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金寨下乡探红迹,大湾寻根忆烽烟”——安徽理工大学数大学院社会实践团队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作者:孙佳豪

“金寨下乡探红迹,大湾寻根忆烽烟”——安徽理工大学数大学院社会实践团队

红色金寨深处走,革命精神心中留。2024年7月,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红色精神寻访团赴金寨县大湾村这方红色热土展开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实践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深入挖掘红色革命的历史内涵,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

缅怀革命烈士,追寻红色足迹。实践团第一站参观了金寨县红军广场、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堂等地。步行走过红军广场,革命烈士纪念塔庄严肃穆地矗立在半山上,实践团队在纪念塔下静默肃立,向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全体成员在革命烈士纪念塔下重温入团誓词,随后走进革命烈士纪念堂,瞻仰着革命先辈的遗像,通过观看革命历史纪录片,聆听他们壮烈的革命史诗,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每一句话语都深深地触动实践团成员们,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8700653.jpg

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摄 盛苏山 安徽理工大学)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实践团队走进革命烈士纪念堂,肃穆的氛围中,瞻仰着英烈的遗像,观看且聆听他们壮烈牺牲的故事。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都深深触动着心灵,让成员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决心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在金寨县烈士纪念馆里向前辈们学习(摄 盛苏山 安徽理工大学)

参观金寨县烈士博物馆(摄 金鸿鹤 安徽理工大学)

第二站,实践团队前往了鄂豫皖纪念园。纪念园内,成员们先后参观了安徽抗日战争历史展览馆、金寨县历史文物馆、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等地,在这些旧址建筑之内陈列着许多包含历史岁月的遗物,成员们一步一瞻仰,去追寻红色足迹,去深入了解金寨县的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

8700881.jpg

在安徽省工委旧址参观与学习(摄 盛苏山 安徽理工大学)

湾村调研汇民意,革命慰问暖夕阳。为探索大湾村革命历程,感受红色文化熏陶,更加深入学习和传承文化,实践团队分成四组,在大湾村村落,走进村民家中,随机调研村民对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情况、生活经济水平状况等。改革开放的春风,扶贫政策的雨露,让金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实践成员们感叹时代的变迁,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

8905703.jpg

调研大湾村村民的生活状况等等(摄 梁楼 安徽理工大学)

对大湾村儿童进行防溺水知识的教育(摄 梁楼).jpg

对大湾村儿童进行防溺水知识的教育(摄 梁楼 安徽理工大学)

第三站,实践团队来到金寨县大湾村,为探索大湾村革命历程,感受红色文化熏陶,实践团队被分成四组,通过走访民宿的形式,随机调研村民对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情况、生活经济水平状况等相关问题。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实践团队有幸拜访慰问了革命老人汪能保。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湾村考察,对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寄语殷切希望,重点问候了五个贫困户,其中就包括了这位老人的家庭,成员们围坐在一起,静静聆听他对村庄变迁和个人生活的感慨。在交谈中,汪老描绘出年轻年代所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讲述出在艰苦环境营长带领他们一起坚守大桥的革命事迹,谈及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难忘回忆时,汪能保老人的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回忆过往村里贫困户、低保户、困难户多达500人的情景,汪老感慨万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谈的尾声,汪能保老人不断的告诫的实践团队要切身实地走进农村,开展实践,要不断积累基层经验,了解基层意愿,与基层融入一片。他认为通过不断与基层互动,就能获得更多精确,有效的信息,也就更好的去建设基层。他的教诲,实践团队进行了笔录,它将潜移默化的影响成员们的未来生活。

聆听汪能保爷爷的教悔(摄 盛苏山).jpg

聆听汪能保爷爷的教悔(摄 盛苏山 安徽理工大学)

