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13日电(通讯员 夏平平)炎炎夏日里,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韩河小学的音乐教室里迎来了一群远方来客——苏州大学梦想启明星支教团的大学生老师带领孩子们徜徉在竹笛清脆悠扬的乐曲里,在美妙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开启了今年暑假赴陕支教的第一堂课。
“我没有想到的是,来支教遇到的第一个难关是方言不通。”梦想启明星支教团的音乐老师张滨蕾苦笑着说。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对于生活在江苏地区的支教团成员而言,关中地区的方言无异于一门“外语”,尤其是当早上考勤时,如有学生没来上课,老师需要给学生家长打电话确认,电话的那一头永远都是一口浓浓的乡音。方言虽然难懂,但在每天的沟通中,支教团的老师也逐渐锻炼出了“方言十级”的本领,让孩子们逐渐敞开了心扉。
在交流中,支教团成员得知,韩河小学有六个年级,共526个学生,竟然有一大半孩子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今天课间的时候,班上一位同学的鞋子突然坏了,我问他要不要打电话给***妈,再送一双鞋到学校来。那个孩子失落地摇了摇头,说妈妈不在家,这双鞋还是***妈今年过年回来给他买的。”在说起这个小插曲的时候,支教团成员周可婕的语气中也流露出一丝悲伤。来上音乐课的孩子里也有很多留守儿童,有些孩子的心灵封闭又渴望交流,支教团的音乐老师夏平平认为真情和温暖能够打破隔膜,而在音乐的世界里,每一颗孤独的心灵都能够找到依靠和慰藉。
为此,夏平平在课前认真准备,提前了解到韩河小学的音乐课并未深入讲授过中国传统乐器的知识,因此她结合苏州特有的江南丝竹音乐文化,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乐器鉴赏课。在课上,她讲解了中国笛子8000年的发展历史,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沉浸其中。她还根据竹笛的声音特色,精心设计了一个“声音模仿秀”环节,用竹笛模仿马鸣、鸟叫、水流声等让学生来猜。当听到笛声时,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争先恐后举手参与互动。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竹笛音乐,感受竹笛魅力,夏平平出发前特地为学生带了练习用的笛子,在课上,她教学生掌控气流力度和方向的方法,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吹响笛子,当一声声尚显稚嫩的笛声回响在音乐教室中时,尘封的心灵也逐渐打开了,让温暖柔和的光照射进来,点亮了孩子们童真美好的世界。
图为支教团成员夏平平音乐课讲解竹笛历史。通讯员周可婕供图
“笛子为什么8000来都长一个样子呀?”“老师,我还能跟着你继续学吹笛子吗?”“老师,你的家乡和我的家乡长得一样吗?”这些疑问都来自音乐课上的孩子们,支教团的成员总是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虽然大山阻隔了他们向外往的目光,成长的过程也需要时间慢慢浇灌,但是梦想启明星支教团的老师希望自己的课堂、话语、关心,能够让孩子们在清澈浩渺的天穹遨游,在梦幻的童话世界里徜徉欢笑。
“这是我第一次支教,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情怀,更是一份光荣与责任,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通过这次支教,我看到了大山里蓬勃的生命力,也希望这一个个可爱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有更美好的未来。”刚步入大学的支教团成员张滨蕾表示。
图为支教团成员与学生合影。通讯员梁明烨供图
4年来,梦想启明星支教团已经走过浙江、贵州、陕西等地,以实践的脚步丈量国土之宽广,以启明的知识点亮童真的未来。他们以真学固脱贫,以实干促振兴,渴望以自己的青春力量灌溉希望之花,让美丽开遍祖国大地,让快乐的歌声响彻云霄。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我们要做蜡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本次梦想启明星支教团队长褚思远写在自己支教日志上的话语。
“山雄岭秀蓝田景,春风夏雨育童心”苏州大学商学院“梦想启明星”支教团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教育公平,展现青年风采。以当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目标,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青春播撒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争做青年一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国家发展的具实榜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8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