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洛师“蓓蕾蓝丝带”团队:“游戏+非遗”打开特殊儿童心扉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作者: 安子逸 姬秀珠

大学生网报洛阳7月28日电(通讯员 安子逸 姬秀珠)“带领孩子们感受美的过程中,我明白了特殊教育的意义。”日前,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蓓蕾蓝丝带”志愿服务队的师生走进洛阳市金雨点启智中心和洛阳市洛龙区多来咪特教中心,以“游戏+非遗”的多元化形式,为孩子们的康复训练提供帮助。

“爱心+用心”拉近彼此距离

虽然尚未走出校门,但前不久刚刚结课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令队长董佳玉对特殊儿童的康复指导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她看来,特殊儿童的心灵世界丰富且敏感,需要用心体会、用爱铺垫。为此,出发前,她特意和队友一起学习了几支节奏欢快的手势舞和律动游戏,期待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互动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为孩子们分享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志愿者秦玉洁发现几位小朋友对故事中的小动物特别感兴趣,每当听到一只小动物,就争相模仿小动物的特点。于是,她和队员商议,借助绘本《小兔子回家记》和《光影变变变》组织一次以“光影感知”为主题手影游戏,引导孩子们用手影的形式模仿绘本中出现的各种小动物。

“小朋友们,你们相信老师用双手就能变出小兔子吗?魔术要开始啦!”在同伴们的帮助下,一眨眼的功夫,秦玉洁手部的灵动动作即跃动于教室的墙壁上,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欢呼。通过志愿者的悉心引导,孩子们在光影的奇妙世界中兴奋地模仿老师的动作,舞动双手变化出不同形状。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绘本故事《小兔子回家记》以光与影的创意形式生动呈现出来。“老师,看我的小兔子可爱吗?”“老师,我变出小鸟啦!”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角色扮演中,在练习手部精细动作的同时,不断丰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图为“蓓蕾蓝丝带”实践队员向孩子们展示手影戏。 李思莹摄

“到了晚上,天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很是俏皮,我们来找找看,它们都在哪里吧!”绘本《光影变变变》的分享环节,志愿者马俊鑫用手电筒照射绘本,将书中的图案投影至教室地面与墙壁上。“星星在我的脚下”“我抓住小鱼了”“老师,这个笑脸在我的衣服上”孩子们目不转睛地打量着一幅幅跃动的立体影子图画,激动地和影子玩起“捉迷藏”游戏,有的孩子还催促志愿者快“变魔术”到下一个画面。饱含探索性的绘本投影分享让孩子们对光影的变化有了直观的认识,也帮助志愿者走到了孩子们身边。

图为绘本活动中“蓓蕾蓝丝带”实践队员同孩子互动。 李思莹摄

图为志愿者进行绘本投影环节。 李思莹摄

美育作为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幼儿的情感,促进其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面对将“如何将美育的种子撒向特殊儿童心田”的问题,团队一时间犯了难。

“华德福的湿水彩具有一种神秘的疗愈效果,是一种独特而又有趣的艺术体验,无论是否有美术基础,只要拿起画笔,就能感受到湿水彩具有的神奇魔力。”在团队一筹莫展之际,志愿者朱琳想起大一美术课上,老师对水彩晕染颜料的介绍。经过专业教师胡月的指导,团队决定以艺术活动《好玩的水彩晕染》鼓励孩子们用丰富的色彩进行水彩晕染创作。

图为孩子们自由发挥进行水彩晕染活动。 李思莹摄

图为孩子们水彩晕染活动的作品展示。 李思莹摄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无法正确理解这些孩子,但是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看到孩子们热情地向自己展示、介绍作品,志愿者赵若冰如是分享。

图为志愿者同孩子们进行活动讨论与总结。 李思莹摄

“游戏+非遗”架构沟通桥梁

趣味的活动形式和志愿者的耐心陪伴成功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不多时,孩子们便和大姐姐们打成一片。打磨新的活动方案时,团队即商议用“游戏+非遗”的多元化形式,进一步丰富孩子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感性经验与情感体验。

