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临沂大学三下乡:走进大发渠,学习“愚公精神”

来源:临沂大学 作者:董奥婷

学习“愚公精神”,探索乡村振兴之路。2024年暑假,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从山东远赴遵义,来到大发渠及大发渠纪念馆等地,学习“愚公精神”,传递青春光亮,书写青年担当。

大发渠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该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它是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团结村草王坝大队支书的黄大发带领大家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

7月22日上午,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贵州省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沿着蜿蜒曲折且陡峭险峻的渠道路线,实践团成员们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探寻之旅。成员们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不屈的精神,亲身感受着当年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们在绝壁上凿渠的无尽艰辛与顽强意志。到达大发渠后,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被大发渠的雄伟壮观所震撼,更被其中蕴含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深深打动。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重走渠道路线,来到大发渠

7月22日下午,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又来到了大发渠陈列馆。在陈列馆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黄大发书记带领百姓修建大发渠的故事。在启动修渠后,第一次修渠因为由于缺乏技术、物资,导致红旗水利设计不合理、高程不准、取水量小、渗漏严重等问题以失败告终。黄大发书记为了掌握修渠知识,用了三年时间,随身带着《新华字典》从头学习,进而深入学习水利知识,明白了如何修渠。在正确的理论知识引导下,再次修渠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世代草王坝人的梦想。在修建大发渠的过程中,黄大发书记三次流泪,第一次——修渠失败,第二次——痛失亲人,第三次——通水!在三次流泪中,实践团成员们深深的被黄大发书记坚持不懈、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打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修建大发渠的工具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通过参观大发渠及陈列馆,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详细了解了黄大发书记的感人事迹,而且感受到了当代“愚公精神”的内涵和力量。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要保持团结协作、吃苦奉献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当代“愚公精神”,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挺膺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井朱毛旧居:坚持学习勇探索的红色课堂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一寸红色土地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大井朱毛旧居,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更承载着无……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旗下,井冈山上的生命之光——小井红军医院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井冈山,这座承载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山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更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近日,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全体成员有幸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走进小井红军医院,亲身感受那段……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八角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基因代代传

晨光微曦,山川静默,红船行处,故事新说。红军的一天,从急行军的号角开始,脚步踏破黎明的寂静,汗水浇灌信念的田野。草鞋破旧,意志如钢,穿越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足迹与记忆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赴赤壁“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开展暑期学习锻炼活动

为持续加强“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凸显校地共建的特色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让理论的种子在广袤的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24年7月,湖北第……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景再现三湾史,改编精神永流传

在翠绿的井冈山脚下,一抹红色的火焰在青年学子心中熊熊燃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踏上了这片孕育了无数革命传奇的土地,他们的心中,装着对历史的……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小分队深入桂花树社区:赤壁桂花香,社区养老情

在炎炎夏日,我踏上了前往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桂花树社区的旅途,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社会基层治理的浓厚兴趣。此行,我有幸在社区党委副书记姜鑫的引领下,深入调研了桂花树……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暑期“三下乡” | 开展农家乐、民宿实践调研活动
7月16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南宁市西乡塘区忠良村的土地,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探究、学习农家乐与民宿经营”的实践活动。期望从中汲取创新创业的灵感与力量。在忠良村,店主热情…
穿越时空寻五马,寓教于乐育新苗
7月23日,杭州市萧山区美哉社区的孩子集体穿越到了古代,还摇身一变成了“采宝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公益服务中心项目部成员叶凝给孩子们设置的历史文化探索情境。这次…
玉林师范学院:中外青年“谊”路行 共话中国好故事
为引领国际学生实地感知和体验中国文明和红色历史文化,增进他们对中国故事的理解,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外青年在活动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7月25日,玉林师范学院…
寿光蔬菜:绿色农业的中坚力量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5日电(通讯员张城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寿光市以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为目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种业研发与市场推广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寿光市围绕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青年使命
(通讯员:蔡晓银郭静怡)乡村振兴的浪潮已涌向粤北山区,为了以红色文旅推动乡村经济发展,7月12日至18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新绎南雄队赴广东省韶关市南雄油山镇(以下简称为“新绎南…
学建军故事,习红色精神
品读学习建军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精神。正值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7月26日,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公益服务中心项目部成员陈夕贝在为小朋友们带来了《重读建军故事,铸就建军精神》党建主题课程活动,…
回望长征传薪火 当红军歌唱深情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新绎南雄队讲演组及宣传组成员前往油山镇上朔村开展红色景点宣讲视频和“一地一诗歌”的户外拍摄工作。7月13日,突击队成员沿着“重走长征路”的路线,从彭氏宗…
变废为宝展创意,红旗渠精神共传承
7月13日,红旗渠宣讲队今日走进安阳市易园公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宣讲与“红旗渠变废为宝”手工互动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讲述红旗渠的历史故事和制作有关红旗渠的手工作品,增强孩子们对家乡文化…
常工理院学子深入龙虎塘街道,在夏日炎炎中开启五经普实践之旅
2024年7月,常州工学院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经济普查促发展,统心聚力显担当“紧密追随“双进”行动的步伐,怀揣着对社会责任的深切认同与使命担当,毅然踏上了前往龙虎塘街道的征途,旨在投身于第五次全国经…
“汗洒田野,心系农耕 —— 从实践中领悟粮食的珍贵与农民的辛劳“
7月14日,阳光炽热而明媚,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理论普及团”成员们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农田,亲身体验农耕的艰辛与喜悦。这一天,他们暂时放下了书本与键盘,换上了朴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