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纪实:历史不应遗忘,吾辈更需自强
7月13日,安徽工业大学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先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一次沉重而又深刻的实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和对遇难同胞的缅怀,更是引发出对当下和平的珍视和建设祖国昌盛的决心。
雕塑无声,却震耳欲聋

(图为遇难同胞纪念馆外部雕像通讯员胡锋 供图)
入口1213个遇难者的照片,两侧幸存者的照片,只有33张彩色照片,也就意味着到现在仅有33个人还活着,往里走能看到一座座雕像,最大的是一座名为家破人亡的雕像,一个母亲怀抱着被日军杀死的孩子无助呐喊的绝望场景,参观者逆行着进去,他们却是拼命往外逃离这个人间炼狱。照片无言,雕塑无声,却是声声震耳欲聋。历史不能遗忘,我辈更应自强。
泣血的历史展厅
(图为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历史展厅 通讯员胡锋 供图)
历史展厅内,大量的照片,文献,实物和影像资料,详细记录了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二月日本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泣血般讲述着这个城市曾遭遇的悲痛历史。万人坑展厅里是禁止拍照的,站在长廊往下看,是土里里一层接着一层的皑皑白骨。
和平永存,逝者安息
(图为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女神雕塑通讯员胡锋 供图)
参观完出来,是母亲抱着孩子孩子放飞和平鸽的巨大雕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无数个母亲,无数个孩子,无数个家庭在和平年代中幸福生活的具象化。此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的宣传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愿和平永存,逝者安息。
参观的整个过程中,由黑暗入光明,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当下的和平来之不易。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悲痛的历史要被铭记,更需自强不息珍惜和守护当下的和平,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通讯员丁依萍 胡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6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24日电(通讯员李熙嘉)为探秘楷木雕刻艺术,传承非遗文化精髓,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在曲阜市开展了楷木雕刻工艺实践活动。一、初识楷……
李熙嘉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参与曲阜楷木雕刻的实践,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与精髓。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首先被楷木雕刻的历史渊源所吸引。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楷木雕刻在……
杨文慧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师范大学匠心承楷韵实践团于2024年1月16日先后奔赴隆盛堂、曲阜市德圣楷木雕刻坊以及当地颇具特色的楷木集市开展了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楷木雕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
周雪晴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升地方文化认同感,传承弘扬楷木雕刻文化,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在曲阜市开展了楷木雕刻工艺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宛如一座纽带,紧密联结着书本学问与真……
滕昀杉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23日电(通讯员刘一诺)为深入挖掘楷木雕刻文化的深厚底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奔赴曲阜市,通过……
滕昀杉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23日电(通讯员周雪晴)曲阜师范大学匠心承楷韵实践团于2024年1月16日先后奔赴隆盛堂、曲阜市德圣楷木雕刻坊以及当地颇具特色的楷木集市,开展了以中国非物质文……
滕昀杉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传承和弘扬曲阜楷木雕刻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匠心承楷韵实践团于2025年1月16日在曲阜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我们有幸邀请了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一诺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文明,楷木雕刻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当我们初次踏入那弥漫着木香的雕刻工坊,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位位工匠师傅手持刻刀……
李春霞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