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访傈僳火草织布 赋能非遗宣传推广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傈僳寻遗调研队

7月10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傈僳寻遗调研队”来到了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探寻德昌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织布技艺发展情况、产品现状和制作流程,发掘其物质与文化价值。

抵达德昌县已是中午,稍作休整,团队联系了非遗传承人熊国秀老师,在她的引导下,来到了她在德昌县钟鼓楼旁开的小店,门头是德昌县国绣傈僳火草麻布制作专业合作社几个大字。店面不大,靠墙处的柜子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布料与针线,透过柜台的玻璃,可以看到多种火草麻布制品和一些织布所需的工具陈列其中。

熊国秀老师一样样为团队介绍火草麻布制品,小猴子和小马立刻引起了团队成员的注意。头上和尾巴处各有一簇彩线,用彩布做头的是小猴子,这是傈僳族传统的“健弥”香包样式。而头上背上有三簇彩线的是小马。小马和小猴子的身体都是用火草织布技艺织出的火草麻布包裹着驱虫中草药制成的,越小制作难度也就越高,因此很多不了解的游客往往会认为售价太贵。

图为实践队员摆放不同大小的小猴子。张欣妤 摄

如若不深入了解火草织布技艺,对于价格的不理解可能还有很多。熊国秀老师向团队吐露了合作社的无奈:火草织布有一定的时令性,整个流程耗时较长,工艺复杂,非常累人,定的价格低了的话,傈僳族人为了生活会选择其他挣钱方式,给火草织布技艺的传承带来危机。

为了深入了解火草织布技艺,团队与熊国秀老师相约11日上山采摘火草。这个日子也有讲究,傈僳族有这样一种说法:火草要到农历六月初六才能开始采摘,如果违背这一规定,会生出有六个手指的畸形婴孩。

11日恰逢六月初六,团队成员跟随熊国秀老师上山,在山林中寻找火草的踪迹。熊国秀老师边走边向团队成员讲述火草的情况。火草在国内生长于云南和四川,目前人工培育的还存在一定的障碍,而野生火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长势难以掌控,居民牧羊时羊也会吃火草等等,都给火草织布原材料的获取增加了难度。

图为在熊国秀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员采摘火草。蒋娜 摄

采摘火草又叫扯火草,下一步就是清洗火草叶,然后刮火草。火草叶的背面有一层白色绒状物,刮火草就是将这层绒状物撕下,并搓成线的过程。下山之后,熊国秀老师为团队展示了刮火草的技巧:先在叶子的尖尖处撕个口子,从这个口子处顺着叶片的脉络把火草叶背后的绒状物撕下,同时在腿上将其搓成线。在熊国秀老师的帮助下,团队成员慢慢上手扯出了自己的火草线。

火草织布技艺有火草和火麻两样主要的原材料,这二者的采摘和处理是时令性的。在获得了火草线和麻线之后,织布没有硬性的时令要求,但是在傈僳族的传统中,织布只能在户外进行,故而进入雨季,傈僳族的家家户户都停止了织布。13日,团队选择前往金沙傈僳族乡乡政府,在李波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火草织布技艺的相关展厅,展厅陈列有傈僳族使用的纺车和织布机,以及火草织布相关产品如服饰、小猴子、杯垫和包包等。

图为金沙傈僳族乡乡政府展厅中的部分展品。张欣妤 摄

10日见到熊国秀老师时,她还有一批访客,显得有些疲惫,但是当团队成员问起她与火草织布技艺的渊源时,她感慨颇深,如数家珍地为团队道来一段从傈僳族文化开始的故事,她告诉团队成员,乡间有很多东西都值得珍视,但是没有人去发掘它们,也就这样消失了,所以宣传推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熊国秀老师的合影。路人 摄

团队在七天的行程中,实地探索了金沙傈僳族乡、南山傈僳族乡居民的生活,也前往了德昌县文化馆等地,采访了多位居民和在傈僳族文化领域深耕的老师。团队成员从切身体会出发,感受到宣传推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也将在抖音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对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进行宣传。新时代青年通过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找准方向,大有可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87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巢院学子三下乡:直播赋能乡村兴,携手共筑致富梦。
为进一步推动“数商兴农”工程的实施,助力电子商务进乡村,拓宽农民增收路径,激活乡村振兴潜能。2024年7月中下旬,巢湖学院经法学院“电商普法,直播助农”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安庆市岳西县王畈村悠然葡萄园开…
二师学子三下乡:防病知识课堂讲,健康意识早培养
大学生网报网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沈萌)8月1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内容丰富的生物知识课。本次课程重点讲解了黑死病和肺结核这两种历史上影响深远…
二师学子三下乡:敦煌扬乡野,支教润心田
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彰显当代青年力量,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抵达仙桃开展了为期二十多天的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为乡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一个难忘的暑期。7月31日,一场别…
安徽徐学子三下乡:学习好人事迹,践行好人精神
马鞍山好人馆最近,我去了一次马鞍山好人馆,这个馆不大,但里面的人和事却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社会正能量。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感人的故事和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事迹让我深受触动,…
三下乡:用镜头记录教育的温暖
本网讯(通讯员马宝蓉)在跟班巡楼拍摄过程中,扛着相机穿梭于各个楼层的工作虽然疲惫,但孩子们认真积极的神态让人忘却了辛劳。每个班级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课业辅导课上,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完成作业,那…
“推普入蒙地,乌蒙看振兴”西安科技大学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推普入蒙地,乌蒙看振兴”西安科技大学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提升乡…
云梦县下辛店镇:“环保画笔勾勒地球未来”
云梦县下辛店镇:“环保画笔勾勒地球未来”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一场意义非凡、充满创意与启发的保护地球绘画课堂于7月30日在云梦县下辛店镇热烈开展。此次活动犹如一道希望的曙光,照亮了孩子们…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青春助力“百千万”,资助政策进万家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要求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指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衿筑梦”实践队在指导老师袁梓晶、蔡少君的带领下,前往清远市佛冈县石潭…
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教育
8月1日电(通讯员马宝蓉)在“三下乡”活动中,老师们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将游戏和知识结合,以小朋友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由于方言发音和普通话发音存在着差异,孩子们…
“小火柴”入户暖人心 “智慧助老”打破隔阂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老年》,社区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