又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利用数字化传播推广洗沙月饼,扩大其销售范围。与此同时,她又结合更多人的喜好积极对产品做出改进,比如改良配方,生产出少糖代糖月饼等。
面对未来,彭晓玉满怀期待和憧憬,她希望这份来自记忆深处的香甜能够一直流传下去,也希望新时代青年,能继续保持着那份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接过她们手中的擀面杖,让洗沙月饼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保靖松花皮蛋
“青甲藏琥珀,松花自然成。清香舌尖绕,奇肴凡品生。”一首皮蛋谣,漾起一湾酉水情,唤起了无数保靖人记忆深处的那抹味道。为了探究保靖松花皮蛋的发展现状与经销模式,实践团成员走进保靖鑫洋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跟随非遗传承人胡泽玉的指引,见证一枚枚皮蛋的绝妙“新生”。
图为松花皮蛋
作为一名精益求精的非遗“工匠”,胡泽玉不仅是保靖松花皮蛋的制作大师,更是这门非遗技艺的守护者与传承者。她带领我们走进皮蛋生产工厂,为我们详尽地介绍了皮蛋的制作流程和制作工艺。在谈笑风生间,一段专属于她与保靖送花皮蛋的记忆被缓缓拉开。
图为传承人讲述她与松花皮蛋的记忆
鑫洋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由老国企喜阳集团专制而来。当时的国企面临着倒闭的风险,而几位老员工十分不舍,便想办法将公司接了下来。没想到这一接,就将保靖松花皮蛋的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并使其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胡泽玉作为集团的老员工之一,将自己的一生都投掷在保靖松花皮蛋的研制与经销上。
胡泽玉深知,制作松花皮蛋需要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匠心。于是从选材到加工再到经销,每一步都由她亲自把关,每一处都有她辛勤汗水划过的道痕。在皮蛋市场竞争无比激烈的状况下,她又积极寻找着破局之法。
图为皮蛋制作过程
在后来的发展中,鑫洋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等合作,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经过改良而成的松花皮蛋,口味独特、品质优良,先后荣获湖南省名牌产品、湖南省著名商标、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以及“湖南老字号”等荣誉称号。这种通过学术研究与产业经营相结合、传统与新潮销售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出一条帮助保靖松花皮蛋走出保靖的绝佳路径。
正是这种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初心与坚守,使得保靖松花皮蛋实现了华丽的变身,在记忆的染缸里完成了独特的“新生”,成为一代代保靖人心灵深处的味道。
(三)保靖仙泉酱油
“断龙仙泉万古流,宫廷宴上献神油。”保靖酱油经古法酿造,自然天成,以其独特的口感深植当地人民的味蕾,其不仅是保靖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一张代表保靖非遗文化的靓丽名片。为了探索保靖仙泉酱油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实践团成员走进保靖仙泉酱油厂——仙泉山庄,拜访非遗传承人宋陆军,在崟岌碧落之间,一寻这来自时光深处的悠悠“乡愁”。
图为仙泉酱油
过去,湘西流传着一句妇孺皆知的俗语“保靖的酱油,河西的醋”。如今,河溪的醋仍然在市场畅销,而保靖酱油却难觅踪迹。香喷喷的酱油拌饭是宋陆军也是很多保靖人记忆深处的味道,而这一味道却在父亲宋仁礼的保靖酱油厂停产后的20多年里再没有被端上餐桌,这变成了她心中的一个遗憾。
既是对儿时味道的追忆,也得益于很多老顾客的喜爱与支持,宋陆军在谨慎思量后选择了继承父亲的产业,让保靖酱油的醇香再次回荡在街头巷陌。
酿造酱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选址和选材问题,酱油的优劣与其酿造环境和食材质量密切相关。保靖县地处被誉为黄金酿造带的北纬30度线上,这里光线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微生物生长和发酵。宋陆军就是利用了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制造了保靖酱油与保靖山水的巧妙邂逅,将一缕缕豆香和着阳光的芬芳,传进家家户户的厨房。
图为传承人讲解酱油酿造过程
经过数十年的辛勤打拼后,仙泉山庄的产业渐渐成熟壮大起来。在崭新的市场形势下,宋陆军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接待研学队伍扩大保靖酱油的知名度,采用大豆与玉米套种的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自媒体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扩大市场,产业的扩大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压力。
如今,仙泉山庄已经发展为集饮食、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不仅传承了非遗技艺,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流光溢彩间,保靖酱油的未来仿佛就在眼前。
图为仙泉山庄
穿过历史的风尘,跳跃于人们的味蕾。从唇齿留香到风华留痕,从鲜为人知到名扬天下。无论是一枚香甜的洗沙月饼、一颗晶莹的松花皮蛋,还是一汩醇香的仙泉酱油,都在其代代相传之中蕴藏着非遗传承人“择一业,终一生”的匠心与情怀和非遗文化传承波澜壮阔的历史使命和远大前程。这些独属于“舌尖上的非遗”产业也必将在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的路上展现更大的作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8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