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州大学学子三下乡:奉献爱心点亮希望,搭建爱与知识的桥梁

来源:苏州大学医学院 作者:欣长征彩虹行支教

苏州大学学子三下乡:奉献爱心点亮希望,搭建爱与知识的桥梁

中国大学生网临汾7月22日电(通讯员 盛小靓)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播洒辛南。不知不觉间,苏州大学“欣长征彩虹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辛南的支医支教活动已经开展了八天。团队成员带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真诚的关爱,在辛南为当地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在医疗服务方面,团队成员为当地老人测量血压;在教育辅导方面,团队成员为辛南小学的学生组织了特色课程,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他们通过亲切的互动和细致的教学,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良师益友。

漆扇课程:传统技艺的现代传承

漆扇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此次支教活动中志愿者王心洁为孩子们讲解漆扇的历史、制作工艺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课程中,小王老师耐心地指导学生们逐步完成一把漆扇的制作。

“漆扇制作不仅是一门手工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这次课程,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并传承这种美丽的艺术形式,”小王老师说道。

学生们在课程中不仅学到了漆扇的制作技艺,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许多孩子表示,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如此精美且富有文化底蕴的工艺品,感到非常新奇和兴奋。

图为团队成员王艺洁在教孩子们做漆扇。图为通讯员康诗雨摄

衍纸课程:纸上的艺术奇迹

除了漆扇课程,支教团队还特别设计了衍纸课程。衍纸艺术是用细长纸条卷曲、拼接成各种图案的一种手工技艺,既考验创造力,又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志愿者陈炳睿在课程中详细讲解了衍纸艺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理念。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制作简单的花朵、动物等图案。随着课程的深入,孩子们逐渐掌握了衍纸的技巧,并大胆尝试创作更为复杂和精美的作品。

图为陈炳睿在教学生们制作衍纸作品。图为通讯员沈思言摄

扭扭棒课程:创意和趣味的手工艺品

扭扭棒,以其简单易学和色彩缤纷而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今天的课程由支教团队的志愿者李雅琳精心设计和组织,她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扭扭棒的制作方法和艺术应用。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一项新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来自支教团队的志愿者李老师说道。在课程中,孩子们分组合作,一边学习一边动手制作扭扭棒,他们的笑声和掌声充斥着整个教室。

在今天的扭扭棒课程结束时,孩子们用手中自己制作的扭扭棒向老师表示感谢,场面温馨而感人。这一次别开生面的教育体验,无疑将成为孩子们暑假美好回忆的一部分。愿这种温暖和希望能够在更多的乡村校园里继续传递,为孩子们的未来播下更多美好的种子。

图为李雅琳在教学生们制作扭扭棒作品。图为通讯员王晨岑摄

历史故事课程:盛唐的月光启照今朝

该课程,由团队队长李大业带来,以盛唐历史故事为主线,深入引导学生走进千年前的辉煌文明。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叙述,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豪感。该课程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故事,如秦王破阵、大唐盛世的政治制度、李白的传奇经历等。志愿者教师通过讲述精彩纷呈的历史片段,不仅使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和人物,还引导他们探讨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辛南小学的学生们对这一支教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参与度。许多学生在课后纷纷表达了对历史的新认识和对盛唐文化的浓厚兴趣,希望能更深入的了解唐朝万国来朝的繁荣。

图为李大业在讲述秦王破阵的历史故事。图为通讯员王心洁摄

支教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交流和心灵的触动。在支教团队的带领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手工艺术的技能了解了历史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对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激励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支教团队的成员们表示,通过这些课程,他们不仅希望能够传递知识,更希望能够唤起学生们对文化遗产的热情,让这些宝贵的传统在新一代人的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他们相信,支教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责任,一种共同的文化探索和传承的使命。

在未来的支教活动中,传统文化的课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连接城乡、传递文化的桥梁,为更多的孩子们打开一扇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的窗口。

除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和手工课,支教团队也安排了科学知识的课程,如了解寄生虫和感受非牛顿流体的魅力。

了解寄生虫课程:生命的共生与冲突

了解寄生虫课程,旨在提高当地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对寄生虫感染及预防的认识,助力乡村健康事业的发展。寄生虫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缺乏基础卫生知识和预防措施,居民特别是儿童容易感染各种寄生虫病。为此,支教团队特别设计了这一课程,希望通过科普教育,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课程由来自医学专业的志愿者唐新苗讲述,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详细介绍了常见的寄生虫,如蛔虫、钩虫、血吸虫等的生活史及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寄生虫是如何感染人体的以及寄生虫感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危害,增强学生对寄生虫病的重视。同时通过生动的图片展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寄生虫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认识到了日常生活中许多不良习惯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支教团队表示,未来也将定期开展类似的课程,帮助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同时,他们也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健康教育中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这次寄生虫知识课程不仅是一次单纯的科普教育,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支教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教育扶贫”的理念,为偏远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与健康的未来。

图为唐新苗在讲述寄生虫的知识。图为通讯员董亦寒摄

非牛顿流体课程:物理与化学的奇妙世界

此课程旨在通过非牛顿流体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并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的能力。非牛顿流体,以其不同寻常的流动特性闻名。志愿者王晨岑通过简单易行的实验与实验教学,向学生们展示了这些流体的奇妙行为:有的看似液体,但在受力作用下却如同固体一般硬邦邦;而有的则表现出复杂的粘滞性和流动性。辛南学校的学生们在实验中不仅亲身感受了科学的乐趣,还学会了如何通过简单的物质来探索自然的奥秘。

