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传承人的艰辛与不易,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民族文化自信。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萤火育兴”服务队于7月18日赴十八站鄂伦春族乡拜访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人郭宝林、戈晓华夫妇。

郭宝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生长在鄂伦春族的传统村落,耳濡目染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对鄂伦春族的语言、歌舞、手工艺等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早些年,郭宝林在自己家里建起了一个鄂伦春民族文化博物馆。骑马、射箭、狩猎、坐桦皮船,鄂伦春传统文化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体现。郭宝林老师最钟爱的还是桦皮船,早些年他很担心桦皮船制作工艺会失传。如今,他已经有了好几位徒弟,“民族工艺是要靠人来传承的。”郭宝林说。

郭宝林的老伴戈晓华老师是鄂伦春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人,她回忆起年少打猎时光,会按照时节打猎,不会猎杀怀孕的、未长成的动物,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达成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取之于山林,用之于山林。

戈晓华老师说,鄂伦春族的语言只有语音,没有文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整理鄂伦春族的词汇、语法和谚语,前往黑龙江大学录制鄂伦春语言音频参加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助力民族文化传承。在戈老师的教授下,队员们也学到了一句鄂伦春语——你们好啊。

此次活动,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郭宝林和戈晓华老师对非遗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传承的力量。相信在众多像两位老师这样坚守者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非遗的传承之光将永远闪耀,照亮前行的道路。未来,“萤火育兴”服务队也将会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7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