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助力盐碱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实践服务团赴延旭环保和李屋村调研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者:助力盐碱 圆梦农高

作者 任乙心

为了解盐碱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助力老粗布非遗文化传承发展,7月21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助力盐碱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实践服务团前往东营市延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营市丁庄街道李屋村进行调研学习。

实践服务团集体观看了延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宣传片,了解到该公司是集人畜粪污、厨余垃圾和秸秆处理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不仅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还能对黄三角滨海盐碱土地进行生态化改良。东营市延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成志强和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开展座谈,成志强就运用环保技术推进生态保护、利用土壤酸碱度调节作物生长、实现有机肥与沼液肥改良土壤等方面向实践服务团成员传授现代农业知识。

实践服务团实地参观了沼渣沼液展示区、有机肥展示区、秸秆粉碎车间、发酵陈化车间等生活垃圾全链条处置车间,并深入盐碱地有机小麦种植示范基地、水稻种植基地的田间地头观察盐碱地对玉米生长态势的影响,了解到生物有机肥在提升土壤的保水能力,降低土壤盐碱度上起到关键作用。

李屋村村委会成员向实践服务团成员们介绍当地的非遗文化产品——老粗布,重点说明老粗布是由纯天然棉纺线制成,具有透气和吸湿的特点,主要被制作成床单和枕套等床上用品,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睡眠体验。村委会成员特别指出,受限于销售渠道辐射能力弱、人工制作成本高、市场定位不明确、宣传营销力度欠佳等问题,导致这一非遗文化产品的推广面临挑战,希望实践服务团成员们能够利用青年思维,凝聚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和活力,为老粗布的宣传发展扩宽视角。村委会成员带领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前往由李屋村为民合作社打造的“巾帼创业基地”——“汇绢纺”,实践服务团成员们通过亲身操作,体会到从选线、染色到织造等每一个步骤的繁琐与精细,同时被织布工艺所展现的工艺美学和匠心精神等独特魅力所吸引,认识到加强老粗布宣传工作的必要性,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老粗布品牌来促进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到这一古老技艺的时代价值。

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开展了关爱高龄独居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服务团两名党员带领下走访了高龄独居老人家庭,与老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老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叮嘱老人要保重身体,同时为老人清扫庭院中的垃圾,让老人感受到了实践服务团成员们的热情与关怀。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对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农业模式有了进一步了解,加深对非遗技艺内涵与价值的理解。实践服务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接下来要继续加强生态农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以坚定信念投身到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1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暑期少年宫开班仪式圆满举行,师生一起共筑梦想
随着夏日的脚步悄然而至,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暑期少年宫也迎来了开班仪式的喜庆时刻。今天,一群来自汽院的热心志愿者们与该校80多名学生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
传乡音古语,创文化新路
方言是文化的瑰宝,戏剧是艺术的明珠,传承发展方言戏剧文化能够让我们感悟方言戏剧文化之美,更能穿越时空阻隔,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的浓厚。为推动方言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寻方言文化的现实意义,凝聚文…
声声入耳,方言情深
声声入耳,方言情深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之下,承载着丰富地方文化的方言,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普通话的广泛普及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快速变革,方言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使用频率正日益减少,…
曲师大暑假社会实践,“智汇社区文化共融”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
2024年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汇社区,文化共融”实践队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其主要目的为安排实践工作,保障社区生活质量的提升,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基层科技文化建设的号召,促进科技与文…
地缘音韵,方言印记
地缘音韵,方言印记方言,作为语言的变体,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为了保留语言多样性,更是为了传承文化、强化社会认同感和推动教育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梓雅…
河南理工大学“携科技走基层,为霍智‘杆’先锋”实践团 科技文化调研
七月的焦作市,阳光炽热而充满希望。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携科技走基层,为霍智‘杆’先锋”实践团踏上了探索之旅,旨在深入了解公众对科技文化及霍普金森杆的认知与兴趣,为…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青火团建促温暖,暖心关爱照前行
在三下乡的第六天,突击队为两位伙伴准备了生日惊喜,以视频制作悬念,结尾逆转为生日祝福。实际过程亦有辛苦之处,但青火突击队也为队员们制造温馨与欢乐,用蛋糕和祝福一扫疲惫。齐唱生日歌,送上暖心祝福…
支教生活的点滴日常
今天是支教的第八天。早上第二节课,我给六年级的孩子们讲解了英语中常见的四种时态中的一般现在时。昨天晚上我提前搜集和观看了相关资料,并把他们记到了本子上。尽管内容稍显复杂,但我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
“智汇社区文化共融”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
随着科技文化的日益发展,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科技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居民科技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基层科技文化建设的号召,促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曲阜师范大学计…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合唱紫荆花盛开
早晨,支教队伍向同学们播放香港回归视频进行预热,随后进行歌曲《紫荆花盛开》的歌曲教学,最后师生共同合唱。青火突击队将家国情怀融入到教学当中。歌曲的教学展现出孩子们的纯真与好学。我们还一起合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