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学子三下乡:走村入户多措并举,共谋农旅发展之路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相博昭

为调研安康市紫阳县特色村镇发展现状,了解文化旅游发展趋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丽家园”乡村振兴实践团7月16日-20日赴紫阳县界岭镇、蒿坪镇、高桥镇等地开展调研活动。

聚焦麻园发展,擘画乡村新篇

图为当地负责人为实践团成员讲解魔芋种植相关事宜(王嘉豪 拍摄)

7月16日,实践团前往麻园村参观调研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麻园村海拔较高,环境优美,水质清澈,近年来结合当地水土特性,麻园村近年来大力发展魔芋、冷水鱼等支柱产业。其中在魔芋种植上广泛采用与厚朴套种模式,发展魔芋产业的同时也利用间隙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促进共生。实践团前往冷水鱼养殖基地、养鸡场等参观调研。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界岭镇政府召开座谈会(王海全 拍摄)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在界岭镇政府开展调研座谈会,界岭镇人大主席肖宝接待并讲解界岭镇情况。界岭镇正高速发展,形成多条产业链,景色优美,被称天然“氧吧”,在文旅产业方面界岭镇依托自然风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规划集吃喝玩乐一体的“茶园山庄”,计划通过发展低空飞行缩短出行时间。

传统融合现代,乡村再展新颜

7月18日,在蒿坪镇干部邱天顺热情接待下,实践团开启探索自然美景与茶文化之旅。邱老师介绍蒿坪镇茶产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大力推进集体经济、休闲旅游、美丽宜居新村建设,走出一条“支部领航、茶旅融合、强村富民”的绿色发展道路。

图为乔书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蒿坪镇农旅发展情况(王子怡 拍摄)

在金石村,党支部书记乔兴华带领实践团参观农旅发展建设情况。金石村依托自然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建成草莓种植基地、圣女果种植基地、百亩油菜花、千亩茶园、玫瑰观景园等。建设有成熟的民宿十余家,承办陕西省“村晚”、全国掷球比赛等。随后,实践团来到双胜村,党支部书记廖佑华为实践团介绍北沟记忆,蒿坪文化底蕴深厚,是京剧声腔之母“汉调二黄”发祥地,素有紫阳“戏窝子”之俗称。此外,蒿坪镇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

人才汇聚力量,助推产业发展

7月19日,实践团赴紫阳市蒿坪镇毛绒玩具制品生产厂家开展调研,安康市政府为毛绒玩具企业提供产业扶持政策,吸引近 150 家企业考察,建成投产 25 家社区工厂。实践团调研的工厂位于紫阳县硒谷工业园区,是安康首家毛绒玩具社区工厂,占地 10000 平方米,年产值近 1 亿元,是十四运会“秦岭四宝”毛绒玩具指定生产商。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毛绒玩具制品生产厂(白景琦 拍摄)

实践团参观玩具制作操作间,通过公司王总介绍调研团了解到,公司为当地提供五百余个工作岗位,为112名困难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农村地区由于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留在当地的大多以女性为主,毛绒玩具生产企业极大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为村民增收提供新方式。近年来,安康市着力打造中国毛绒玩具新都,将毛绒玩具打造成安康市新名片。

图为王总为实践团成员介绍毛绒玩具公司(王子怡 拍摄)

随后,团队在紫阳县蒿坪镇开展问卷调研,发放问卷 100 余份,蒿坪镇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作为紫阳县工业聚集地,产业完善,基础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且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通过调研了解到蒿坪镇近年来依托产业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着力打造农旅融合产业。

苍鹭归巢秀色,裴坝兴旅宏图

7月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丽家园”乡村振兴实践团赴紫阳县高桥镇裴坝村苍鹭基地调研。裴坝村被评为“千万工程示范村”,村支部书记梁明山介绍当地生态旅游与经济增收有四依:依权河、依茶叶、依古树、依苍鹭。

图为梁书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苍鹭基地(王嘉豪 拍摄)

苍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前因乡村发展冲突致其栖息地受影响数量下降,鹭栖息地有所影响,苍鹭数量有所下降。当地立即开展生态修复,种植部分稻田,开辟荷塘。经过生态修复,村里放弃部分高经济收入农作物,为苍鹭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近年来观测到在当地栖息的苍鹭数量达百余只。同时,苍鹭的到来为当地的自然景观增添了生机,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拍摄机会。

图为苍鹭基地(白景琦 拍摄)

