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跨境非遗 绣韵全球

来源: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作者:绣韵全球队

“我们的民族在历史大迁徙中失去了她的文字,苗绣就是我们的笔墨,我们用针线记录生活。”苗绣非遗传承人腾静蓉和许沪娇在采访中说。苗绣是苗族人民生活和精神的载体,探寻非遗故事,发掘经济潜力,助力乡村振兴,传递中国力量,绣韵全球队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践行。

图1(图为团队队员采访非遗苗绣传承人)

2006年苗绣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苗绣,也了解了苗族。随着审美多元化与生产智造化,苗绣逐渐与当代时尚相结合,贴切现实需求,应用机械化制造,形成大批量,多款式的苗绣制品生产体系。借助“景区+文创”的现代旅游发展模式,苗绣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并传承上。近年来,在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下,苗绣走上世界舞台,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但是,苗绣要让世界看到还远远不够,她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要被世界感知还任重道远。”巧手翠翠总经理麻志银女士坚定地说到。苗绣需要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将其内在感染力焕发出来,让苗绣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苗绣。而跨境电商正是苗绣所需要的。

图2(图为非遗苗绣的机械化生产)

跨境电商赋能非遗苗绣,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跨境电商为苗绣制品传播海外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相关企业要依托数字化技术与人工智能优化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构建多元跨境电商渠道。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了解世界消费所需,打造民族印记和世界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特色品牌。让世界能在多平台多渠道中了解苗绣,让苗绣能以多角度多样态地被世界看到。

跨境电商赋能非遗苗绣,让民族技艺成为世界记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讲好中国故事、民族故事,仅靠产品的广泛出口是不充分、不深入的。苗族没有文字,如何用苗绣代替文字并超越文字是当代“绣娘”们要思考的。绣好中国故事还要注意找寻与世界民族的共同精神文化内核,这样的产品才能脱离物质的外壳,成为文化和记忆的容器。

跨境电商赋能非遗苗绣,打造内外双向有机循环模式。当世界民族以更宽广更丰富的渠道看到苗绣时,会进一步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更愿意去传承与弘扬非遗苗绣传统技艺,而后又以更饱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苗绣魅力。由此循环,让苗绣在内在与外在的双向激励中焕发生机活力。

“守经贸之本,融理工之技,育经世致用的交叉复合型卓越经贸人才”是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始终践行的使命。绣韵全球队在学院党委深度指导和深切关怀下探索出一条跨境电商与非遗苗绣的融合发展新路子:以民族文化为精神内核,以跨境电商为发展渠道,以乡村振兴为最终目标。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绣韵全球队会继续深入调研,从乡村实际出发,挖掘潜在问题,探索新型发展模式,致力于将专业之长、青春之力扎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图3(图为团队与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的合影)

“中华民族大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说苗绣其实说的是中华图腾,讲苗族其实讲的是中国故事。当代青年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发挥特长所能,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挺膺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1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一师学子三下乡:一封告别信,“数韵星泽”党史学习教育团与花桥联合学校夏令营的告别仪式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谭炜陈巧玲)7月19日,经过十天的精彩夏令营活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韵星泽”党史学习教育团在花桥联合学校举行了感人的告别仪式。在仪式上,教育团为乡村儿童们送上充满…
参访十八洞村:非遗苗绣韵,民族艺术美
2024年7月13日,湖南工商大学暑期三下乡队伍——绣韵全球队踏上了花垣县的十八洞村探索调研之旅。十八洞村曾因山高水远交通闭塞而长期贫困,然而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此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以来,十…
守护乡土音韵,传承方言文化
方言,作为一座城市的独特灵魂,深深植根于每片土地之中,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血脉,承载着地域的智慧与历史的记忆。每一种方言,都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以其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表达方式,构建了…
了解城市规划的力量:参观南京规划馆有感
大学生网报南京7月5日电(通讯员陈云志)7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陈云志、陈伟杰来到了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想要了解南京的规划和发展途径对大学生的启迪。图为南京城市轮廓。大学生网报陈云志摄这里有历史的…
武汉学子三下乡:传承剪纸艺术,点亮童年创意
大学生报网7月25日电(通讯员:曾进文)为了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7月25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本禹志愿服务队分队爱满庭春志愿服务队,给满庭春社区小朋友们…
兰州大学实践团——微芒闪耀,支教传情
兰州大学实践团——微芒闪耀,支教传情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吴苏兰)兰州大学微芒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7月17日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河口村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实践以支教为主要内容,结合当地景观特色…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探索武当历史,传承武当文化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武当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7月16日,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前往武当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活动。图为实践团队合影留恋实践队员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
方言文化在心,助力地域同行
方言,这一承载着丰富地域色彩与历史沉淀的活化石,不仅是地方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它如同一条条细腻的脉络,遍布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记录着风土人…
二师学子三下乡:绿色卷卷画,环保你我他
大学生网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陈欢)为了让小朋友们学会如何将废弃物变废为宝,明白环保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学习环保知识,更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热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社区中心的活…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风创新实践团: 藏蓝星火,筑梦未来
近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系信风创新实践团所属“信风·藏蓝星火志愿服务队”前往广东省清远市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广东“百千万工程”与“法治中国青春行”的号召。由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