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7日来到了湖北黄石阳新县,我们在这里开启了一场美妙的非遗文化探索之旅,也开启我们一段崭新的旅程,学习非遗文化——布贴的制作。
图为洪老师为三下乡队员介绍展品。王悦 供图
来这里的第一节课,便是由布贴传承人洪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阳新布贴的发展来源,还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新奇的布贴作品,多为农村妇女用缝衣时裁剪下来的边角,在黑色或深蓝色的布料上,精心拼贴成的各种五彩斑斓的图案,用于装饰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帐沿、飘带、布枕及童玩等。并且这些布贴图案也都取材于民问故事、戏曲人物、民俗风情和乡间景物,如观音坐莲、凤戏牡丹、福寿八宝、金鸡鲤鱼、桃榴茶兰等。不具谱本,无须用笔,心象造型,一针一线都是当时的农村妇女们对未来对孩子们的美好期许,将所有美好的祝福与意向都汇在了这一张小小的布贴上。
图为洪老师介绍布贴来源。王悦 供图
后面我们也开始了对布贴的基础制作的学习,刚开始的我们什么都不懂,但教导我们的孔老师无比耐心的一步步重复我们需要做的步骤,从毫无头绪到逐渐掌握其中的奥秘,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了,没有一开始的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静的仿佛都能听见每个人手中的针穿过一层层布料的声音。很快,我们都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开心的也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老师们也为我们感到开心,他们更开心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一非遗文化了,布贴文化走出去的路也越来越长了。
图为三下乡队员王悦学习制作布贴。吴雨婧 供图
在短暂的学习过程中,我所学习到的也不仅仅是一些基础的手工技巧,更多的是对非遗文化的一个更深的认识,从前我只是将其当做一个手工艺去看待,并且认为它离我的距离很遥远,但现在我意识到了,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地手工艺,它更是一种见证与传承,见证着从古至今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并且将当时时代的文明与智慧都毫无保留的传承下来,这种传承我在教导我们的两位阿姨身上也看的真切,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掩盖的,没有任何杂质。
如此具有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的生活及艺术表现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是值得我们去弘扬、传承的。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则在于传承创新。阳新布贴的创新发展不仅表现在制作过程,也体现在了表现形式。从以前的飘带、肚兜、童鞋、童枕的普遍形式开发出了一系列布贴文创作品和布贴小包、香囊等。珍贵的技艺绝不能“闭门造车”,推陈出新才能赢得年轻人关注,才能有更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在切身学习这一文化之前,我总是觉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我们都是很遥远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遗留下来的明珠数不胜数,只是我们从未主动去挖掘散落在我们身边的明珠。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文脉悠久,与古为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这坚定有力的话语,跨越时空,应激励着我们更加注重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让这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上散发出更璀璨更长久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5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