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科技赋能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是现阶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夯实中国文化软实力、繁荣世界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所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学中所蕴含的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智慧能够为伦理道德建设提供有益指导,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示。因此,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队员开展“儒家文化赋能教育强国”的课题研究,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关注大学生教育的现实困境,以创新为引领,探究儒家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实践路径,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图为实践队员对大学生进行采访调查 尹鑫旗 摄 这次实践调查中,我们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的调查,了解到如今儒家文化赋能教育强国仍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创新中找到答案。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将儒家文化赋能教育这一理念并没有实现很好的贯彻执行。对学生来说,如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途径和方法,尚未展开行动,无法很好地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有的学生尚未建立正确的义利观等等;对于高校教育现状,首先,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和深入。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重于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的传授并且缺乏具体的实践教育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其次,教育方式和手段不够灵活和多样化。最后,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并没有完全落实儒家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方针。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高校应加强创新,以创新之精神赋能文化之传承。因此我认为,在调查研究当中,儒家文化赋能教育强国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加强创新,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创新应该在我们研究的方方面面。图为实践队员对大学生进行采访调查 张逸飞 摄 调查研究当中,我不仅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大学生的一些责任与担当。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化创新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科技、艺术等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鼓励老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现代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师资培训上,加强对教师的儒家文化培训和教育教学方法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图为实践队员对高校教师进行采访 董政音 摄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也为中国古代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儒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至今仍对现代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师范生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坚决贯彻创新精神。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高校大学生教育相结合,认识到将儒家文化和高校大学生教育强国相结合,可以为解决目前高校开展儒家文化赋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指引。基于此,我深刻体悟到,我们新时代青年可以通过实地的调查实践,为加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张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2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