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七彩假期 |马鞍山“全心全益”服务团队 圆满结束 成果丰硕

来源: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程笑雨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暑假,巢湖学院“全心全益”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在马鞍山和县的禹锡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涵益了红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趣味英语教学、安全教育普及、体育活动推广、手工技艺传授、防汛知识宣传以及阅读习惯培养等多个方面,为禹锡社区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堂。

红色的文化之根——宣传和教育长征精神。红色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梁,是历史的瑰宝,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面临着诸多挑战。正因如此,我们走进社区,希望能唤醒更多人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在宣讲活动中,孩子们围在志愿者身边,充满好奇地倾听着故事,他们天真无邪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英雄的敬仰。我意识到,我们有责任让他们了解历史,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在他们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禹锡社区儿童陈浩杰说“我觉得红军很伟大,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红色基因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红色精神也将伴随着他们成长。

橙色的英语之声——建设孩子们的英语桥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为个人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广阔的窗户。对于孩子们来说,学好英语更是具有改变命运的潜力。英语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丰富的科学文献、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多以英语为载体。孩子们若能熟练掌握英语,就能突破地域和资源的限制,直接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知识和思想,拓宽自己的视野,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为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与社区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每一个正确发音的练习、每一次勇敢的英语对话尝试,都让他们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而我们志愿者,就是他们梦想道路上的引路人,用知识和爱心为他们点亮前行的灯。

黄色的安全之风——保卫孩子健康成长。孩子是社会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他们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天真无邪和缺乏生活经验,使得他们在面对各种潜在危险时往往难以自我保护。因此,向孩子们讲述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志愿者们结合实际案例,为小朋友们普及了防火、防电、防漏水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安全教育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孩子们是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如果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就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相反,如果因为缺乏安全教育而导致孩子们频繁受到伤害,不仅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会给社会带来损失。能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安全的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牢记安全第一,这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最大心愿,也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

绿色的体育之力——塑造健康身体。体育运动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它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在成长阶段,孩子们的身体正在快速发育,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如跑步、跳跃、球类运动等,可以锻炼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骨骼密度,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另外体育运动还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塑造孩子们的坚强意志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志愿者们组织了羽毛球比赛,跳绳和扔沙包等活动,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一个又一个的体育活动中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有利于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志愿者们坚信,通过持续的体育运动,孩子们将拥有更加健康、快乐的童年,成长为有活力、有担当、有毅力的新时代人才。

蓝色的防汛之盾——守护家园安全防线。随者雨季的来临,防汛工作成为了社区的重

要任务。禹锡社区的工作者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防汛工作中。他们深入社区,开展防况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居民们普及防汛的基本知识和应急措施。巢湖学院的志愿者们于7月14日前往和县防汛基地进行一夜的体验,他们夜巡草坪、道路基地,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们共同体验防汛工作的艰辛。在防汛一线,工作者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勇敢和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工作精神,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青色的手工之光——传承与弘扬文化魅力。活动期间,手工艺术成为了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漆扇作为中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小朋友们的兴趣。志愿者们帮助他们按照“点,甩,弹,划”等步骤完成漆扇的制作。一面面扇子各具特色,似青山,似星云,似流波,如梦如幻,在每一次的摇曳,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剪纸与绘画的课程同样精彩纷呈,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剪刀剪出精美的图案,用画笔描绘对未来的憧憬。手工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小朋友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发挥创意的平台。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传统文化课程,包括剪纸、绘面等手工技艺。在剪纸活动中,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小朋友们的手中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展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绘画课上,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小朋友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紫色的阅读之香——浸润心灵启迪智慧。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志原者们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图书资源,组织了一系列阅读分享活动。在阅读分享会上,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从儿童读物到现代科技,从人文社科到经典文学,大家畅所欲言,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此外,志愿者们还为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了绘本阅读活动,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下乡,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次成长的磨砺,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旅程。它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希望与挑战,感受到了学生的快乐与善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播下了知识与关爱的种子,也收获了感动与成长的果实。。 此次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为禹锡社区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也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社区文化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虽行程已止,但志愿者们服务乡村、助力发展的心永不停歇,愿我们的努力能化作点点繁星,照亮乡村振兴的璀璨星空。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基层建设中,让社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2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巾帼英雄,和平使者
走进妇女革命纪念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我们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我带着历史的敬畏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踏入了这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在革命纪念馆中,我深感女性力量的伟大与坚…
青衿致远队:为城市隐性留守儿童送温暖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隐性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他们的父母虽然在身边工作,但忙碌的工作使他们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爱。城市隐性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
南昌工程学院赴原山艰苦创业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南昌工程学院赴原山艰苦创业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为激励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以及激发青年学子艰苦奋斗的精神。8月2日,水利工程学院“青春水利先锋实践团”前往淄博市原山艰苦创业…
小岗村深植中华根 传承文化展新篇
小岗村深植中华根传承文化展新篇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热潮中,实践队员踏上了前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实践之旅。小岗村,这个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地方,不仅见证了我国农村经济…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爱国在心中
7月15日,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前往浪河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
科技赋能下的现代水利革命 ——南昌工程学院春水利先锋实践团赴山东调研数字孪生水利应用建
科技赋能下的现代水利革命——南昌工程学院春水利先锋实践团赴山东调研数字孪生水利应用建设为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山东省水库智慧化管理管理发展新方向,更好的促进水库管理和水利工程规范化建设的健…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湖汽志行者解读心灵之声,共探基本情绪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在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心灵之旅,向孩子们普及了基本情绪的知识。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互动游戏,向孩子们介绍…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湖汽志行者倡导绿色生活共学碳中和新知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在2024年7月13日带领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向孩子们介绍了碳中和的概念和重要性。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湖汽志行者传递爱国情怀,共铸中华魂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走进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科普活动,向孩子们传递了爱国主义信念。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向孩子们讲解了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和…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充满想象的绘画课
7月14日,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前往浪河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绘画课。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我。在绘画课上,志愿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