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实践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筑梦和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马鞍山市和县彰显青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作者:庄泽瑞

暑期实践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筑梦和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马鞍山市和县彰显青春风采

2024年7月16日至7月2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筑梦和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马鞍山市和县,在和县团县委的指导下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足迹,厚植文化底蕴,凝聚青春力量,发扬安医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安医好青年。

“追寻红色足迹,厚植文化底蕴”——红色历史文化主题研学活动

7月17日,实践团来到“渡江战役第一枪”发生地——西梁山。成员们首先参观了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展区内,一幅幅记录激昂惨烈的渡江战役照片、一件件当年战士们使用过的虽已锈色斑驳但仍可看到寒光闪闪的武器装备映入眼帘,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再现了当年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同学们不仅被纪念馆中所叙述的革命故事所吸引,更被为新中国成立和全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碧血丹心的精神面貌所深深折服。随后,实践团前往西梁山“人民英雄纪念碑”,祭奠革命烈士。同学们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为新中国成立而长眠于西梁山的革命烈士默哀。在蓝天白云下,矗立着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似一名身材挺拔的革命先烈,在青山翠柏和绿水环绕间,永垂不朽!

图一(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前合影,由指导老师张玲玲拍摄提供)

图二(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西梁山“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默哀,由指导老师张玲玲拍摄提供)

图三(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前参观学习,由团队成员李佳璇拍摄提供)

7月19日,实践团来到了成本华纪念广场,向抗日英雄成本华雕像献花,而后肃立默哀。1938年,日寇入侵和县,和县人民奋勇反抗,成本华及其丈夫刘志谊参加了和县抗日人民自卫军。在刘志谊牺牲后,成本华仍坚持领导抗日武装,但不幸被俘杀害,年仅24岁。临刑前,成本华双手叉胸,身形挺拔,嘴角面带微笑显露出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以及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在详细了解了成本华的英雄事迹后,同学们无一不为其光辉的中华儿女形象而动容,励志铭记英雄事迹、继承先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图四(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成本华纪念广场前合影,由团队成员李佳璇拍摄提供)

“知血防,促血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活动

7月18日上午,实践团前往和县血防站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活动。血防站马主任为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和县血防工作的历史经验教训、日常工作内容及开展血防宣传和救治的重要意义。在会议上,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了马主任有关血防工作的经验分享和相关事例,并仔细做好笔记以便会后的讨论和总结。会后,成员们感慨血防工作的不易和细致,认识到血防“清零”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血防站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对血防知识的大力宣传与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这不仅体现了血防工作人员敢吃苦、肯奋斗的伟大精神,更是国家“大健康”、“大卫生”理念的生动体现。最后大家由衷地表示,希望国家的血防工作越做越好,当代青年尤其是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更应牢记使命,为实现人民健康生活而不断奋斗。

图五(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血防站前合影,由指导老师张玲玲拍摄提供)

图六(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血防站会议室内学习血防知识,由指导老师张玲玲拍摄提供)

志愿于心,服务于行。为加大对血吸虫病的宣传,了解当地居民对血吸虫病的认知情况。当天下午,实践团成员在血防站附近向行人发放血吸虫防治宣传单与调查问卷,并通过分发奖品的方式吸引群众,提高群众参与了解血防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图七(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血防站附近向行人发放血吸虫防治宣传单与有奖调查问卷,由实践团队长庄泽瑞拍摄提供)

图八(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血防站附近向行人发放血吸虫防治宣传单与有奖调查问卷,由实践团队长庄泽瑞拍摄提供)

“凝聚青春力量,领悟生产智慧”——学农助农活动

7月20日,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前往和县历阳镇太平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开展学农助农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了解当地蔬菜产业概况与基地生产知识,学习当地蔬菜产业致富的经验成就,并尝试借助媒体宣传来扩大当地蔬菜产业的知名度,促进当地蔬菜产业发展,切实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和县的生根发芽和蓬勃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图十(本照片为和县历阳镇太平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实景,由实践团成员章露超拍摄提供)

