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红迹映青春,千里跃进铸辉煌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马鞍山7月29日电(通讯员:牛全)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7月7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的征途。他们的目的地,是一座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与不朽精神的圣地——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这一天,历史与现实在临泉县交汇,青春的热血与先辈的荣光相互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历史的回响,青春的致敬
清晨,实践队的队员们整装待发,带着对革命历史的无限向往,驱车前往纪念馆。一座庄严而肃穆的建筑逐渐映入眼帘,它便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纪念馆前,一辆历经风霜的坦克静静伫立,虽已沉寂多年,但其炮口仍似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成为革命精神最坚实的守望者。
图为纪念馆前停放的坦克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步入纪念馆,一股浓烈的革命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将队员们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年代。纪念馆内部,四个精心设计的展厅——“转折前夜”、“千里跃进”、“挥师临泉”、“精神永驻”,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缓缓展开在众人面前,引领着大家穿越时空,重温那段光辉历程。
转折前夜:历史的抉择
在“转折前夜”展厅,昏暗的灯光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墙上挂满的历史照片和详尽的文献资料,将观众带回了当时国内局势错综复杂的时期。展览通过生动的文字和图像,讲述了中共中央在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如何审时度势,决定实施战略转移,将主力部队挺进大别山的重大决策。这一展厅的展示,不仅揭示了历史转折的必然性,也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革命道路上的艰难抉择与坚定信念。
千里跃进:英雄的征程
穿过“转折前夜”的迷雾,队员们来到了“千里跃进”展厅。这里,一幅幅宏大的战斗场景图、一件件珍贵的战时用品,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将刘邓大军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迢迢挺进大别山的壮丽征程生动再现。展柜中,泛黄的作战地图、简陋的通讯设备,无不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队员们仿佛能听到战士们坚定的脚步声,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山万水的勇气与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战时用品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挥师临泉:智勇的较量
随着脚步的深入,队员们来到了“挥师临泉”展厅。这里,展览聚焦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在临泉地区展开的激烈战斗和战略部署。展现了当年我军如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灵活运用战术、巧妙周旋,最终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的场景。此外,还特别展示了邓小平、刘伯承等领导人在临泉期间的重要活动和决策过程,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他们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
精神永驻:红色的传承
最后,队员们步入“精神永驻”展厅,这里是对革命精神的最高致敬。展厅内,不仅展示了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如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牺牲的精神等,在这里,队员们仿佛与革命先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他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将这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向守志将军事迹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实地探访,铭记历史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的队员们还特意前往了当年的作战会议厅以及邓小平、刘伯承同志的住所进行实地探访。简陋的居住环境、艰苦的作战条件,让每一位队员都深感震撼,也更加敬佩两位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坚定信念。他们深刻认识到,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不惜一切代价的革命先辈,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邓小平当年住处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青春的誓言,未来的担当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革命历史的厚重与伟大,更激发了他们爱党爱国、励志成才的热情与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正如邓小平所说:“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的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青春的脚步将永远踏寻着红色的记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纪念馆的合影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63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