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没有谁生来就是孤岛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李雨璐

没有谁生来就是孤岛

以热爱充实自我,以笃实丰盈青春。2024年的盛夏,我参与了学院的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实践活动,我们团队本次的活动主题是走访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在本次走访过程中,我见证了太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之前一直置身于学校的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关爱留守儿童,体现着一种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是一项良心工程、社会工程。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主要监护人长期在外地务工、经商或其他原因,导致儿童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未成年人。通过这次走访实践,我才发现村子里其实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都和爷爷奶奶长期生活在一起,和自己的父母关系并不亲近。他们的小学和初中普遍是在村子和城镇就学,乡中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低下,孩子们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

7月15日下午,我来到了一位留守女孩小欣(化名)的家里,家里平常只有爷爷奶奶,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自小便是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长大的。小欣不爱说话,每天在干完自己的事情后总是孤单的坐在院子里望向远方,可能是思念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了吧!父母是孩子情感的依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容易形成创伤,易形成自卑犹豫、性格孤僻的性格特点。父母带给孩子的关心和隔代亲是完全不一样的,幸运的是小欣有很关心她的爷爷奶奶。像小欣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中国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的缩影,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且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协调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了解村里留守儿童的生活后,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村里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氛围并不是很好,父母外出打工后,家里只剩下了年迈且文化水平低的爷爷奶奶,孩子们在家里碰到学习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指导。由于学习动力不足以及学习方法不当,都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懈怠心理以及对学习产生困难和挫败感。另外有的父母仅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而不能看到孩子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甚至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辍学的心理。

其次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可能只在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孩子缺少和父母的沟通交流,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憋在心里无法倾诉自己的想法和宣泄情绪。青少年留守孩子正处在情感、个性变化的转折阶段,也更容易和父母产生冲突,极易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的个性更加内向、自卑、敏感,甚至个性也更加懦弱,种种情况都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另外在村子里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留守儿童们都有一部智能手机,这大部分都是家长们淘汰下来的,为了方便和孩子们联系所以配置的。留守儿童拥有智能手机是一件好事,可以和爸爸妈妈经常打电话分享日常,诉说思念之情。对千千万万个留守家庭来说,智能手机为离乡外出的父母与留守在家的子女增强连接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也为留守儿童打开了新的网络世界的大门。对长期分离的留守儿童和父母来说,智能手机无疑成为留守家庭亲子沟通与关系维护的有效工具。在网络世界的影响下,留守儿童们也接收到了与农村世界不一样的更广阔的天地。

然而,智能手机既然可以成为留守儿童的玩具、朋友、甚至父母。却也可以成了他们的困境、陷阱、毒品甚至杀手。留守儿童对于手机的痴迷程度堪称病入膏肓,他们把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刷短视频、玩游戏,直接导致学业下滑,在农村生活娱乐设施贫乏的情况下,手机就成了孩子们唯一摆脱无聊生活的寄托。另外,手机上有很多良莠不齐的信息,留守儿童们尚不能分辨这些信息的好坏,他们喜欢模仿短视频上很火的视频,在这些网络上不良信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有研究显示,孤独感风险较高的青少年可能会为了减轻或者避免孤独感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缺乏孤独感一方面是来自缺乏父母的关爱,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把手机当作自己精神的一种寄托,在网络上寻找精神慰藉。

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模糊群体,而是无数鲜活的个体。,他们生活在孤独中,但他们也有希望,照亮着他们前行的路。我们应当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追逐自己的梦想。愿留守儿童的未来,充满光明和希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参加西部计划教育展馆

【教科】我院组织参观西部计划教育展馆为加强青年学子对我校西部计划工作的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3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文华苑参观西部计划教育…… 王海燕 杨鑫淼 吴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启动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时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绘心绘意 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传承红色血脉,传播红色文化,“皖手携川,赓续红色血脉”实践队做了这些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不仅对于探究中国革命历史和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历史上的英勇奋斗和伟大牺牲具有独特作用,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
方言流转,尽显华夏情
我国方言众多,各具魅力,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普通话的普及导致方言的使用场景逐渐缩减,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方言的掌握程度逐渐降低,甚至有人已失去了使用方言的能力。这…
【暑期“三下乡”】滁大信息学子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忆革命先烈,走红色之旅,为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赴滁州红色基因传承团实践小分队决定于6月28日至7月5日在滁州市社区开展红色义务宣…
向“新”而行,“质”焕新生——商学院开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调研团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为更好了解黄河流域发展存在问题以及新质生产力对黄河流域发展的推动作用,7月16日,商学院“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三下乡团队成员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深入…
【暑期“三下乡”】信息学子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忆革命先烈,走红色之旅,为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赴滁州红色基因传承团实践小分队决定于6月28日至7月5日在滁州市社区开展红色义务宣…
方言起折转顿,撇捺尽展华夏情
著名学者钱穆曾言:“文化,实乃国家与民族之精髓。”在此精神的照耀下,方言——这一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其传承与保护不仅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关键所在,更是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纽带。鉴于此,曲阜…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科技兴农业,创美好未来!
为响应国家农业科技政策,助力科技兴农,滁州学院的学子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科技兴农的实践中。7月10日,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学子组成了“智棚映日映希望,科技兴农兴未来”实践团队,他们带着对农业科技的…
黄河生态向“新”行,新质生产助万民——商学院“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调研团开展实地
“因地制宜,以‘新’为进。新时代,新发展,新目标。”为推动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7月15日,商学院“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调研团在河南各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团队成员首先以各…
青火突击队三下乡课程体验
今天上课的课程非常的丰富,涵盖了主课的讲解和课外拓展课的实践,同学们都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一天。上午的第一堂课有关食品安全教育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门,分别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周边的食品,认识到食…
追忆先辈故事,赓续红色文化,“皖手携川,赓续红色血脉”实践队做了这些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不仅对于探究中国革命历史和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历史上的英勇奋斗和伟大牺牲具有独特作用,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