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学子三下乡:走村入户多措并举,共谋农旅发展之路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相博昭

为调研安康市紫阳县特色村镇发展现状,了解文化旅游发展趋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丽家园”乡村振兴实践团7月16日-20日赴紫阳县界岭镇、蒿坪镇、高桥镇等地开展调研活动。

聚焦麻园发展,擘画乡村新篇

图为当地负责人为实践团成员讲解魔芋种植相关事宜(王嘉豪 拍摄)

7月16日,实践团前往麻园村参观调研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麻园村海拔较高,环境优美,水质清澈,近年来结合当地水土特性,麻园村近年来大力发展魔芋、冷水鱼等支柱产业。其中在魔芋种植上广泛采用与厚朴套种模式,发展魔芋产业的同时也利用间隙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促进共生。实践团前往冷水鱼养殖基地、养鸡场等参观调研。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界岭镇政府召开座谈会(王海全 拍摄)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在界岭镇政府开展调研座谈会,界岭镇人大主席肖宝接待并讲解界岭镇情况。界岭镇正高速发展,形成多条产业链,景色优美,被称天然“氧吧”,在文旅产业方面界岭镇依托自然风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规划集吃喝玩乐一体的“茶园山庄”,计划通过发展低空飞行缩短出行时间。

传统融合现代,乡村再展新颜

7月18日,在蒿坪镇干部邱天顺热情接待下,实践团开启探索自然美景与茶文化之旅。邱老师介绍蒿坪镇茶产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大力推进集体经济、休闲旅游、美丽宜居新村建设,走出一条“支部领航、茶旅融合、强村富民”的绿色发展道路。

图为乔书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蒿坪镇农旅发展情况(王子怡 拍摄)

在金石村,党支部书记乔兴华带领实践团参观农旅发展建设情况。金石村依托自然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建成草莓种植基地、圣女果种植基地、百亩油菜花、千亩茶园、玫瑰观景园等。建设有成熟的民宿十余家,承办陕西省“村晚”、全国掷球比赛等。随后,实践团来到双胜村,党支部书记廖佑华为实践团介绍北沟记忆,蒿坪文化底蕴深厚,是京剧声腔之母“汉调二黄”发祥地,素有紫阳“戏窝子”之俗称。此外,蒿坪镇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

人才汇聚力量,助推产业发展

7月19日,实践团赴紫阳市蒿坪镇毛绒玩具制品生产厂家开展调研,安康市政府为毛绒玩具企业提供产业扶持政策,吸引近 150 家企业考察,建成投产 25 家社区工厂。实践团调研的工厂位于紫阳县硒谷工业园区,是安康首家毛绒玩具社区工厂,占地 10000 平方米,年产值近 1 亿元,是十四运会“秦岭四宝”毛绒玩具指定生产商。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毛绒玩具制品生产厂(白景琦 拍摄)

实践团参观玩具制作操作间,通过公司王总介绍调研团了解到,公司为当地提供五百余个工作岗位,为112名困难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农村地区由于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留在当地的大多以女性为主,毛绒玩具生产企业极大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为村民增收提供新方式。近年来,安康市着力打造中国毛绒玩具新都,将毛绒玩具打造成安康市新名片。

图为王总为实践团成员介绍毛绒玩具公司(王子怡 拍摄)

随后,团队在紫阳县蒿坪镇开展问卷调研,发放问卷 100 余份,蒿坪镇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作为紫阳县工业聚集地,产业完善,基础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且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通过调研了解到蒿坪镇近年来依托产业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着力打造农旅融合产业。

苍鹭归巢秀色,裴坝兴旅宏图

7月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丽家园”乡村振兴实践团赴紫阳县高桥镇裴坝村苍鹭基地调研。裴坝村被评为“千万工程示范村”,村支部书记梁明山介绍当地生态旅游与经济增收有四依:依权河、依茶叶、依古树、依苍鹭。

图为梁书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苍鹭基地(王嘉豪 拍摄)

苍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前因乡村发展冲突致其栖息地受影响数量下降,鹭栖息地有所影响,苍鹭数量有所下降。当地立即开展生态修复,种植部分稻田,开辟荷塘。经过生态修复,村里放弃部分高经济收入农作物,为苍鹭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近年来观测到在当地栖息的苍鹭数量达百余只。同时,苍鹭的到来为当地的自然景观增添了生机,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拍摄机会。

图为苍鹭基地(白景琦 拍摄)

实践团了解到,裴坝村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生态+旅游+村集体发展”思路推动产业融合,走出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发展道路。用行动捍卫生态环境的美丽与健康,换取人类生存的基础与生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裴坝村村支部书记梁明山合照(王海全拍摄)

经过对紫阳县多个村镇全面且深入的调研,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实践经验,学习到众多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乡村振兴新思路,为奋进新时代,谱写新华章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2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蓓蕾志愿传理念,西街儿童习美德
自7月21日起,蓓蕾志愿者服务队在金牛镇西街社区暑假学堂开展了一系列宣传课程,旨在帮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为期数日的活动中,志愿者们分别围绕“中…
江财学子三下乡:外出探索,思想升华
2024年7月26日,江西财经大学信管VR科创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实践进入第四天,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深入探索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通过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蓝图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志远”志愿服务队,肩负着探索与实践的重任,于7月20日踏上了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鲍河村的土地。此次社会实践调研的主题为“产业兴…
暑假学堂|在朗朗诗词中讲好普通话
暑假学堂|在朗朗诗词中讲好普通话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在新街镇第二小学开展“在朗朗诗词中讲好普通话”教育活动,在经典诵读中练习普通话,提高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认识,积极响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
寻红色陕北足迹、谱乡村振兴华章
清涧,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7年初就建立了中共组织。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共产党员白明善、李象九、谢子长等发动中共组织掌握的并岳秀部第十一旅…
二师学子三下乡:团花剪纸课,传承民间情
大学生网报7月25日仙桃电(通讯员刘佳琪)剪纸是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春节期间,在中国广大的地区都有贴剪纸的传统。剪纸团花则是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为了增强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弘扬…
跨越时空,用书信对话先烈
跨越时空,用书信对话先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向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学习,志愿者们开展“跨越时空·对话先烈”特色活动,组织每一位同学都给革命烈士写了一封信…
爱与希望同行
支教的第十二天,阳光轻柔洒落,我们迎着灿烂朝霞,开启意义非凡的一天。清晨洗漱后,早餐的温馨和露水的清新,如活力源泉注入心间。教室门开,学生们像初升小太阳,带着笑容和朝气涌入知识海洋。我们维护秩…
奉献青春力量,助力留守儿童成长
奉献青春力量,助力留守儿童成长在2024年的暑期,我参与了一项以“乡村振兴视域下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乡村,与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当地村民的交流,我对留守儿童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村干部引领乡村振兴
武汉7月26日电(通讯员雷雪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前往湖北省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村干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经我们了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