实践团了解到,裴坝村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生态+旅游+村集体发展”思路推动产业融合,走出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发展道路。用行动捍卫生态环境的美丽与健康,换取人类生存的基础与生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裴坝村村支部书记梁明山合照(王海全拍摄)

经过对紫阳县多个村镇全面且深入的调研,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实践经验,学习到众多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乡村振兴新思路,为奋进新时代,谱写新华章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2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陈万宝庄园非遗调研

七月初旬,大学生们迎来了久违的暑假,大学生们也回到家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回到家乡涪陵,开展为期5天的,以“青羊非遗青年行”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 何佳润 熊倩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参观神仙桥

为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更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7月10日…… 熊倩 张甫鑫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青羊非遗青年行,非遗宣传在践行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于7月13日在泽胜中央广场举行了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旨在向广大群众展示和推广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这两个独特的文化品牌。…… 何佳润 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最美神仙桥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青阳镇神仙桥。山间的小道沿溪而建,穿过绿植繁茂的小树林,踏上青石板堆砌的古朴桥面,反倒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顺着路旁的小道就能来到溪流边,这里能看到…… 熊倩 陈莉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百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相传

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三下乡实践团在涪陵区泽胜广场进行了对陈万宝庄园和群龙木雕的宣传工作。下午2点实践团成员在泽胜广场集合进行宣传的准备工作。图为陈万宝庄…… 熊倩 秦艺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木雕,传承非遗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非遗展新风。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学院“青年非遗青羊行”团队来到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龙群根雕工作室开展实践活动。图为…… 熊倩、赵晶欣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庄园,探索谜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了延续历史…… 熊倩、李虹槿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为帮助广大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了解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手艺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涪陵陈万宝庄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 何佳润、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除小广告,共筑美好家园

2025年1月26日,正值新春佳节前夕,为了营造更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消防实践深入基层,安全理念扎根人心

为深入社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居民对火灾危害的认知,传授预防火灾、火灾应对及逃生技能,排查社区消防隐患,降低火灾发…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深入社区普及劳动法,开展课后辅导显担当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同时为高中生提供学业上的支持与帮助,2025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

文明摆放车辆,便利社区大家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车辆停放秩序,营造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文明意识,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冬雪映暖阳,温情…

防诈骗之光:冬雪下的温暖守护

随着冬日的寒风轻轻拂过,社区的街道被一层薄薄的雪覆盖,银装素裹之下,却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诈骗如同潜伏在暗处的…

最新发布

蓓蕾志愿传理念,西街儿童习美德
自7月21日起,蓓蕾志愿者服务队在金牛镇西街社区暑假学堂开展了一系列宣传课程,旨在帮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为期数日的活动中,志愿者们分别围绕“中…
江财学子三下乡:外出探索,思想升华
2024年7月26日,江西财经大学信管VR科创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实践进入第四天,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深入探索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通过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蓝图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志远”志愿服务队,肩负着探索与实践的重任,于7月20日踏上了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鲍河村的土地。此次社会实践调研的主题为“产业兴…
暑假学堂|在朗朗诗词中讲好普通话
暑假学堂|在朗朗诗词中讲好普通话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在新街镇第二小学开展“在朗朗诗词中讲好普通话”教育活动,在经典诵读中练习普通话,提高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认识,积极响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
寻红色陕北足迹、谱乡村振兴华章
清涧,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7年初就建立了中共组织。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共产党员白明善、李象九、谢子长等发动中共组织掌握的并岳秀部第十一旅…
二师学子三下乡:团花剪纸课,传承民间情
大学生网报7月25日仙桃电(通讯员刘佳琪)剪纸是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春节期间,在中国广大的地区都有贴剪纸的传统。剪纸团花则是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为了增强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弘扬…
跨越时空,用书信对话先烈
跨越时空,用书信对话先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向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学习,志愿者们开展“跨越时空·对话先烈”特色活动,组织每一位同学都给革命烈士写了一封信…
爱与希望同行
支教的第十二天,阳光轻柔洒落,我们迎着灿烂朝霞,开启意义非凡的一天。清晨洗漱后,早餐的温馨和露水的清新,如活力源泉注入心间。教室门开,学生们像初升小太阳,带着笑容和朝气涌入知识海洋。我们维护秩…
奉献青春力量,助力留守儿童成长
奉献青春力量,助力留守儿童成长在2024年的暑期,我参与了一项以“乡村振兴视域下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乡村,与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当地村民的交流,我对留守儿童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村干部引领乡村振兴
武汉7月26日电(通讯员雷雪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前往湖北省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村干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经我们了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