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非遗:山大学子赴吉呈轩体验非遗文化

来源:山东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忆白

7月8日-7月14日,山东大学(威海)“古韵新声,匠心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吉呈轩非遗文化旅游基地开展调研。本次调研主要是通过体验吉呈轩一系列的活动,如铜版画、锔艺、纸笸箩、掐丝珐琅和皮影等,从而增强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探求当今时代非遗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促进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图为团队人员开始进行活动体验

铜版画,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通过在铜版上雕刻、印刷和上色,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这种技艺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力,还体现了匠人对细节和色彩的精准掌控。尽管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的铜版画依然能够吸引艺术家和收藏家,他们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传统技法的结合,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表现力。铜版画由两位成员精心完成,他们通过对铜板不断地敲打,最终顺利地完成了铜版画的制作。

图为两位成员制作铜版画

锔艺,作为一种古老而精湛的工艺,是指修复破损陶瓷、玉器等文物的技艺。这项工艺在中国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核心技术在于使用锔料填补或粘合文物上的缺损或断裂处,使其恢复原貌,同时保持其历史和美学价值。

图为吉呈轩展出的锔艺作品

纸笸箩,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品,以其精巧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装饰效果而闻名。通过将柔软的纸张编织成不同形状的容器,纸笸箩不仅在实用性上具备优越性,还在美学上展现出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如今,纸笸箩已经成为家居装饰和礼品市场的热门产品,它们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组成员的细心制作下,我们体悟到了它的精美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图为小组成员制作纸笸箩

掐丝珐琅,作为一种精湛的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填充彩色玻璃丝,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这种技艺要求匠人在每一步骤中保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标准,从而创造出富有光泽和立体感的艺术品。掐丝珐琅不仅在珠宝和工艺品领域有广泛应用,还被广泛运用于宗教和文化场合,体现了人们对精美和卓越工艺的追求。一名小组成员选择画荷花与荷叶,通过花费了大量的耐心以及精力,最后成功的完成了一个十分优美的掐丝珐琅。

小组成员正在做掐丝珐琅以及成品

皮影,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戏剧形式,通过在半透明的皮纸上剪出各种人物形象,并在灯光的照射下进行表演。这种技艺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备独特的戏剧性和视觉效果,还承载着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如今,皮影不仅在中国国内得到保护和传承,还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欢迎,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小组成员们通过亲自上手体验,感受到了来自皮影的乐趣以及其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

小队成员感受皮影

中国传统工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而非遗文化更是其中璀璨的一部分。本次调研我们小队充分体验了吉呈轩非遗文化,为团队进一步研究非遗文化并对其进行宣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探索非遗文化在未来发挥更加良好的文化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5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计宝峪调研纪实:石板路上的乡村振兴梦
计宝峪调研纪实:石板路上的乡村振兴梦晨曦初破,薄雾轻绕,山东理工大学“向云端”社会实践团踏上了前往沂源计宝峪的旅程。没有喧嚣的汽笛,只有山间鸟鸣与车轮轻轻碾过泥土的声音,引领着我们深入这片宁静…
大学生深入宜都尾笔村,探寻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一群大学生志愿者,踏上了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尾笔村的旅程,开展了一场以“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尾笔村的红色文化底蕴,…
三下乡|“智赋新农,科技绘村”走进红色农发行,君和野茶促民生
三下乡|“智赋新农,科技绘村”走进红色农发行,君和野茶促民生指导老师:罗宁子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通讯员:胡嘉怡7月11日,湘潭大学赴常德桃源县“智赋新农,科技绘村”专项实践团来到了常德市桃源县。实践…
走进孔子博物馆,探寻儒家智慧
走进孔子博物馆,探寻儒家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思想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了更深入地领略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2024年7月26日星期五,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实践队走…
大学生下乡探索:宜都尾笔村红色文化焕发新光彩
近日,一群满怀激情与敬仰的大学生走进湖北省宜都市尾笔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挖掘尾笔村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精神动力。红色印记,铭记…
走进长者食堂,守护老年人的美好“食”光(三)
当我们离开时,夕阳西下,老年活动中心的广场上热闹非凡,让人心生感慨。老人们或在健身器材上挥汗如雨,展现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或在凉亭下悠闲对弈,享受着智慧碰撞的乐趣;或与老友相聚畅谈,分享着彼…
暑期三下乡:共绘尾笔村乡村振兴新蓝图
(作者何承宇)2024年7月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在尾笔村如火如荼地展开。当日,团队成员与尾笔村村委会成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方案,为尾笔村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走进长者食堂,守护老年人的美好“食”光(二)
为老人准备饭菜的过程是辛苦的,但也充满喜悦。准备饭菜不仅仅是一个个过程,而是服务老人的热情与爱心。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长者食堂的饭菜,眼前的饭菜如同潮水般涌来,一波接一波,让人应接不暇,仿佛置身于…
暑期三下乡:走进鲟鱼谷,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作者何承宇)2024年7月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的暑期三下乡队伍满怀期待地踏入了神秘的鲟鱼谷,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参观调研活动。鲟鱼谷内,波光粼粼的水面下,一群群鲟鱼悠然游动。队员们一…
童心向学,未来启航
Day6童心向学,未来启航——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昭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习近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