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讯临汾7月25日电(通讯员 盛小靓)携手执教之旅,用真心共筑未来。在万般不舍中,苏州大学“欣长征彩虹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辛南的支医支教活动已经进行到了倒数第二天。在支教团队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场关于知识的盛宴在辛南村举办的多姿多彩。自从团队抵达以来,他们认真工作,为当地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奔波于教室和村民家之间,为当地的学生带来了知识的礼物。无论是在教室里授课,还是在村庄中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为老人测量血压,每一位支教成员都用心投入,传递着爱与希望的火种。
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团队成员先组织学生们写了明信片,写给一年后的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被鼓励关注他们的长远目标,并思考如何在未来的一年里实现这些目标。从早晨第一节课开始,学生们就在自己的课桌上拿起笔和纸,沉浸在对未来的预想中,他们用文字和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愿景。有的学生描述了他们希望在学术上取得的进步,有的则表达了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深刻思考。一年后明信片将重新邮寄给学生们,让他们回顾起当初写明信片时对自己未来的憧憬,回顾自己当初的想法和目标,对比他们在这一年中的成长和进步。对学生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回顾过去的机会,更是一个继续激励和激励自己的契机。
团队成员们衷心地祝愿他们,慢慢体会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追求完美,接受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原谅自己的平庸与迟钝,在弥补自己的缺憾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自己达成和解,愿他们永远不被自己限制住思想和脚步。
图为团队成员王心洁和张哲与孩子们的合影。图为通讯员董亦寒摄。
扭扭棒:在缠绕中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团队成员李雅琳为孩子们带来了别具特色的艺术课程——扭扭棒。
手工扭扭棒课程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学习如何将彩色的扭扭棒缠绕、组装,最终形成形状各异的手工作品。
在课程中,志愿者们不仅传授了制作扭扭棒的技巧,还与孩子们分享了关于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技巧。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他们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材料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扭扭棒作品,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想象力。
一个学生激动地表示:“扭扭棒不仅好玩,还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这些扭扭棒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的工具,更是他们表达自我、展现创意的媒介。团队成员相信,扭扭棒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和创意的手工艺品,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孩子们能够制作出各种形状和图案的扭扭棒,既培养了他们的手工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通过手工制作,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色彩、形状、结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扭扭棒不仅丰富了孩子们课余生活,也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手工艺术的新大门。
图为团队成员李雅琳教孩子们制作扭扭棒。图为通讯员王晨岑摄。
衍纸:在卷曲中体悟创作魅力
手工衍纸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还能在创作中促进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在这堂课上,学生们通过简单的教学指导,学会了如何运用纸张和胶水,创造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和抽象的艺术作品。从传统的动物形象到现代的抽象构图,每位学生都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作技巧。在陈炳睿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获得了成功和成就感,不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对未来学习的积极态度。
“孩子们对这节课程都很感兴趣,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步骤。”支教志愿者陈炳睿说,“看着他们专注地制作,渐渐地创作出各种漂亮的图案,内心也感到很欣慰。”
在这个课程的陪伴下,学生们不仅仅是学习了手工艺术,更是收获了友情、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志愿者们将继续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奉献爱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支教的温暖中茁壮成长。
图为团队成员陈炳睿教小朋友制作衍纸作品。图为通讯员沈思言摄。
漆扇:在涟漪中传承创新传统文化
漆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有独特的魅力,更承载了历史文化的积淀。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漆艺的基本技巧,还深入了解了漆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体验和传承传统文化。”授课老师团队成员王艺洁表示。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体验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和乐趣。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意,也反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通过这样的支教活动,不仅传授了技能,更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图为王艺洁教小朋友做漆扇。图为通讯员叶欣怡摄。
通过志愿者支教活动,不仅可以传递知识,还可以点燃学生心中对美好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激情,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更多色彩和可能性。通过这样的手工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新的手工技能,还增强了他们对艺术和创造的兴趣。同时,志愿者们也希望通过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启发和帮助,让他们在美好的童年时光里,能够享受到更多来自外界的关爱和关注。
除了手工课,团队成员还设计了其他各种类型的课程,不止重视孩子们的创作能力,也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常识。
环保:在垃圾分类中做环保的小主人
今天,辛南小学的学生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教育活动。由支教团队精心策划和组织的这次活动,旨在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和互动体验,向学生们传递环保意识和知识。
在这次活动中,支教团队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环保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垃圾分类的知识,通过图片展示、讨论和互动游戏等形式,将抽象的环保概念转化为孩子们可以理解和参与的实际行动。
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环保心得和想法。通过和支教老师刘欣茹的互动,他们不仅学到了环保的基本知识,还深刻领悟到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在孩子心中播下了环保的种子,也为乡村学校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环保课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保护家园、共建美好生活的责任与使命,点燃了辛南孩子们心中的环保之火,也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刘欣茹教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图为通讯员康艺馨摄。
团队成员也安排有专业课程,来丰富学生对自己人体结构的认知。
骨骼:在探索骨骼的奥秘中做身体的小主人
本次支教活动对学生们进行了关于人体骨骼的教育,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生命奥秘。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志愿者董亦寒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结合实物模型和动画资料,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了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引导他们从基础认知到深层理解,使得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了人体骨骼的构造和功能。不仅带来了生动的骨骼模型,还通过自己动手拼搭骨骼模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关于骨骼系统的知识,他们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展现出了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
这次支教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唤起了他们对人体结构的探索和对医学科学的兴趣。志愿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们心灵成长的引导者和陪伴者。通过亲身参与,让乡村学生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和未来的可能性。
图为董亦寒教学生认识骨骼。图为通讯员夏鑫摄。
团队成员不仅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也重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情绪,并且安排了特色课程。
情绪:在控制情绪中做情绪的小主人
在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向学生们传授了学术知识,更关注了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今天,辛南学校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课程——情绪管理,由团队成员李玉婷精心设计并传授。
这堂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们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志愿者结合实际案例和互动游戏,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了情绪的基本类型及其对个人行为和社交关系的影响。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课堂讨论,分享了他们在面对情绪激动时的体验和应对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们认识到情绪管理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和应对能力。”志愿者李玉婷说道。
除了理论知识外,志愿者还与学生们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维和沟通技巧等。这些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和考试中保持冷静,还能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他们与家人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
这场情绪管理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为志愿者带来了深刻的教学体验。通过这样的支教活动,学生们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支持和指导,更在情感和心理层面上得到了关怀和培养,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李玉婷教孩子们控制情绪。图为通讯员陈炳睿摄。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通过这次支教活动,团队成员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