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石头城下泪千行,铭记历史警人心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秦德俊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4日电(通讯员 秦德俊)7月1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忘苦难记忆,砥砺复兴之志”团队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图为雕像《家破人亡》 中国青年通讯员 秦德俊 供图)

还未入馆,灰蒙蒙的天空显得十分暗淡,斑驳细雨夹杂着丝丝阴沉的气息淋在了每一位来到纪念馆参观的悼念者的身上,也淋在了他们的心头。通过安检,引入眼帘的是一座高12.13米的雕像,意喻1937年12月13日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雕像名为《家破人亡》。一位母亲抱着怀中已然逝去的孩子仰天长啸,雕像的无声的,可她的呐喊仿佛穿透了时空,在我们的耳边萦绕,振聋发聩。雕像作者吴为山介绍说,母亲象征着祖国,她手里抱着自己死去的孩子,身体还有余温。丈夫死了,孩子死了,对这位母亲来说,已是家破人亡的绝境。“这尊雕塑采用写意的手法,象征祖国大好河山千疮百孔,斑斑驳驳,遍体鳞伤。尽管如此,她像山一样,屹立不倒!”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破碎的阁楼 中国青年通讯员 秦德俊供图)

馆中有一处破碎的阁楼,残破不堪,楼上的一点火光在黑暗中显得十分微弱,就如南京城中的老百姓,生命摇摇欲坠。南京在被侵华日军占领之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洗劫。这一时期对于南京的建筑来说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日军从中山门进入南京,城门成为了战斗的焦点之一,许多城门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南京火车站可能也受到了战火的影响,但具体损毁情况不详。随着日军进城,南京的许多公共建筑如政府大楼、学校、医院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建筑物被用作军事目的或遭到焚毁。私人住宅也未能幸免,大量民居被洗劫一空,很多家庭失去了住所。此外,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如寺庙、城墙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整个城市在短短几周内变得面目全非,曾经繁华的街道变得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在这段黑暗的历史中,南京的城市面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被永久性地摧毁。

(图为团队队员在参观历史图片 中国青年通讯员 秦德俊 供图)

南京沦陷期间,在各国使者、记者等外籍人士纷纷撤离、南京成为人间地狱时,还有20多位外国人自愿留宁,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大约25万中国人。1937年11月15日,由7个美国人、3个德国人、4个英国人和1个丹麦人组成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立,随后又成立了“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这些国际友人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选择了留下并帮助他人,他们的行为体现了无私奉献和对人类尊严的尊重。他们不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且通过记录日军的暴行,确保了这段黑暗历史能够被后世铭记。他们被称为“不能遗忘的外国友人”,南京市民和社会各界对这些国际友人的纪念活动从未中断,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刻在纪念碑上,成为永远的记忆。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英勇行为被视为人性光辉的象征,提醒着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善良和正义仍然存在。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纪念碑 中国青年通讯员 秦德俊供图)

纪念馆内的和平纪念碑矗立在一片庄严肃穆之中,它不仅仅是一座纪念那些无辜生命的丰碑,更是对那段黑暗历史的深刻反思。纪念碑周围,绿草茵茵,树木葱郁,仿佛是在告诉世人,即便是在最残酷的战争之后,生命依旧可以顽强地复苏,自然依然能够恢复它的宁静与美丽。这里不仅是悼念逝者的圣地,也是教育后代、传播和平理念的地方。每一块石碑、每一尊雕像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提醒着人们要珍惜和平,避免重蹈覆辙。当我们站在和平纪念碑前,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哀悼,更有对未来和平世界的深切期盼。这份对和平的渴望,是对所有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人们最好的慰藉,也是对全世界发出的呼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个世界远离战争的阴霾,让和平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4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图谱绘建背景下人民精神文化向富形式探究