见证时代新篇,播种未来希望。行程的最后一站,实践团队在大湾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筑牢溺水防线”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实践团队首先在大湾村进行群众普遍性宣传,其次在村支书的协同下,组织村里的留守儿童和小学生在金寨县花石中心小学进行防溺水宣讲,为参加宣讲的村民和孩子们分发防溺水宣传单,讲解防溺水要领和口诀,带领学生们集中观看了防溺水警示教育宣传片,通过PPT视频和真实案例向大家展示了溺水事故的严重后果,并强调了防溺水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意识的重要性,现场的同学们深受震撼。在防溺水宣传之后,实践团队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关心与呵护,为他们分发了多种学习文具和牛奶等礼品,孩子们与成员之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8657255.jpg

在金寨县小学进行防溺水知识宣讲(摄 梁楼 安徽理工大学)

英烈故事传千古,共筑中华强国梦。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实践成员开展了红色宣讲与志愿服务活动。实践成员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地实际情况,向村民、学生等群体进行红色文化宣讲,在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开展义务讲解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讲述革命历史、传播红色精神,引导更多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8657254.jpg

与金寨县大湾村村委会对接后的合影(摄 盛苏山 安徽理工大学)

最后实践团队来到大湾村实践点举行授牌仪式,授予村委会“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进行全体成员合影留念。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让团队成员更加坚定红色信念,牢记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汲取前行的力量,成员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在未来的舞台,书写青春的华章。

撰稿:孙佳豪 陈鹤 金鸿鹤

编辑:孙佳豪

图源:梁楼 陈鹤 王照乾 冯家乐 王艳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在社会的画卷上添一抹色彩
在社会的画卷上添一抹色彩在青春的画卷上,社会实践是一抹浓重的色彩,它如同夏日的微风,轻轻拂过每一个渴望成长的心灵。当书本的知识在实践中找到了土壤,当理论的种子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生根发芽,我们,…
点亮八皖”再启航,薪火相传红色梦,砥砺奋进新时代
安徽省博物馆见证“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合肥,2024年7月10日——今日,安徽省博物馆迎来了“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的再度起航。这一活动标志着2024年度专题调研…
春风抚育,共绘未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句古老的谚语在随州市随县安徒生阅读馆的活动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近日,二师学子们与这里的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他们用心灵的温度去温暖每一颗童心,用细腻的情感去呵护他…
数理学院暑假“三下乡“实践:光伏发电为乡村提供绿色能量
数理学院暑假“三下乡“实践:光伏发电为乡村提供绿色能量(通讯员梁天驰高雪敏马一冉),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的学子们来到河南省鲁山县搬走岭村,高校学子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一…
用爱播种,蓓蕾盛开
在蝉声阵阵的夏日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学子们始终坚守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支持,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蓓蕾志愿服务队”的团队,深入到随州市随县厉山镇的安徒生阅…
马鞍山博物馆实践感悟
马鞍山博物馆社会实践深度感悟报告一、序言:启程,向着历史的长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让心灵得以沉淀,成为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而当我踏入马鞍山博物馆的那一刻起,我知道,我即…
清扫积水,服务民众
连绵不绝的雨水,如同天空倾泻而下的银帘,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湿润的薄纱,却也悄然间给我们的村庄带来了不便。道路两旁,低洼处迅速积聚起一片片浑浊的积水,不仅影响了村庄的整洁美观,更对村民们的日常出行…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援疆推普:推普助力乡村兴,青春绽放冲乎尔
2024年7月14日,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红脉师承,国语有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满怀热忱与使命,奔赴新疆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冲乎尔村,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推广普通话实践征程。冲乎尔村,这处深藏于…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援疆推普:推普兴疆,语通心连
在2024年7月14日,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日子,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红脉师承,国语有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带着对普通话推广的热忱与对乡村振兴的愿景,踏上了前往新疆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冲乎尔…
挥洒汗水,收获智慧
在参与云支教的日子里,我与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其中,与孩子们打羽毛球的经历让我尤为感慨。那不仅仅是一场场简单的球赛,更是一次次心灵的触碰和成长的过程。记得第一次拿起羽毛球拍,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