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民俗,感人文,学布贴,传文化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深入了解黄石阳新地区的非遗文化,“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之旅。在黄石阳新文化馆洪馆长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先后参观了一楼民俗厅、二楼布贴展厅、三楼非遗展厅,收获颇丰,对当地的非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且直观的认知。

参观伊始,队员们步入一楼民俗厅。民俗厅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将阳新地区的传统民俗风情一一展现在众人眼前。展陈的物品丰富多样,从古老的农耕器具到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从节庆习俗的介绍到日常起居的展示,每一件物品、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阳新人民的智慧与生活记忆。这些民俗物品不仅是过去生活的见证,更是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透过它们,志愿服务队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阳新地区先辈们的辛勤劳作与生活场景。

随后,大家在洪馆长的引领下来到二楼布贴展厅。刚进入展厅,队员们就被眼前绚丽多彩、工艺精湛的布贴作品所吸引。阳新布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令人赞叹。展厅内的布贴作品题材广泛,既有表现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也有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每一幅布贴作品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布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图案的构思以及针法的运用,无不体现着创作者的匠心独运。洪馆长详细地为队员们介绍了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据介绍,阳新布贴多采用传统的吉祥图案,通过拼贴、缝补等手法,将不同颜色、质地的布料组合成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浓郁的楚文化风格和地方特色。队员们驻足在一幅幅精美的布贴作品前,仔细观察着作品的细节,感受着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深深被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所折服。

告别二楼布贴展厅,志愿服务队来到三楼非遗展厅。这里集中展示了阳新地区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到民间音乐、舞蹈,从古老的技艺传承到口头文学,琳琅满目的非遗项目让人目不暇接。通过展板、实物展示以及多媒体演示等方式,队员们对阳新地区的非遗项目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洪馆长着重介绍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如阳新采茶戏、阳新木雕等。阳新采茶戏以其优美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和丰富的剧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阳新木雕则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木雕领域独树一帜。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阳新地区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的队员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专注。他们认真聆听洪馆长的讲解,不时提出问题与洪馆长进行交流互动。队员们纷纷拿出笔记本记录下重要的知识点和自己的感悟,还用相机拍摄下珍贵的展品和资料,以便后续深入学习和研究。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阳新地区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不仅是当地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困难、后继无人等问题。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投身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去。他们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的作用,通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组织培训课程、协助建立传承基地等方式,为阳新地区乃至全国的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保护、共同传承的良好氛围,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将继续秉持初心,肩负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在探寻和守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18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财学子三下乡:调查农村垃圾环境污染治理

7月13日早上八点,绿水青山小分队一行四人乘车出发前往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的村子准备开展农村垃圾污染以及治理措施情况的调研。辗转几种交通工具,终于在11点到达了古城镇人民政府。和书记…… shily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首轮授课活动

(通讯员周新奕杨紫英文禾君)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从“模拟训练”迈向“真实讲台”的关键突破,4月3日,我…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评课会

(通讯员李江容文禾君杨紫英)4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长雅中学行政楼四楼教师阅览室开展第…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追“锋”行动,“益”起向未来

一、【活动主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青春正能量,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追“锋’行动,…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召开新一学期学生社团工作会议

为明确新学期社团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社团管理水平与活动效能,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3月12日中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召开培训会

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夏季防溺水,安全伴我行
雨季到来,当下正值防洪防汛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防洪防汛各项工作,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讴歌美丽,建功乡村”青马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潍河及其周边社区进行防洪…
二师学子三下乡: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健康湖北行在行动
二师学子三下乡: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健康湖北行在行动在今年暑假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在红安县童心圆康复机构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
学非遗工艺,悟布贴之意
近日,“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来到了黄石阳新,深入学习布贴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制作工艺,包括画样、剪裁、粘贴和缝线等环节。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队员们对传统工艺的认知…
筑梦童行予暖阳:用情温暖留守儿童的心房
筑梦童行予暖阳:用情温暖留守儿童的心房在这片蔚蓝而辽阔的天际下,有一片需要大家共同守护的净土,那里有着一群纯真无邪的眼睛,正渴望着世界的温暖与关怀。今天,“予爱微光阑珊童心”志愿服务队携手踏上…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活化工业遗产,再塑时代新声
为深入践行“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理念,更好地传承瀼渡镇的文化根脉、弘扬工业遗产的力量,2024年7月16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探史·续梦”服务队来到了万州区瀼渡镇的瀼渡电厂。(图为…
青火突击队:台风天气,离身不离心
受台风“派比安”影响,青火突击队的三下乡活动不得不返回学校暂避台风,在台风天气过后再重新见面,再继续完成三下乡的内容。大家离开时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与学生们的不舍与挂念。我们渴望早日重逢,继续那…
“杏林助梦”医疗服务团前往嘉宝社区开展健康知识宣讲
为积极响应二十大精神,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青年力量,2024年7月13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杏林助梦”医疗服务团前往苏州市吴中区嘉宝社区,面向社区居民进行科普宣讲、问卷调研。健康科普,精准切入健康…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香港回归爱国教育课心得
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我有幸站在讲台上,为孩子们讲述香港回归的历史篇章,进行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共鸣,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与使…
走进家乡农企,探寻农业发展新路径
中国大学生网报张掖7月24日电(通讯员张永华)为了更好的传承家乡农耕文化,实践团队决定走进家乡农业企业调研学习,亲身实践。19,20日实践队员决定走进家乡种植企业集华农业,参观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和知名…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名,书写乡村振兴
(通讯员彭福翠)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切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