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二师学子三下乡:非遗文化进课堂,传承文化助支教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作者:柴亚玲

为了传承非遗文化,让小朋友们体验更多的美育课程,助力乡村振兴教育事业更好的开展,7月29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杨林尾兴隆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非遗传统手工漆扇,课上,小朋友们积极的参与,共同学习制作技巧。共同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上小朋友们非常认真,遇到困难就及时向志愿者们寻求帮助,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完成了各式各样的非遗手工漆扇,在最后的合影留念中小朋友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节课深切贯彻了美育这一重要任务,让小朋友们在玩中体味到美育的重要性,也让小朋友们体验了更丰富的艺术课程。

今天给小朋友们上非遗手工漆扇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课程能够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通过亲手制作漆扇这样的传统工艺品,小朋友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这样的课程能够培养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制作漆扇的过程中,小朋友们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图案、调配颜色以及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综合能力提升过程。上非遗手工漆扇课还能促进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的交流互动。志愿者陪同孩子一起参与课程,共同完成一件作品,这将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让小朋友们在享受创作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志愿者们的支持与鼓励。推广非遗项目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许多传统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可以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到这些技艺背后的故事及其重要性,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给小朋友们上非遗手工漆扇课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更是在为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在和小朋友们共同创作的途中,我和她们进行交流,发现她们都特别的聪明,有着各种各样的创作想法,让我特别欣慰,觉得我引导的方向是对的,支教锻炼了我的沟通、组织和教学能力,面对不同环境和挑战,我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我会有机会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我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感受到他们的进步和感激,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支教让我意识到自己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强化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我重新审视生活,认识到生活的多样性和价值,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我的付出可能会成为孩子们改变命运的起点,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动力,这对他们的人生轨迹可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支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我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从中受益匪浅。(通讯员 柴亚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64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阿福:明天,你好

阿福是福利院里的“大孩子”,他和我一般大。他的两只手臂因为海豹肢症而萎缩,总是无力地垂着。第一次见面,我还不够了解阿福,但和他一起听《明天,你好》这首歌的时刻却令我一生难忘…… 程丽芳 安徽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陪伴是最长的告白:安师大文学院赴铜陵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心支教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铜陵福利院爱心支教团队于7月7日前往铜陵市儿童福利院,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在支教过程中,通过“吹奏陶笛以乐寄情”、“挥动画笔以色达意”、“展开想象以书…… 程丽芳 安徽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师大爱心支教团:陪伴是最长的告白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铜陵福利院爱心支教团队于7月7日前往铜陵市儿童福利院,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在支教过程中,通过“吹奏陶笛以乐寄情”、“挥动画笔以色达意”、“展开想象以书…… 程丽芳 安徽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再赴一场盛夏之约

“姐姐,你明年还会来吗?”“当然会啊。”2018年的7月,我第一次来到铜陵,第一次和福利院的孩子们见面。这个夏天,我再一次来到了铜陵市儿童福利院。5月份的时候,我来到铜陵与福利院的…… 程丽芳 安徽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数字引擎”驱动乡村振兴,打造智慧农业新篇章
(作者杨可)在孝感市汉川市,小龙虾产业如同一股强劲的绿色动力,驱动着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作为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小龙虾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为农户们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近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我们用热情感染“星星的孩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我们用热情感染“星星的孩子”(通讯员:杨薰怡)暑假过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日程也已经过半,同样的,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的第二批…
智慧医养融合,创新产教探讨 --“智元怡养”实践团展开医疗探讨
为全面升级医疗服务、康养护理、教育培训和产业发展,探索数智赋能的“医养教产”体系,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智元怡养”实践团在2024年7月28日去往大众医院讨论制定“医养教产”体系并进行卫生清洁。“智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关爱“星星的孩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关爱“星星的孩子”为响应国家号召,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来到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
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活力,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机
(作者杨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孝感市汉川市湾潭乡进行小龙虾的社会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小龙虾养殖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二师学子三下乡:魔法课堂,非遗漆扇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柴亚玲)为了传承非遗文化,让小朋友们体验更多的美育课程,助力乡村振兴教育事业更好的开展,7月29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杨林尾兴隆村…
二师学子三下乡:一笔一划绘脸谱,一心一意传国粹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马晓艳)细描脸谱,传统文化心间传,7月29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绘脸谱课。“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
武汉学子三下乡:悦享书法,墨韵飘香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郭晶晶)心中有沟壑,笔墨做山河,提笔及日月星辰,落笔仍留有余辉。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书法的独特魅力,提升个人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
以儒家文化为翼,助力教育强国梦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是从古至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对教育的开展与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教育注重德育、仁爱、礼教,提倡“有教无类”,强调教育平等,其教育理念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成为后世教…
红色文化传历史 IP形象展新篇
为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精神,致敬女性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路寻迹,“译”心向红实践队于暑假踏上了探索红色文化、致敬女性力量的社会实践之旅,并制作相关IP形象,感受她们在烽火岁月中展现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