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淮师学子三下乡:心追文脉续经典,一步入馆颂先生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作者:23级智能科学与技

淮师学子三下乡:心追文脉续经典,一步入馆颂先生

“金陵佳丽,黄旗紫气,桂桨兰舟,药栏花砌,歌吹沸天,紫罗扑地,实历代之帝都,多昔人之旅寄。爰买数椽而居,遂有终焉之志。”

—吴敬梓《移家赋》

吴敬梓纪念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东关头路25号,毗邻古桃叶渡,也因为当年吴敬梓搬来此地时自称“秦淮寓客”,所以吴敬梓纪念馆亦名为秦淮水亭。馆内东院有亭,西院为假山莲池,正屋后方为秦淮码头,院落内有三组雕塑,均围绕吴敬梓生平与《儒林外史》创作而来。2024年7月23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心追文脉续经典,一步入馆颂先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探访吴敬梓纪念馆。

吴敬梓旧居新气象:志愿红袖添彩,文化探访心更暖

伴随着夏日的朝霞,团队成员踏上了探访纪念馆的旅程。首站便是文豪吴敬梓的故居,这里如今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团队成员们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鲜活的“红袖标”志愿服务岗。志愿者们身着醒目的制服,佩戴着代表热情服务的红袖章,他们以满满的热忱迎接每一位参观者。对于到访者的好奇与疑惑,志愿者们不吝赐教,耐心解答。得益于他们的悉心引导,团队成员对吴敬梓先生的一生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同时也沉浸在了故居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深度之中。红袖标志愿服务岗的建立,为吴敬梓故居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让访客们在探索文化之旅的同时,享受到了更多的温馨与便捷。

步入时光之门:吴敬梓的文学之旅

著作厅展示了吴敬梓一生的著作,一是自清代以来《儒林外史》国内各种版本和外文译本,并分述各主要版本的特点和影响; 二是除《儒林外史 》以外吴敬梓的文集和集外诗文,包括《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以及陆续发现的集外诗文三十三篇,其中最重要的是《奉题雅雨大公祖出塞图诗》和《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在“歌”的创作上,我们从他游冶淮水钟山,“托之於檀板金樽以消其块磊”、“白板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的描述中,可见当年他在南京歌馆声名之高,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作品被记录保存下来,唯一只是在他四十二岁所写的《老伶行》一诗中还能见证到他当年与民间艺人老伶工乐师的情义。参观本展厅,通过把握各作品版本内容的变化增减和评点名家的不同观点态度,让人深入体会作者知识的渊博、思想的深邃和讽刺艺术的高妙,为欣赏《儒林外史》精彩故事提供充分铺垫,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吴敬梓的伟大之处。

儒林幽深:穿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在儒林的幽深之处,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踏入了《儒林外史》所描绘的历史长河。悬挂的牌匾上“通幽”二字,不只是承载着古典之美,更深层地反映了吴敬梓作品中对士大夫群像入木三分的刻画。这些文字如同时空的引路人,带领团队成员沉浸于那个时代的静谧与深远之中,感受科举制度下人们的喜怒哀乐。在这片被“通幽”概念激活的空间里,《儒林外史》不再只是一幕幕过往烟云,而是与这幽深之境紧密相连,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文化画卷。通过“通幽”这一桥梁,不仅让《儒林外史》的精神核心得以延续传承,也使得团队成员们深切地体验到那份跨越世代的文化共振。

墨香穿越千秋,快士之境共鉴

随着每一步的深入,团队成员们最终走进了千秋快士的领域,向吴敬梓及其非凡的文学成就致敬,同时深情地回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次探索之旅中,吴敬梓作品中的深邃思想和文化精华吸引了每一位成员的心。他们似乎穿梭于历史长河,与这位文学大师肩并肩前行,共同领略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文句,共享那份跨越时代的文化共振。正是这份共鸣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敬仰和自豪感。此次探索不仅增强了大家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也点燃了每位成员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他们表示,将把这次探访作为新的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努力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辉。

在交流与分享中,团队成员们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记载,它还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他们透过吴敬梓的笔触,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这种体验如同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文化的传递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和情感的传递。

最终,这次探访不仅仅成为了一次简单的文化之旅,它也成为了一个催化剂,激发了团队成员们对于文化传承的热情和行动。他们坚信,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共同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使这些文化财富得以永存,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出新的光芒。

投稿人:23级智能科学与技术潘子翔 2024年7月23日星期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15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假期实践阅读《创客:新工业革命》有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号召中,我阅读了克里斯·安德森的《创客:新工业革命》,让对于身处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的我有了新的感悟。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 华子裕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我的暑假工实践故事

