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传承人的艰辛与不易,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民族文化自信。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萤火育兴”服务队于7月18日赴十八站鄂伦春族乡拜访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人郭宝林、戈晓华夫妇。
郭宝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生长在鄂伦春族的传统村落,耳濡目染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对鄂伦春族的语言、歌舞、手工艺等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早些年,郭宝林在自己家里建起了一个鄂伦春民族文化博物馆。骑马、射箭、狩猎、坐桦皮船,鄂伦春传统文化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体现。郭宝林老师最钟爱的还是桦皮船,早些年他很担心桦皮船制作工艺会失传。如今,他已经有了好几位徒弟,“民族工艺是要靠人来传承的。”郭宝林说。
郭宝林的老伴戈晓华老师是鄂伦春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人,她回忆起年少打猎时光,会按照时节打猎,不会猎杀怀孕的、未长成的动物,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达成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取之于山林,用之于山林。
戈晓华老师说,鄂伦春族的语言只有语音,没有文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整理鄂伦春族的词汇、语法和谚语,前往黑龙江大学录制鄂伦春语言音频参加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助力民族文化传承。在戈老师的教授下,队员们也学到了一句鄂伦春语——你们好啊。
此次活动,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郭宝林和戈晓华老师对非遗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传承的力量。相信在众多像两位老师这样坚守者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非遗的传承之光将永远闪耀,照亮前行的道路。未来,“萤火育兴”服务队也将会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7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