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榆林7月13日电(通讯员:张效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推动普通话“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7月13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普”润乡村,“语”你同行——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马蹄沟镇开展普通话推广与实地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企业工作人员合影
子洲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地跨中温带、暖温带之间的亚干旱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土壤类型等各项气候条件均十分适合黄芪的生长,加之子洲县少有大型工矿企业,当地黄芪品质十分优良,素有“十大秦药”之首的美誉。但是由于当地交通不便加之语言不通的问题,“有好药,没销路”成为当地黄芪产业的真实写照。
为了解决黄芪销路,让黄芪成为当地人民的致富之宝、帮助当地人民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2018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子洲县人民政府共同投资设立了“陕西省天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成立起,就肩负着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助力当地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使命。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全产业链核心都位于子洲县境内,产业园区从筹备期、基建期到成熟期、运营期都优先考虑当地农户,通过采购帮扶、就业帮扶、仓储帮扶、技术培训四大途径帮助当地人民种“好”黄芪,切实解决子洲黄芪的销路问题、提高当地人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企业工作人员介绍企业发展情况
随后,企业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现阶段黄芪产业的发展概况。公司立足子洲精品黄芪的资源优势,引进了国内外先进工艺,同时将产品赋予文化价值与意义,开发了涵盖18大品类,80余款黄芪深加工产品,在延长黄芪产业链与提升黄芪附加值方面下“真”功夫,为乡村振兴出“真”力气。在帮助当地人民致富的同时,天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中医中药发展的政策,在新时代中药药材保护与中药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公司逐渐成长为榆林市乃至陕西省中药产业化探索的重要力量
图为企业工作人员介绍公司黄芪产业
最后,实践团成员围绕“公司内语言的使用情况、工作人员与农户沟通时语言使用状况以及普通话在黄芪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三大主题,对天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芪研究院负责人进行了专题采访。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公司一线工人、合作农户大都来自子洲当地,因此在公司开展工作时尽可能采用方言交流,在拉进双方距离的同时也可以达到减少沟通障碍的目的。在与公司负责人交流当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公司领导及其注重普通话的普及和使用,公司中高层领导既能熟练流利地使用普通话向全国各地的客户介绍黄芪文化与黄芪产品,又可以在与当地人民交流时自然切换至方言,这既展现了公司在传播黄芪文化、推介黄芪产品的“专业”,也展现了公司面对当地农户的“温情”。同时实践团成员也思考了“普通话”与“方言”的二元关系:时代的发展需要普通话搭建连接全国人民的“心语桥”也需要用方言留住乡情与乡愁,传承好、保护好地方文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企业工作人员的访谈现场
乡村振兴的推进需要普通话搭建乡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的“桥梁”,也需要用方言留住乡愁记忆、留住乡村温情。在新时代推广普通话的伟大实践当中,普通话能够发挥民族共同语的强大作用,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走出乡村振兴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0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