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傈僳寻遗调研队”来到了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探寻德昌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织布技艺发展情况、产品现状和制作流程,发掘其物质与文化价值。
抵达德昌县已是中午,稍作休整,团队联系了非遗传承人熊国秀老师,在她的引导下,来到了她在德昌县钟鼓楼旁开的小店,门头是德昌县国绣傈僳火草麻布制作专业合作社几个大字。店面不大,靠墙处的柜子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布料与针线,透过柜台的玻璃,可以看到多种火草麻布制品和一些织布所需的工具陈列其中。
熊国秀老师一样样为团队介绍火草麻布制品,小猴子和小马立刻引起了团队成员的注意。头上和尾巴处各有一簇彩线,用彩布做头的是小猴子,这是傈僳族传统的“健弥”香包样式。而头上背上有三簇彩线的是小马。小马和小猴子的身体都是用火草织布技艺织出的火草麻布包裹着驱虫中草药制成的,越小制作难度也就越高,因此很多不了解的游客往往会认为售价太贵。
图为实践队员摆放不同大小的小猴子。张欣妤 摄
如若不深入了解火草织布技艺,对于价格的不理解可能还有很多。熊国秀老师向团队吐露了合作社的无奈:火草织布有一定的时令性,整个流程耗时较长,工艺复杂,非常累人,定的价格低了的话,傈僳族人为了生活会选择其他挣钱方式,给火草织布技艺的传承带来危机。
为了深入了解火草织布技艺,团队与熊国秀老师相约11日上山采摘火草。这个日子也有讲究,傈僳族有这样一种说法:火草要到农历六月初六才能开始采摘,如果违背这一规定,会生出有六个手指的畸形婴孩。
11日恰逢六月初六,团队成员跟随熊国秀老师上山,在山林中寻找火草的踪迹。熊国秀老师边走边向团队成员讲述火草的情况。火草在国内生长于云南和四川,目前人工培育的还存在一定的障碍,而野生火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长势难以掌控,居民牧羊时羊也会吃火草等等,都给火草织布原材料的获取增加了难度。
图为在熊国秀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员采摘火草。蒋娜 摄
采摘火草又叫扯火草,下一步就是清洗火草叶,然后刮火草。火草叶的背面有一层白色绒状物,刮火草就是将这层绒状物撕下,并搓成线的过程。下山之后,熊国秀老师为团队展示了刮火草的技巧:先在叶子的尖尖处撕个口子,从这个口子处顺着叶片的脉络把火草叶背后的绒状物撕下,同时在腿上将其搓成线。在熊国秀老师的帮助下,团队成员慢慢上手扯出了自己的火草线。
火草织布技艺有火草和火麻两样主要的原材料,这二者的采摘和处理是时令性的。在获得了火草线和麻线之后,织布没有硬性的时令要求,但是在傈僳族的传统中,织布只能在户外进行,故而进入雨季,傈僳族的家家户户都停止了织布。13日,团队选择前往金沙傈僳族乡乡政府,在李波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火草织布技艺的相关展厅,展厅陈列有傈僳族使用的纺车和织布机,以及火草织布相关产品如服饰、小猴子、杯垫和包包等。
图为金沙傈僳族乡乡政府展厅中的部分展品。张欣妤 摄
10日见到熊国秀老师时,她还有一批访客,显得有些疲惫,但是当团队成员问起她与火草织布技艺的渊源时,她感慨颇深,如数家珍地为团队道来一段从傈僳族文化开始的故事,她告诉团队成员,乡间有很多东西都值得珍视,但是没有人去发掘它们,也就这样消失了,所以宣传推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熊国秀老师的合影。路人 摄团队在七天的行程中,实地探索了金沙傈僳族乡、南山傈僳族乡居民的生活,也前往了德昌县文化馆等地,采访了多位居民和在傈僳族文化领域深耕的老师。团队成员从切身体会出发,感受到宣传推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也将在抖音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对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进行宣传。新时代青年通过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找准方向,大有可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87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