——大唐不夜城之“富强法治友善”为了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西安理工大学“美好生活绘建”社会实践队在西安大雁塔开展了志愿采访、调研、服务、宣传等多种形式,展现不同身份、生活…… 美好生活绘建社会 西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幸福长乐西,绘就新图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理念,落实陕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的实践要求。“美好生活绘建”实践队前往…… 美好生活绘建社会 西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燃尽历史的迷雾,薪火相传 ——西安事变纪念馆实地调研

为深入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背景下对于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从历史中学习领悟优秀的精神文化,促进自身文化精神发展。“美好生活绘建”实践队…… 西安理工大学“美 西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西安理工大学“美好生活绘建”社会实践队调查日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灵魂。党的二十大就“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专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 美好生活绘建社会 西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杜邑遗址启文化,人民精神富心田

为继续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不同群体精神文化生活向富的具体样态,7月12日下午,西安理工大学“美好生活绘建”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杜邑遗址公园进行实践调研。杜邑遗址公园,是一…… 西安理工大学“美 西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湘潭大学三院联办2024年第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2024年9月14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学院及环境与资源学院联合,于南山八阶梯教室举办2024年第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旨在强…

军训特辑|迷彩青春,热血铸魂 ——2024级人文学子军训进行时!

骄阳似火,青春如歌。9月9日,人文学院2024级新生正式开始军训生活。军训场上,整齐的队列、嘹亮的口号、坚定的步伐,构成了一…

卓越人文|叶诚楷:坚持目标导向,注重全面发展

叶诚楷,中共党员,人文学院2020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曾任福州大学学生社会调查协会会长、人文学院视觉传媒部副部长、2020级社…

卓越人文|黄媛婷:披荆斩棘,前景可期

黄媛婷,2020级应用心理学本科生,曾任班级团支书、心理学系学生助教、人文学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心理服务部副部长,协助学…

卓越人文|林欣蓉:全力以赴,期待无限可能

林欣蓉,中共党员,2021-2022学年任2020级社会学1班团支部书记、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2022-2023学年任学院辩论队队长。曾获…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绽放青春光芒
安徽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绽放青春光芒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6日电(通讯员刘梦洁)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挖掘其中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希望通过实践队员的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自闭症孩子的梦想:独特而闪耀的星辰
自闭症孩子的梦想:独特而闪耀的星辰今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有意义的课—董爷爷的星空梦。课程以“找寻自己的梦想”为主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温馨的活动…
“破蜱守康,医心相传”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三下乡活动
破蜱守康弘医心,茶融新质擎振兴——卫生管理学院“破蜱擎新质”队伍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响应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7月8日至7月12日,我校…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细记录下每一棵果树…
童心相伴 夕阳同辉--“一老一小”教育关爱服务团:共绘童心夕阳,情暖乡村大地
在炎炎夏日里,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团带着满腔热情与责任,于7月踏上了前往巢湖市烔炀镇与庐江县同大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旅。本次活动以“童心相伴,夕阳同辉”为主…
寻访“山东手造”非遗工坊感悟“非遗产业”发展思路
图为实践队与非遗传承人合影宁岂供图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乡约青春振兴鲁遗”实践队来到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孟寺镇参观调研“山东手造”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共建幸福家园”共富工坊、德州市非物质…
湖北学子三下乡:解读优质农产品,解锁“荆荆有味”
(作者秦建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2日前往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在展销中心,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从新鲜的果蔬到精美的粮油制品,从…
安徽学子三下乡:深入乡土,探寻乡村振兴之路
安徽学子三下乡:深入乡土,探寻乡村振兴之路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行动能力以及自我价值。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实践员张涛在7月25日去往陕西省汉中市城固…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童心相伴夕阳同辉”——教育关爱服务团走进庐江县同大镇开展“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同大镇“一老一小“关…
“虾”说一体化,“蟹”逅丰收年
大学生网报汉川8月2日电(通讯员詹婧)碧水环绕的稻田中,虾蟹穿梭其间,它们既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也是农民们致富的“金钥匙”。虾蟹水田一体化的模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