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岁月,理想燃烧;学习历史,担当使命。为实地调研农村基层地区的党史学习教育现状,数计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于7月21日来到城南社区何家湾村造访当地老党员,有幸专访了社区的老党员,南郑区延安精神研究会特约研究员、西藏日报社理论部原主任——舒润生同志。
在漫长的五十余载党龄岁月里,舒润生爷爷亲历了新中国沧桑巨变。谈到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党史事件时,舒润生爷爷说,他的青春岁月扎根西藏,那里曾深陷封建的深渊。然而,历史的车轮在1951年5月和平解放的曙光中启动,1959年3月民主改革的春风吹过,1965年自治区的成立犹如一道光明的里程碑,西藏自此踏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黑暗消逝,落后蜕变,繁荣渐显。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和平解放协议,犹如破晓的曙光,昭示着西藏人民挣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沐浴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怀抱。他说,昔日西藏,医疗匮乏、教育短缺,交通闭塞,仅存一隅之便利。而今,青藏、川藏铁路交织,现代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西藏面貌焕然一新。他说,西藏的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短短七十年,胜似上千年”。这七十年间的奇迹,印证了党之英明领导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舒润生爷爷践行党的宗旨,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继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决心。
在谈到村里曾举办的党史教育类活动时,舒润生爷爷提到了两种形式。首先是参加党支部组织的专题党课,其中城南社区根据身边的红色人物,如何挺颖将军等人,结合他们的主要事迹和重大贡献,在党课上向大家进行讲解。另一种形式是组织学生和党员到红色地点参观学习。谈及参观何挺颖故居给他留下的印象时,舒润生爷爷谆谆告诫说:“何挺颖是井冈山精神的缔造者之一,他的牺牲是红军的巨大损失,他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推进红军政治工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不朽功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学习。”同时,社区也组织党员重温何挺颖故居,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
当提及城南社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方面的表现时,舒润生爷爷赞赏有加地提到一个显著亮点。那就是社区成功地运用了实地参观这一教学手段,将学生们和党员们带到那些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地点,让他们亲身体验历史的厚重与鲜活。每一次踏入何挺颖故居,或是漫步在革命遗址间,都能激发起参与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抽象的党史故事变得生动且具象,仿佛历史就在眼前,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和实效性。然而,尽管如此,他也指出城南社区在某些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具体来说,就是他们在党史教育的定制化和针对性上略显不足。他们的教育活动可能并未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和需求,比如不同年龄层次、兴趣爱好、职业背景的人群对党史的理解和接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未来的党史教育规划中,舒润生爷爷提出了一种富有深度和创新性的视角。主张将历史脉络细化,以精准的时间轴为线索,聚焦前三十年的辉煌篇章,让参与者沉浸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同时,他还倡导将视角拓宽至具体领域,如农业与工业的交织点,挖掘那些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的农业革命事件,以此丰富教育内容的立体感。他强调,教育不应止于理论讲述,而应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如实地考察、影视资料的解读,以及互动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领悟。这样,不仅能让党史教育生动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党的发展历程,从而建立起对党的深厚情感和敬仰。
当被问及对年轻党员和村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期待时,舒润生爷爷满怀热忱地表达了他的愿景。他期望,通过这深沉的历史洗礼,年轻党员能重新点燃内心的火焰,铭记那份入党之初的庄重承诺,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地履行党员的神圣职责,要不断增进对国家发展历程的了解,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努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传承党史国史的“中流砥柱”。他希望他们能在学习中深刻理解,党的宗旨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准则。同时,他也满怀期待村民能从党史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舒润生爷爷希望村民们能通过学习,增进对国家发展历程的理解,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起热爱家乡、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他期待这种教育能唤醒村民的历史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推动乡村发展、传承党史的积极参与者。
通过这次对舒润生爷爷的访谈,实践团不仅学习了西藏民主改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还了解了城南社区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活动。舒润生爷爷的建议为今后在基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深入挖掘党史的厚重内涵,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而不懈奋斗。
图为舒润生爷爷向实践团成员讲解西藏民主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通讯员 曹静轩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