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7月9日期间,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路漫漫,阳光童行”实践队前往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深入大别山腹地,游览红色景点,探访留守儿童之家,展开以“红色故事润童心,文化传承续新篇”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胸怀青衿之志,追寻红色记忆
“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大别山是一座英雄之山,位于其腹地的岳西县曾是一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怀着敬仰与缅怀的心情,青年志愿者们踏上了一段红色之旅,从大别山烈士陵园到王步文同志故居,学习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之旅的第一站是大别山烈士陵园。
草木葱郁,晴空万里,“大别山烈士陵园”的金色题字在陵园大门上耀眼夺目,青年志愿者们迈入园区,团队旗帜在暑风中猎猎作响。百步台阶之上,端坐着巨型英雄群雕,形象地刻画了以王步文同志为代表的革命英雄为国捐躯的悲壮场景。数十步外,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在鲜花簇拥之间,38根大理石立柱陪伴在侧,年年岁岁,以纪念岳西英勇牺牲的38000英雄儿女。大别山英雄纪念馆静静地矗立在陵园深处,将111位英雄们的故事娓娓道来。王步文、李鸣岐、陈桂珍……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颗星辰,映入志愿者们眼中,也映入志愿者们心中,古往今来,永志不忘。
01图为实践队在参观大别山英雄纪念馆。 南京医科大学张子言提供
第二站,青年志愿者来到王步文同志故居。
王步文同志是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积极参与五四运动,是安徽省学生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遭叛徒出卖,被押送刑场时,他却毫无惧色,满眼只写着一句话:为革命死,为大众死,死又何妨!
院子并不大,装修也十分朴素,但慕名前来参观的游人如织,讲解声不绝于耳。一位讲解员说,来这里的游客都很好学,不仅会认真听讲解,还会适当地提问,有时候自己答不上来的问题会回去仔细查阅资料,以便下一次能够对答如流。
“如果那些革命烈士能够看到这里,我想他们应该会很欣慰吧。他们为之献出生命的土地上,总有人在认真听他们的故事,总有人在为了传播他们的故事付出努力。我觉得这是真正的铭记和传承。”实践队成员张锐有感而发道。
走进红军旧址,体味民俗文化
由于受到现代文明冲刷较晚,岳西县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遗产,素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之说,是大别山地区天然的民俗博物馆。在红军旧址中,就有这么一座民俗文化馆,为志愿者们展陈了魏巍大别山民俗文化的冰山一角。
展览以“耕读传家”为主线,分为农事、防治、教读、婚嫁等几个层面。虽说岳西在大众心中一直是大别山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但其展现出的文化风貌可谓是精彩纷呈。当目光来到展馆中的非遗名录时,三大张长长的名单让志愿者们移不开眼:“岳西木偶戏”、“岳西弹腔”、“岳西豆皮”、“岳西米粑”……有传统戏曲、民俗文化、传统音乐、传统文学等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真的没想到大别山有这么多民俗文化,我今天确实是大开眼界。但是这么丰富的文化不应该止步于这么小的一个民俗馆,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动力,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其中,推动大别山的非遗翻山越岭,走出去,走得远。”志愿者毛雨涵说道。
在遥远的岛,搭跨海的桥
晨光熹微,毛尖山还在云层中睡眼惺忪,实践团的成员们却已整装待发。
上午,青年志愿者们走进板舍村,走进村民们的家中,对村里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学习情况、饮食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访谈调研。
正值暑假,孩子们平日里都会去村里的留守儿童中心上课,此时孩子们的父母也大多在外地打工,因此家中往往只能见到孩子们的爷爷奶奶。
一进门,志愿者们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淳朴和热情,爷爷奶奶们找来许多椅子,倒几杯水,把电风扇调到最大,招呼着志愿者们坐下。家里的桌子上经常能看到稚嫩的字体写下的课程表和学习计划安排表,墙壁虽然有些起皮,却贴满了孙子孙女的照片、绘画和奖状。一面小小的墙,记录了孩子们的整个童年。
实践团队长夏慧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六年级小女孩。只要一谈到她,她的爷爷眼里就不经意流露出自豪和欣慰。爷爷说,孙女是班里的班长,性格十分开朗,人缘特别好,是小朋友中的“团宠”和“显眼包”。
每每离开一户人家,爷爷奶奶总会热情地说“欢迎明天再来啊”,有的甚至还从冰箱里拿出了冰镇西瓜给志愿者们解暑降温,一张张淳朴的笑脸比正午的太阳还要热烈,令志愿者们记忆犹新。
02图为实践队在进行入户访谈。 南京医科大学张子言提供
下午,实践团去往当地的留守儿童之家为孩子们进行科普宣讲和体质检查。一开始,小朋友们对于初来乍到的青年志愿者似乎并不怎么欢迎,两三个小朋友打打闹闹,奔跑喧哗。但当体重秤、视力表、卷尺被一个个布置到位,小朋友们按照要求在相应的位置排队等待时,一切都开始变得井然有序起来,原先吵闹的小朋友们也睁大眼睛在队伍中向前张望着。志愿者们用提前培训过的姿势和判断标准为小朋友们仔细检查,并有条不紊地在自制的体检表上记录下数据。
03图为实践队在为留守儿童体检。南京医科大学张子言提供
青年志愿者李锦辉说:“当我为孩子们进行检查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已经不是关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了,而是能够切切实实地帮助到孩子们的一份力量。那一瞬间,我似乎真的体会到了那种作为医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临走时,小朋友和志愿者们已经建立起一种微妙的友谊。这种友谊既包含了医生对患者的关心,亦兼具了老师对学生的帮助,更拥有着朋友之间的真诚。一个小朋友问夏慧道“姐姐你们还会再来吗”,得到的回应是一句毫不犹豫的“当然”。这份友谊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牵系着小朋友和大朋友们,无论走到哪,无论走多远,这条纽带都不会中断。
作者:林曦(文字) 张子言(图片)
指导老师:陈文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6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