又是放暑假的时候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是既开心又烦恼的。开心是因为忙碌了一个学期,终于可以让我们痛痛快快的放两个月的长假了。但我们也是有苦恼的,因为放假时间一长,我们就不…… 胡蕊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我的检验科实践故事

在学习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过后,我深深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大学生的关爱,更是因为习总书记提倡了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自己积极主动在地方疾控中心见习。…… 陶浩维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传承中华文化——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返乡实践故事

《左传》有言:“中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在古时,华美的汉服曾经被上升到和礼仪一样的高度,其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向世界展现东方大国的繁荣。而在这次暑…… 彭文婧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防范电信诈骗,时刻牢记心间——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返乡实践故事

疫情期间,人们大多居家工作学习,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电子设备和网络,并且在网络上人们对接受到的信息往往不设防,这就使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并衍生出许多新型的、完备的诈骗体系。于是趁…… 陈鸣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我的镇上卫生室——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返乡实践故事

今年暑假,我加入了我们学校的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团队本次的暑期任务主要有抗击疫情寻访活动,于是,我进入了我们镇上的卫生室实习了两天,虽说现在国内抗疫行动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范颖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第三次成功被教育部语言应用管理司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推进实施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教育部语用司委托江苏师范大学对报名的高校实践团队申报材料进行了评审,南通大学…… 甘钟月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成员前往江苏师范大学参加2020年“推普

近日,2020年“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第一期活动培训会在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校区举行,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师生代表一行五人赴徐州参加了此次培训。十八大以…… 甘钟月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社区冬日展文化盛景,志愿热情燃暖心之火

社区冬日展文化盛景,志愿热情燃暖心之火为积极响应国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

回访母校传薪火,西农精神助梦行

为积极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实践活动的号召,激发更多青年学子知农爱农的情怀,助力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助力…

曲园学子三下乡:情牵田家探振兴,志助乡村展新颜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为深入了解基层发展现状,探寻乡村发展新模式,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走近岭南饮食文化

2025年1月17日星期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广东省广州市北京路,旨在深入体验并了解岭南地…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

最新发布

重化学子三下乡|共赴铜梁“原乡小艾”乡村振兴车间 深入探索艾草文化
重化“新农人”乡村振兴实践团师生共赴铜梁“原乡小艾”乡村振兴车间深入探索艾草文化为了深入挖掘艾草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好的宣传艾草产品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20日,重化“新农人”乡村振兴实践团和“青…
流苏花香下的长者食堂:一抹夕阳红的温柔篇章
在初夏的温柔里,流苏树以它满树的白花,轻盈地站满了枝头,如同天空中洒落的云朵,纯洁而美好。这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响泉村长者食堂里,那一抹夕阳红下最动人的风景。响泉村,一个隐匿于石马镇西北…
淮师学子三下乡:感受文学巨匠的永恒魅力
淮师学子三下乡:感受文学巨匠的永恒魅力在安徽滁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吴敬梓纪念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2024年7月23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乡韵游踪—美丽乡村探索行”…
武汉学子三下乡:舞动多彩童年,体会艺术魅力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4日电(通讯员赵悉彤)为了活跃孩子们的暑期课堂、提高孩子们的艺术实践能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仙桃市干河街道大洪社区开展了一次特色舞蹈学习活动——“《美丽…
曲师学子:紧握蓝色脉搏,文化筑梦发展
作为人类的蓝色家园,海洋对国家的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国防安全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数文明“依海而兴”,海洋见证着它们的传承与发扬。在现代,要实现“向海图强”的目标同样离不开文化软实力。为了…
革命圣地——延安革命旧址..
革命圣地——延安革命旧址为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2024年7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追寻党史足迹,点亮信仰明灯”社会实践队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前往延安,访寻了其中的革命圣地——延安枣…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知识传递,义教传情——电子系“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播种希望之旅
盛夏的阳光洒满大地,青春的脚步却从未停歇。7月中旬,电子系“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穿越城市的喧嚣,走向乡村的宁静,在热柘镇村委处展开别开生面的义教活动。真理探寻,营养生活作为小老师的突击队队员们,…
情起纸鸢调研团专访非遗传承人郭洪利
7月21日,山东大学(威海)“情起纸鸢”社会实践调研团继续走访潍坊,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洪利,团队成员通过电话采访的形式与郭洪利进行对话,更加深入地了解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发展现状。在与…
淮师学子三下乡:图貌传神更写心,一编开处见儒林
淮师学子三下乡:图貌传神更写心,一编开处见儒林十八世纪中叶,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在中国封建末世社会中诞生,小说的作者吴敬梓出生于安徽全椒县,出身世宦之家而又绝意仕途,最终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
方言之瑰宝,传承永不息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瑰宝的精髓所在,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还独特地展现着各地的民俗风情,令人赞叹不已。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汹涌浪潮中,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显得愈发重要和紧迫。据权威机构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