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色记忆,实践探索:舒润生爷爷谈党史教育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作者:刘宇欣

金色岁月,理想燃烧;学习历史,担当使命。为实地调研农村基层地区的党史学习教育现状,数计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于7月21日来到城南社区何家湾村造访当地老党员,有幸专访了社区的老党员,南郑区延安精神研究会特约研究员、西藏日报社理论部原主任——舒润生同志。

在漫长的五十余载党龄岁月里,舒润生爷爷亲历了新中国沧桑巨变。谈到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党史事件时,舒润生爷爷说,他的青春岁月扎根西藏,那里曾深陷封建的深渊。然而,历史的车轮在1951年5月和平解放的曙光中启动,1959年3月民主改革的春风吹过,1965年自治区的成立犹如一道光明的里程碑,西藏自此踏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黑暗消逝,落后蜕变,繁荣渐显。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和平解放协议,犹如破晓的曙光,昭示着西藏人民挣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沐浴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怀抱。他说,昔日西藏,医疗匮乏、教育短缺,交通闭塞,仅存一隅之便利。而今,青藏、川藏铁路交织,现代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西藏面貌焕然一新。他说,西藏的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短短七十年,胜似上千年”。这七十年间的奇迹,印证了党之英明领导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舒润生爷爷践行党的宗旨,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继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决心。

在谈到村里曾举办的党史教育类活动时,舒润生爷爷提到了两种形式。首先是参加党支部组织的专题党课,其中城南社区根据身边的红色人物,如何挺颖将军等人,结合他们的主要事迹和重大贡献,在党课上向大家进行讲解。另一种形式是组织学生和党员到红色地点参观学习。谈及参观何挺颖故居给他留下的印象时,舒润生爷爷谆谆告诫说:“何挺颖是井冈山精神的缔造者之一,他的牺牲是红军的巨大损失,他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推进红军政治工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不朽功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学习。”同时,社区也组织党员重温何挺颖故居,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

当提及城南社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方面的表现时,舒润生爷爷赞赏有加地提到一个显著亮点。那就是社区成功地运用了实地参观这一教学手段,将学生们和党员们带到那些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地点,让他们亲身体验历史的厚重与鲜活。每一次踏入何挺颖故居,或是漫步在革命遗址间,都能激发起参与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抽象的党史故事变得生动且具象,仿佛历史就在眼前,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和实效性。然而,尽管如此,他也指出城南社区在某些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具体来说,就是他们在党史教育的定制化和针对性上略显不足。他们的教育活动可能并未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和需求,比如不同年龄层次、兴趣爱好、职业背景的人群对党史的理解和接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未来的党史教育规划中,舒润生爷爷提出了一种富有深度和创新性的视角。主张将历史脉络细化,以精准的时间轴为线索,聚焦前三十年的辉煌篇章,让参与者沉浸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同时,他还倡导将视角拓宽至具体领域,如农业与工业的交织点,挖掘那些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的农业革命事件,以此丰富教育内容的立体感。他强调,教育不应止于理论讲述,而应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如实地考察、影视资料的解读,以及互动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领悟。这样,不仅能让党史教育生动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党的发展历程,从而建立起对党的深厚情感和敬仰。

当被问及对年轻党员和村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期待时,舒润生爷爷满怀热忱地表达了他的愿景。他期望,通过这深沉的历史洗礼,年轻党员能重新点燃内心的火焰,铭记那份入党之初的庄重承诺,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地履行党员的神圣职责,要不断增进对国家发展历程的了解,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努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传承党史国史的“中流砥柱”。他希望他们能在学习中深刻理解,党的宗旨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准则。同时,他也满怀期待村民能从党史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舒润生爷爷希望村民们能通过学习,增进对国家发展历程的理解,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起热爱家乡、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他期待这种教育能唤醒村民的历史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推动乡村发展、传承党史的积极参与者。

通过这次对舒润生爷爷的访谈,实践团不仅学习了西藏民主改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还了解了城南社区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活动。舒润生爷爷的建议为今后在基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深入挖掘党史的厚重内涵,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而不懈奋斗。

图为舒润生爷爷向实践团成员讲解西藏民主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通讯员 曹静轩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悟丹漆之美—开展文献调研工作
古韵流光穿岁月,文化传承心永固。为进一步了解漆扇工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漆艺文化,2024年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丹漆随梦·乐道拾遗”实践队进行了关于漆扇的文献调研工作。从文献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漆扇是…
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情绪控制,做情绪的主人
大学生网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苗樊)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情绪的了解,并且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者们在仙桃市西流河红光村为小朋友们带来异界情绪控制课程以及心理辅导课程。现在的小朋…
云梦县义堂镇:反对校园霸凌,共筑和谐蓝天
校园霸凌是较为普遍且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以及社交都带来巨大伤害,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友好的学习环境,7月24日,志愿者老师们为云梦县义堂镇“希望家园”暑期课堂的小朋友们开展了…
铭记红色历史足迹,传承精神铸造荣光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了充分挖掘淄博历史文化资源,反映全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程,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淄博新区建立淄博历史展览馆。为践行曲园人的实践教育理念,在2024…
方言之魂:传承与保护的深情呼唤
方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地域特色的鲜活体现。它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历史书,记录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承载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中,方言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了一个不容忽…
以曾铺之行,摹振兴蓝图
以曾铺之行,摹振兴蓝图本网讯7月12日电(通讯员潘水仙)为深入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曾铺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推动,进一步探讨交流特色农产品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的重大作用,湖…
湖北学子三下乡:让青春在田埂上闪耀
大学生网报荆州7月25号讯(通讯员曾刘宇)夏日炎炎,湖北的大地上涌动着一股青春的热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将青春的汗水洒在广袤的乡村…
音韵相承,方言守护
方言是连接人们情感与身份的重要纽带。对于许多人来说,方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家乡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保护和传承方言,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2024年7月11日至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
【暑期三下乡】专项实践采访|南郑区汉山村党支部副书记 杨华喜
【暑期三下乡】专项实践采访(七)|南郑区汉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华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学习工作实效,数计学院“红色征…
乡村振兴新篇章:老河口市红薯产业的创新之路
随着夏季的来临,老河口市红薯种植区的红薯喜获丰收,不仅丰富了当地市场,还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将香喷喷的红薯送到了城市居民和大学生手中,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