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中农大晞辰公益队:多元课程设计,给孩子们不一样的乡村夏令营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湖北黄冈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李诗颖 李文卓 田世依

2024年7月暑期,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爱心社晞辰公益队深入山区、深入基层,来到麻城市福田河镇双庙关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四天的乡村暑期夏令营。晞辰公益队融会贯通“五育融通”“科学育人”的教学理念,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乡村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设计了诸多特色课程,给乡村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乡村夏令营教育体验。

(图为小朋友们在进行游戏互动 张琪琪 供图)

创新课程设计,打破教学局限

“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在课程设计理念中,晞辰公益队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教室的四面墙不应成为知识获取的边界,而应将整个世界视为学习的素材和资源。无论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文化传统、科技发展,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件和情境,都可以被当作教材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学习。队员们充分考虑乡村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通过将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案例和游戏,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充满乐趣,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活动期间,团队着重创新教学活动方式,大力贯彻教育 3.0 模式,引导小学生与大学生展开个性化、趣味性、体验式学习。课程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主题涵盖红色文化、趣味运动、艺术感知、手工创作、科学实验、心理健康教育、非遗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让孩子们在创作和表演中发挥想象力,感受艺术的魅力,也带领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图为在室外进行趣味课堂 朱怡蕊 供图)

开展多元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大家知道漆扇是怎么做的吗?”“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在传统文化的课堂上,晞辰公益队队员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藏,围绕“漆扇”“皮影戏”“中国结”精心开展了一系列中华文化的传播。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讲述漆扇背后的精湛工艺和悠久历史,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古代工匠们精心绘制漆扇的场景。在皮影戏的课堂中,孩子们被那生动有趣的皮影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所吸引,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喜的光芒。而学习编制中国结时,他们那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丝线中穿梭,用心感受着这古老技艺所蕴含的智慧和祝福。

(图为小朋友们在体验皮影戏 杨喆 供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喝牛奶会闹肚子?”在科学科普课堂中,“神奇的非牛顿流体”让孩子们惊叹于物质的奇特性质,志愿者们科普了不同种类的牛奶,并且通过小实验说明了喝牛奶闹肚子的原因。“气球直升机”和“光影的艺术——蓝晒”课程,更是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了浮力和重量、光学的奥秘。

(图为小朋友们感受非牛顿流体 朱怡蕊 供图)

“活力文体”板块的课程同样丰富,孩子们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乒乓球台前你来我往,羽毛球场上奋力拼搏,充分释放了孩子们的激情和活力。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魄,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生命树指代了我们的一生,而当我们了解了我们是谁,有什么方向,需要做什么,我们的生命树才会茁壮成长。”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夏令营还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趣味课堂、团队游戏、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在“预防校园欺凌”课程和“我的生命树”课程中,老师们借助视频、绘画等生动直观的形式,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与他人友善相处,如何让自己的心灵之树茁壮成长,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图为小朋友们在排练心理情景剧 杨喆 供图)

丰富课程成果,点亮未来希望

在这十四天里,小朋友们收获满满,不仅在知识和技能上有了明显的进步,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滋养和成长。他们不仅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少孩子能够自己动手制作精美的漆扇、演绎精彩的皮影戏片段、编织寓意美好的中国结;还对生活中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展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最后的结营仪式上,小朋友们还拿着自己的作品,以走秀的形式进行了课程成果展示。

(图为小朋友们上课做游戏 张琪琪 供图)

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无论是活动开展、课程传授,还是日常相处,成员们都用心投入,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心声,给予乡村留守儿童温暖的心灵陪伴。

晞辰公益队课程组长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支教活动,不仅能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打开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80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E创未来担责传红社会实践团”:实践圆满结束,齐心撰写思政报告
“E创未来传红担责”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19日圆满完成了为期数日的实践活动,并在当天返回学校鸿远楼608会议室,进行了全面的资料整理和思政报告撰写工作。这标志着团队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式落幕,但成员们…
慰问老党员,实践也同行
慰问老党员,实践也同行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20日电(通讯员:汤庆壮)每一位老党员都是一部生动的党史,他们的信仰和坚韧,传递着党的力量与智慧。老党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他们为党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铭记光荣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4日电(通讯员司源)为了深化对革命历史的理解,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7月6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了一场名为“…
“E创未来担责传红社会实践团”:社会实践圆满结束,齐心协力撰写思政报告
“E创未来传红担责”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19日圆满完成了为期数日的实践活动,并在当天返回学校鸿远楼608会议室,进行了全面的资料整理和思政报告撰写工作。这标志着团队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式落幕,但成员们…
西建大信控学院赴陕西省劳模精神展示馆实践
控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莲湖区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31日电(通讯员向宇王树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莲湖区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
武汉学子三下乡:欢乐结业,童星闪耀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张针萍)为小朋友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热情,7月31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胡场镇周家嘴村开展了结业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为孩子们点亮健康之光
随着“三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支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学子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走进了湖北省黄冈书红安县童心园康复中心,为那里的障碍儿童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体验。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
《三下乡:助力构建国家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三下乡”活动如同一股温暖而有力的春风,吹遍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这项旨在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发展的活动,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福祉,更是在更深层次上与构建国家…
河南城建学院暑期三下乡之普润乡村,化识为技
(通讯员:李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加强广大乡村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提…
“E创未来担责传红社会实践团”:参观北旺村历史博物馆活动
淄博电7月16日(通讯员张雍培),为进一步弘扬焦裕禄精神,推动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2024年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E创未来团队前往北旺村进行参观学习,同时游览于村中的历史博物馆,汲取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