活动期间,队员在与陈小强书记的交谈中了解到,和县作为蔬菜大县,素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和县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引进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并通过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图十一(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历阳镇太平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向陈书记学习当地蔬菜产业发展历史,由实践团成员李佳璇拍摄提供)

在聆听陈小强书记的详细介绍后,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当地蔬菜产业致富的经验与成就。在长期的实践中,当地农民摸索出了“高温煮田、在田保鲜、复式温棚、泥猴育苗”的土办法,该办法迅速在全县各地广泛推广运用,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图十二(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陈书记带领下实地参观和县历阳镇太平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由实践团成员李佳璇拍摄提供)

“一颗志愿服务心,一片爱心奉献情”——和县中医院门诊就医便民导诊志愿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同学们对医院问诊咨询服务的了解。7月20日至21日,实践团走进和县中医院开展门诊就医便民导诊志愿活动。上午七点半,志愿者们准时到达和县中医院,在进行了分组后,便纷纷投入到忙碌的导诊工作中。

图十三(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中医院前合影,由医院工作人员拍摄提供)

在繁忙的医院大厅中,红衣志愿者们以严谨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迎接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患者。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标,志愿者们认真倾听患者的需求,引导他们正确选择科室,并协助居民使用多功能自助机挂号、缴费和检查报告打印,确保居民有序高效就医。面对独自就医的老年人,志愿者们身体力行,为老年人们开展陪诊服务,将温暖传递下去。

图十四(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中医院内指导患者使用多功能自助机,由医院工作人员拍摄提供)

图十五(本照片为实践团成员在和县中医院挂号收费台帮助患者挂号缴费,由医院工作人员拍摄提供)

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用脚步去丈量和县大地,用耳朵去聆听和县人民的智慧箴言,用眼睛去欣赏和县发展的魅力蝶变,用心去感悟和县人民的奉献情怀。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不仅要做好新时代安医好青年,更要争做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编辑|庄泽瑞】

【 校对|张玲玲】

【校审|程悍、夏紫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63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走进社区扬文韵,筑基兴教润心田
教育乃国之大计,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而基层教育是乡村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深入了解社区教育情况,助力基层教育发展以及推动社区文化…
身临“綦”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课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7月16日,重庆师范大学与綦江区石壕镇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蚌埠学院学子“三下乡”:用爱点亮温暖 关爱从此开始
蚌埠市龙湖老年保健公寓,2024年6月19日星期三,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细老幼发展共观时代成就”暑期实践团秉承“尊老”也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响应尊老敬老精神,到蚌埠市…
心与钧瓷律动 情与非遗共融
心与钧瓷律动,情与非遗共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禹州调研钧瓷文化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自7月7日至7月14日前往河南省禹州市展…
科普教育融传统,创新模式开新篇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在这个炎炎夏日,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一支社会实践团队决定付诸行动,开展一项名为七彩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希望通过这项努力,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科普…
二师学子三下乡:观奥运直播,传体育精神
中国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袁宇)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奥运魅力,感受运动的精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9日在石码头社区开展观奥运直播,画奥运五环、吉祥物的活动…
竹韵安吉之行第四日:活动记录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竹文化及相关产业对安吉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影响,7月14日,实践团队首先在安吉浙北大厦附近对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采访对象年龄身份各异,具有相应的代表性。在团队的采访过程中,大部分的…
绘美基层蓝图,讲家乡故事
绘美基层蓝图,讲家乡故事参加这次“绘美基层蓝图,传颂乡土情怀”社会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和锻炼的机会。在这次实践中,我们深入基层,探寻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可行措施,不仅让我对乡村的…
悠悠岁月守乡土,医者仁心绘平安
悠悠岁月守乡土,医者仁心绘平安——湘潭大学草本道团队专访大陂流村村医邹致友在邹致友的微信个性签名栏里,简短而有力地写着:“做好一名乡村医生”。这寥寥数字,不仅映射出他的人生轨迹,更是他三十余载…
织密基层治理网,共绘乡村振兴图
织密基层治理网,共绘乡村振兴图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间,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它不仅是土地与农作物的重生,更是人心与梦想的共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我作为一位长期观察并参与其中的写作者,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