志愿者们希望为乡村学生们带来更多这样的启发式学习体验,为他们打开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通过这次非牛顿流体课程的成功实施,支教活动再次展示了科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力量,为乡村学生们带去了更多实践、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图为王晨岑带领学生们进行非牛顿流体的制作。图为通讯员康艺馨摄

这场支教活动不仅仅是一次课堂教学,更是一次心灵沟通与感受交流的过程。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的关爱和耐心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在教学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注重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和创新思维,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辛南小学的孩子们对每天的支教课程充满期待,他们渴望通过这些课程学到更多的知识,希望通过勤奋努力改变自己的未来。而志愿者们也用心履行着自己的承诺,不仅在教学上精益求精,还在课后家访时间还会与孩子们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场志愿支教活动不仅为辛南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学业上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感悟与交流。在未来,这种志愿服务的精神将继续传承下去,为更多的孩子们带去光明和希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4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我之名,诵读我心 ——“追希”特色课堂之朗诵课

赋予文字灵魂的是人。汉字与汉字拼接组合,可以是归心似箭的思乡情切,可以是壮志未酬的满怀豪情,可以是你侬我侬的恩爱纠葛……朗读汉字,将自我将设身处地,体会汉字中的真情实感,触……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称呼里的故事 ——“追希”社会实践之小小感悟

称谓,有长者的期许,有家族的传承,有父母的疼爱……姓名称呼,三两个方块字里,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追希”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看着队员们一个个收获了新的称号,这是新……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走廊声色有感

人群带来喧闹,有孩子的地方就充盈着欢声笑语。孩童的天性注定了他们不会被狭小的四方天地所束缚,走廊也在日常绽放着不一样的烟火。喜欢在走廊上蹦跳着的人儿,也就慢慢爱上了教室外那……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回忆初心

我曾经期待着,我怀着美好的心情,站在讲台上,期待我能成为孩子们最温暖的校园回忆,遥望着目送我的学生远走成人……我曾被温暖过的岁月,想要小心翼翼地反哺滋润孩子们的人生。教师,……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可爱的人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一群可爱的队员在默默地付出着。“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的十天旅程即将到站……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趣味英语课堂

“你和我,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哪怕在天涯流浪,举头同望一轮明月,就能找到故土带来的眷恋,这就是文化的纠葛,这就是文明的赓续。当机械的齿轮开始契合滚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里……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升旗有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在平石小学的半空。这会是本次“三下乡活动”“追希”社会实践队十天来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也是最后一次。操场上……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孩子们的娱乐

形容童年,会用肆无忌惮、会是天马行空、会有无拘无束、会说多姿多彩。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没有世俗的污浊,也没接触生活的沉重,无瑕透彻,一点点惊喜就可以开心上一整天。孩……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产业兴村呈美景,经济强村焕新荣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1日电(通讯员傅欣莹)在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征程中,曲阜师范大学筑梦乡村熠青春暑假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15日,怀揣着对乡村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探索热情,踏上了前往山东…
千年夙愿今梦圆 ,乡村振兴谱新篇
在这次由曲阜师范大学筑梦乡村熠青春暑假社会实践队组织的实地调研中,我跟随实践队伍深入山东省的临沭县、欧拉公司以及寿光市的三元朱村,亲身体验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并获得了诸多宝贵启示。踏入临…
告别觉民小学,师生情深难舍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东山街道觉民小学,7月21日迎来了一场温馨而略带伤感的告别仪式。当日,“扬帆筑梦”突击队的成员们在此圆满完成了他们的支教任务,即将踏上返回岭南师范学院的归途。活动在上午正式拉开帷…
消防小卫士 城市大清洁
兰理学子三下乡“消防小卫士,城市大清洁”为宣传让公众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增强预防火灾的自觉性,教育公众了解火灾的成因、预防措施、灭火方法以及火灾逃生自救的基本知识,使公众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
走访社区 共筑和谐社区
兰理学子三下乡走访社区共筑和谐社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志愿服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关于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下发的《社区青春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2024年7月16日,兰州理…
法润社区心,光启民智行
法润社区心,光启民智行——智绘社区,筑梦基层社会实践队引领法律咨询培训在法治社会的建设浪潮中,每一位公民的法律素养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024年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绘社区,筑…
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
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智绘社区,筑梦基层实践队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2024年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绘社区,筑梦基层实践队走进社区…
米脂县高西沟:晨光映照下的绿色探索之旅
在晨光初照的米脂县高西沟,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实践团满怀期待地踏上了这片充满绿色传奇的土地。这里,是勤劳与智慧交织的典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随着实践团的深入,他们首先来到了水土保持…
【暖星护航】智梦飞扬特奥日,“暖星”你我同接力
(通讯员:邓艳斌池梓源)【暖星护航】智梦飞扬特奥日,“暖星”你我同接力——基础医学院“暖心护航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五)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
西安科技大学实践团探访红柳林矿业:见证煤炭行业的智慧绿色转型新风貌
近日,管理学院“怀能源报国之心,立实干兴邦之志”实践团迈向了陕北煤炭企业的最后一站——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公司。本次活动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汪洋、会计学系教师黄维模以及2021级辅导员王抢、李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