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调研报告》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陈怡鹏 曾令辉

《关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极其惨痛和黑暗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铭记伤痛,珍视和平,我们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并展开了此次调研。

图为非日军残害的受害者 由陈怡鹏摄

二、调研背景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之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 6 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摧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作为铭记这段历史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历史教育、缅怀遇难者、呼唤和平的重要使命。

三、调研目的

1.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和细节,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后果。

2.探究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历史教育、社会影响和国际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3.分析参观者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和情感反应,以及纪念馆对他们的教育效果。

4.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和纪念馆建设的建议。

四、调研方法

1.实地参观:深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对展览内容、场馆设施、纪念活动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2.问卷调查:在纪念馆周边对参观者发放问卷,了解他们的参观动机、历史认知、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情况。

3.访谈:与部分参观者、纪念馆工作人员、志愿者进行交流,获取更深入的见解和信息。

图为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破坏的建筑 由曾令辉摄

五、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与呈现方式

1.丰富的历史资料

- 纪念馆内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实物、文献、幸存者证言等,全面而真实地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这些资料包括日军的屠杀场景、受害者的遗物、国际友人的救援记录等,使参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残酷。

- 例如,“万人坑”遗址中的累累白骨,让人触目惊心,深刻地揭示了日军的暴行。

2.多样化的展示手段

- 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如影像播放、声音模拟、场景复原等,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大屏幕播放的纪录片,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那段黑暗的历史中,增强了对历史的感知。

- 互动式的展示设备,如电子触摸屏、虚拟现实体验等,使参观者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的了解中。

(二)参观者的特征与动机

1.参观者的来源与年龄分布

- 参观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包括国际友人。年龄层次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其中以青少年和中年人居多。

- 青少年多为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而来,中年人则更多是出于对历史的关注和自我教育的需求。

2.参观动机

- 大部分参观者表示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遇难同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 也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三)参观者的认知与情感反应

1.历史认知的提升

- 超过 80%的参观者表示在参观后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 他们对日军的暴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遇难同胞的遭遇表示深切同情。

2.情感反应

- 参观过程中,绝大多数参观者表现出沉重、悲痛和愤怒的情绪。

- 许多人在参观结束后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坚决反对战争。

(四)纪念馆的教育与社会影响

图为部分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英雄遗像 由曾令辉摄

1.历史教育作用

- 纪念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历史教育场所。

- 通过参观,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2.社会影响

- 纪念馆的存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广泛关注,推动了相关历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 在国际上,也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维护历史真相。

(五)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讲解服务不足

- 部分参观者反映,在参观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讲解,导致对一些展览内容理解不够深入。

2.人流量过大

- 尤其是在节假日和重要纪念日,纪念馆内人流量过大,影响了参观体验和教育效果。

3.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

- 纪念馆周边的交通、餐饮、休息等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参观者的需求。

六、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讲解服务

1.增加专业讲解员的数量,提高讲解质量。

2.提供多种语言的讲解服务,满足国际参观者的需求。

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语音导览等,为参观者提供更便捷的讲解服务。

(二)优化人流管理

1.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制度,合理控制人流量。

2.加强对参观秩序的维护和引导,确保参观者能够有序参观。

(三)完善周边配套设施

1.改善交通状况,增加公交线路和停车场。

2.丰富周边的餐饮和休息设施,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加强宣传与合作

1.加大对纪念馆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2.与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合作,举办更多形式的历史教育活动。

(五)持续更新展览内容

1.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史料发现,及时更新展览内容,使展览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

2.引入更多的互动体验项目,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七、结论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作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呼唤和平的重要场所,在历史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沉重与惨痛,也看到了纪念馆在展览展示、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加大宣传等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将更好地发挥其历史教育和社会价值,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5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淮师大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返乡活动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稿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张才干,做……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淮师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

为了提高公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意识,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于2023年7月1日至7月3日赴安徽省芜湖市开展普法教…… 卢芳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近日,淮北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支由热血,具备法律基本知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以法律宣传……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逐梦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多彩民族,绘出风情”主题绘画课程
7月24日,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逐梦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龙莲幼儿园举办民族文化体验课程。此次课程以“多彩民族,绘出风情”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中…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逐梦前行”实践团调研红色文化传承地白箬铺镇淑一村
7月16日上午,为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有效激发红色文化于乡村产业振兴领域的活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逐梦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淑一村开展红色文化主题调研活动。…
石榴花开,熠路相伴
在祖国西北的辽阔大地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各民族团结的灿烂光芒。2024年7月,我作为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十连理论普及宣讲实践团的一员,前往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和…
重人科三下乡:古镇龙潭藏古今,时代印迹觅知音
为深入感受龙潭古镇的人文气息与历史轨迹,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一行人,深入龙潭古镇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学习和居民采访。烈日当头,一群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开始深…
沂蒙红区映历史,日照农业绘新篇
沂蒙红区,这片承载着深厚革命历史的土地,以其辉煌的过去和蓬勃的现在,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圣地。作为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之一,沂蒙红区不仅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在今天…
连接童心与白发的温暖之旅(5)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认识到普通话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它更是连接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人群的心灵桥梁。它传递的不仅仅是语言,更是情感、文化和历史。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连接童心与白发的温暖之旅(4)
转眼间,我们的脚步又踏入了云海社区。这里的长者们,他们的普通话可能不够流利,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文化的尊重,让我深受感动。普通话成了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在他们身上…
连接童心与白发的温暖之旅(3)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知识、养成习惯的重要阶段,普通话不仅是他们学习的工具,更是他们接触外界的桥梁。通过我们的教学和引导,我发现许多孩子对于学习普通话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
红旗渠精神薪火传:创意工坊里的青少年传承之旅
7月13日,安阳市易园公园内,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旗渠记忆与创意共舞”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历史与创新的火花交织,为青少年们编织了一场关…
三下乡——红途再启忆长征•苟坝光辉映青春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光辉时刻,为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深刻领悟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红途再启,乡韵悠远”长征精神践行团于2024年7月6日9:30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