“漆扇制作以漆为笔、以水为墨、以扇为纸,是一项细腻且蕴含传统文化的美术活动。”曾体验过漆扇制作的志愿者陈香月认为,这项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培养其精细动作与专注品质,与团队的美育理念不谋而合。于是,扎染、竹编扇制作、漆扇等艺术活动应运而生,通过团队的精心准备,以个人创作、小组合作、亲子协作等多样化形式呈现于课堂上。“老师看,我的扇子是蓝色的!”“老师,我和妈妈又做了把大扇子!”每当志愿者来到孩子身边,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创作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依旧萦绕在教室上空,触动了每位志愿者的心。

图为扎染活动的准备环节。 李思莹摄

图为竹编扇制作活动成果展示。 李思莹摄

图为志愿者同孩子们进行漆扇、竹编扇活动合影。 多来咪特教中心摄

“虽然上学期接触过特殊教育学的课程,但是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科学的互动技巧对我们而言还充满了挑战,对特殊孩子的关爱和帮助是一门长期的必修课。”董佳玉表示,目睹“星孩”在游戏中逐渐向自己敞开心扉,倾诉“悄悄话”,她和队友决心继续打磨多样化活动内容,不断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自2018年该院“蓓蕾蓝丝带”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提升特殊儿童学习技能,助力其人生发展。”成为团队百余位志愿者永恒的使命。学院不少大一学生入学伊始就加入该志愿服务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前往洛阳市金雨点启智中心、洛龙区多来咪特教中心、阿维语言康教中心等特教学校开展志愿活动;学院更是借助“世界自闭症日”“世界志愿者日”等契机,于市区大型广场组织手工作品义卖、舞台剧展示等活动,为号召大众对特殊儿童多一份“全方位关爱”添砖加瓦。学院副院长靳君经常和师生一起来到特教学校看望孩子们,“同学们要在实践中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在日常学习中注重深化实践内容,切实发挥专业所长服务实践活动、助力特殊需要孩子们康复成长。”指导学生用专业知识科学地帮助特需儿童,是该院领导心中长久的牵挂。

据悉,为深化与特教机构的交流合作力度,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近日同洛阳市金雨点启智中心达成“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合作。挂牌仪式上,启智中心副主任古载花对“蓓蕾蓝丝带”志愿服务队长期以来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辛勤付出给予高度评价,希望青年志愿者们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更多特殊孩子带来爱与温暖,为美好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图为金雨点启智中心副主任古载花为“蓓蕾蓝丝带”实践队员颁发荣誉证书。 金雨点启智中心任远老师摄

图为“蓓蕾蓝丝带”实践队员于学前教育学院大厅合影留恋。 马俊鑫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7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走进武当博物馆,解码文化密码
近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志愿服务的热忱,走进了武当博物馆进行深入调研。武当博物馆作为展示武当文化的重要窗口,拥有丰富的文物…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淮北学子续写华章
2024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宁国烈士陵园,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
情系耆老,爱守豆蔻
中国青年网电(通讯员路伟丽)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断加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并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道德文化修养,7月5日至7日蚌埠学院经济与管…
西安科技大学“推普入蒙地•乌盟看振兴”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7月14日至7月21日,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推普入蒙地•乌盟看振兴”社会实践团先后赴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化德县和四…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赋能,农产品销售迎来新机遇
襄阳7月27日电(通讯员袁雨晴)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农产品销售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曾经被困于田间地头的优质农产品,如今正通过一根根网线,打破地域限制,走…
汽院学子三下乡:寓教于乐,快乐英语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中心小学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志愿者们创新英语教学方式,通过引入英文…
淮北师范大学志愿者赴无为市烈士陵园进行“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活动
为深入了解和弘扬安徽省无为市的红色革命文化,淮北师范大学“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斗五年再启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志愿者汪浩冉怀着崇敬的心情于7月24日前往无为市烈士陵园,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调研活动。…
儒家文化:为教育强国注入传统智慧的力量
儒家文化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对于中国经济、政治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
特色土产香飘远,“三下乡“行动促振 兴
荆门7月7日电(通讯员张婉仪)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特色土特产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马集村柿子种植基地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品质优良、口感鲜美的柿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
一师学子三下乡:匠心绘梦,扎染课堂点亮花桥色彩盛宴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谭炜周子仪)7月14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韵星泽”党史学习教育团在花桥联合学校开展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碰撞与艺术交融。当古老的扎染技艺遇上青春的“三下乡”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