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盛夏的7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其徐州片区的成员们,带着对文化传承的深情与责任,踏入了睢宁县温馨的社区,为那里的孩子们编织了一场融合安全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的夏日盛宴。
夏日炎炎,大小湖泊成为了人们心中避暑的好去处。然而,看似风平浪静的湖面,实则隐藏无尽的危机。为加强小朋友们对生命的认知、远离溺水,在7月23日的上午,团队实践成员仝睿轩同学别出心裁,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只名叫汤姆的小猫,开启了它的一段溺水重生之旅。
课堂上,小朋友们被这只机灵古怪的猫咪吸引。仝睿轩同学化身为这只小猫,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三次重生经历。通过汤姆小猫二世的重生选择,告诉小朋友们在面对他人失足落水时,应当怎样在保全自身的情况下,救取溺水者。然而,机灵的小朋友们却又提出大家可以结伴下水游泳,这也是仝睿轩同学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如何判断游泳的条件以及落水时如何自救。仝睿轩同学不拘于传统形式地解释,而是用一只小猫吸引小朋友们,进而引出自己想要讲述的内容,让他们能够深刻理解、体会安全的重要性。
夏日安全知识讲述完后,王砾雪同学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徐州地区的非遗文化——纸塑狮子。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文化,还是一种物质文化,它与民间工艺、美术等实践活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身边的非遗文化,团队实践成员王砾雪同学从绘画的角度引入,分别讲述了邳州纸狮子的制作方法和舞狮这一民间习俗。讲解期间,王砾雪同学插入了一段民间的舞狮视频。随着视频渐入高潮,小朋友们情不自禁地舞动自己手中的纸片,仿佛身临其境。视频结束后,小朋友们意犹未尽,志愿者们从口袋中变戏法一般掏出了基本的绘画工具:A4纸、马克笔、黑笔等分发给大家。小朋友们眼前一亮,摇身变成了一个个小画家,他们根据王砾雪同学展示的纸塑狮子和舞狮,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不久便完成了各自心目中的狮子。活动接近尾声,大屏幕上出现了六种以人物名字命名的狮子样式,志愿者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小朋友们地思考:大屏幕上的狮子你们是否认识啊?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举手,说出自己熟悉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但是,他们具体代表什么含义呢?”志愿者追问道。他们互相看看,摇了摇头,王砾雪同学耐心地向他们讲解,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地理解,同时激发他们对舞狮这一非遗文化的探索,增加了对非遗文化的兴趣。非遗文化是“活”的文化,需要小朋友们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与探究式学习结合,在丰富实践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成长。
此次“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场安全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非遗文化的生动传承。它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安全意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正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新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知行合一”的文化理念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8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