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深耕红色沃土,厚植爱国情怀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马鞍山7月11日电(通讯员:牛全)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国家的深情,踏上了一场意义重大的“三下乡”之旅。7月6日和7月7日,他们分两批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与阜阳市,以追寻红色足迹、学习红色文化为使命,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厚植爱国情怀,培育具有时代担当的新青年。
走进马鞍山:历史的低语,文化的传承
7月6日,实践队出发,他们的第一站是马鞍山市博物馆。据讲解员介绍,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城市记忆的守护者,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步入馆内,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从远古的石器、陶器,到近代的革命文物,每一件展品都像是时间的信使,静静地诉说着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沧桑巨变。
队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从“文明曙光”的原始社会,漫步至“六朝京畿”的繁华盛景,再到“人杰地灵”的文化积淀,直至“山水诗城”的诗意栖居。其中,青瓷羊的温婉、青瓷虎子的威猛,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或驻足凝视,或低头沉思,每一次目光的交汇,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激发出对历史的无限感慨。转眼间到了近代,讲解员介绍,马鞍山作为一座钢铁之城,进年来不断进行优化升级,马鞍山的钢铁产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从粗放到集约的华丽转身。
图为实践队员在马鞍山市博物馆了解马鞍山的发展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随后,实践队前往马鞍山市好人馆,好人馆通过展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传递着正能量和真善美的力量。队员们被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所感动,他们或是见义勇为的勇士,或是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或是默默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故事虽然不同,但都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那就是对社会的关爱与责任。墙上挂满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照片,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故事,或惊心动魄,或平凡质朴,但无一不传递着正能量,彰显着真善美的力量。队员们都被这些“小人物”的大作为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感动化为行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爱心与温暖。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马鞍山市好人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深入阜阳:烽火岁月,英雄不朽
7月7日,实践队小分队前往阜阳市临泉县,那里有一座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纪念馆前,一辆坦克静静地矗立,它不仅是战争的见证者,更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步入纪念馆,一股浓烈的革命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将队员们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刘邓大军纪念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展览室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份份文献资料、一件件战时用品,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岁月生动再现。队员们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亲眼目睹了年轻战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勇身姿;耳畔似乎还回响着他们高亢的革命歌曲和激昂的口号声。这些场景,让队员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邓小平当年住处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在参观完纪念馆后,队员们还参观了当时的作战会议厅以及邓小平、刘伯承同志的住所。简陋的居住环境、艰苦的作战条件,让队员们更加敬佩两位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坚定信念。正是他们的高瞻远瞩和英勇无畏,才使得大别山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为后来全面控制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留给队员们的却是无尽的思考与感悟。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之中。
同时,这次活动也让队员们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勇于担当作为,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三下乡”活动虽然画上了句号,但队员们心中的爱国之火却越燃越旺。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他们继续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感悟、用行动去书写。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眼中有光,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
图为全体队员在马鞍山市博物馆合影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牛全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8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