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六月芳菲尽,惟有杨梅红满枝
7月15日至21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杨坑村社会实践团队在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杨坑村进行社会实践。对杨坑村的杨梅产业进行调研,总结,针对各方面发展问题科学提出解决方案,探寻乡村振兴的成果,以青春笃行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
科技创新、现代化发展——打造乡村新景象
据了解,杨坑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杨梅,但一直销量惨淡,之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种植户去温州、台州参观学习,阙书记便启动了杨梅大棚建设计划。2016年,当地首个5亩的杨梅大棚投入使用。到如今投入1800余万元建成85亩杨梅大棚。
(大棚杨梅基地 季轩宇摄)
(书记展示爬山虎使用 季轩宇摄)
接着,实践成员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工2202的李紫娴采访了阙金荣书记有关杨坑村的杨梅产业发展的问题。据了解,大棚杨梅从2016年引入村里,在磕磕绊绊后2019年获得成功。全村统计有杨梅地1200亩,大棚杨梅只有85亩,其中大棚杨梅的种植区域按照租期二十年100元一棵树一年向村民租用。主要租收老弱无劳动力及低劳动力群体所拥有的杨梅树,既解决了老弱群体的收入问题,也有效地将这些原本荒废的种植地和杨梅树利用了起来。令人值得高兴的是,通过大棚杨梅对市场的吸引,同时也带动了高山杨梅的销售,保证了杨坑村杨梅种植户的收入。在大棚杨梅的销售,技术等方面稳定之后,书记会鼓励引导村里的其他种植户加强合作,加入大棚杨梅的行列,让杨坑村的收入继续稳步提升。
(实践成员采访村书记 季轩宇摄)
为了加快杨梅选果效率,保障出售杨梅的品质,杨坑村引进了大型杨梅选果机,跟随着书记的脚步,实践团队走进了分拣中心。智能化杨梅分拣流水线是丽水首条杨梅分拣流水线,通过水果专用光谱仪,真正做到内部品质无损检测,显著提升了分拣效率和产品精准度,助力杨梅产业现代化发展。
直播带货、销售拓展——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对于销售工作,实践团队联系到了对杨坑村大棚杨梅进行销售拓宽的强社公司董事长、紫金街道的社区党委书记,直播间负责人张梦斓。据了解,在今年之前,杨梅的销售都是以线下农户直销为主。但是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线上销售和直播间带货是必不可少的。张书记提到在尝试拓展销售渠道上,今年街道把项目结合线上,以抖音直播为平台,跟本地的银行联合开展优惠政策。
实践成员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工2201的梅释元同学采访了书记有关销售的问题。实践团队得知主要的问题在运输和宣传。运输上,果肉脆弱易破坏,温度对杨梅有影响。于是去年选择跟顺丰冷链达成合作,实现空运和次日达。宣传上,周边地区的杨梅更有名,所以今年政府街道大力支持,进行线上宣传。进一步巩固和扩展杨坑村杨梅在市场上的地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接着,实践的同学也跟着体验了直播。向直播间的观众展示了我们为杨坑村设计的帆布袋图样。
(采访社区书记张梦斓 季轩宇摄) (设计图样 季轩宇)实践团队提出了对于通过抖音直播扩大杨坑村杨梅销售应注意在直播前的充分宣传和预热的必要性,以确保直播带来的收益效果。此外,团队建议将落树果和零售难销的露天果进行加工,生产多种杨梅风味食品,如杨梅干、果酱、饮料和杨梅酒,并在杨坑村进行打包包装,以延长销售周期。村级领导已开始实施研发计划,推动杨梅产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农业科技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在与张书记交谈过程中了解到杨坑村的大棚以及里面的农机设备有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紧接着团队便踏上了去往金华农业科学研究院的行程。
“从2022年开始,浙江省出台了农业双强行动,院里组织了双龙实验室的建设。所谓双龙实验室就是现代农机和现代种业的研究。现代农机,主要针对的就是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跟随着黄主任,我们去到了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农机基地,对丘陵山地的机器进行了参观。
在黄主任对各种农机的介绍中,我们联系杨坑村杨梅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科技赋能让紫金杨梅顺利进入了标准化生产赛道,实现了杨梅品质效益双提升。这启示我们要增强农业科技供给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保障。同时要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而针对杨坑村大棚成本过高导致普及率仍比较低的问题,应引导农业院所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完善农业农村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功能,提供高质量农业科技服务。
通过参观金华农机所,我们同样得到启发: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农业机械及农业机械研究设施建设,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对农业机械研究领域的前瞻性和引领性研究,实现更多的创新。
(农机所合照 陈安晴摄)政策落实基层——乡村振兴群众兴
最后实践团队决定走访杨坑村村民,从基层了解杨梅产业对村民带去的效益。
在走访的过程中队员发现在村子里居住的村民多为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部分村民种植年数达到十年以上。实践团队中经济管理学院会计2202的张佳欣对村民们进行了采访。“大棚技术让杨梅受雨季影响小了,也不用打农药,杨梅变得又大又甜,卖出的价格更高了。”村民分享到。当地杨梅知名度提高,杨梅的销售方式由本地市场零售转为客户订购与电商线上销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销售难题。当被问到当地杨梅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尽管大棚技术有效,但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在当地的普及,因此传统的露天种植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导致杨梅产量和品质在雨季仍面临较大波动。
(村民走访 季轩宇摄)了解金华农机在丘陵山地对果树以及各种农作物种植所设计的农机装备后,我们也向村民们介绍大棚杨梅的高收益原因,更加通俗地传递了农业机器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也与村书记共同分享了村民可以以入股的形式提供果树和种植地,个人再参与到种植、分拣、销售等环节中的工作,从而提高大棚杨梅的产量而提高收益同时让村民保持参与感。
(向村民介绍大棚杨梅 陈安晴摄)这次调研,实践团队切身投入乡村振兴的行列,感受了乡村振兴的一步步推进。社会实践团队队长,工学院机制2201的季轩宇分享了实践体会:“希望在未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仅有政府与各方农业技术支持的帮助,也有更多华农学子青春力量的笃行,华农学子必将担起时代重任,勤读力耕,立己达人。”大棚中再无喘息汗水,销售路上再无唉声叹气,只有成排的果树硕果累累,家家户户的村民岁月静好。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杨坑村社会实践团队 季轩宇
图片|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杨坑村社会实践团队 季轩宇 陈安晴
排版|
审核|工学院 李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3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