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5日-17日,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璧玉知启,韵化传承”实践团前往璧山区大岚社区开展“暑期托管班”教育帮扶活动。
实践团成员以一对多方式开展暑假作业辅导。面对孩子们遇到的难题,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解答疑惑,同时注重引导他们自主思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知识要点化繁为简。作业之余,实践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手工制作到创意绘画,每一项活动都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化学动画小视频到实验演示,志愿者们巧妙地将化学知识融入趣味互动中,让孩子们在惊叹于实验现象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化学的无穷魅力。
翠化转铜,古韵生辉
实践团队员采用简笔画的教学方式,生动地为小朋友们讲解化学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带领他们动手绘画实验仪器,种种稚嫩笔画在纸上浮现。在此基础上,实践团成员们设计了一场融合历史与化学的实验——“铜的变身术”,揭秘文物修复的神秘面纱。课程伊始,以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璀璨明珠“后母戊鼎”为引,队员带领小朋友们一步步探索青铜器的奥秘。同时,借助铜器颜色变化的对比,引导小朋友们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铜器颜色变化的原因。小朋友们积极举手,踊跃回答关于青铜器的用途与铸造材料的问题,紧跟老师的步伐,逐渐揭开今日课程的神秘面纱:小老师展示了铜锈在酸性条件下与铁粉反应的奇妙过程,只见原本绿色的的铜锈与灰黑色的铁粉混合后,竟奇迹般地生成了鲜艳的红色粉末,这一幕让小朋友们“哇”声一片,惊叹化学实验的奇妙,科学知识的魅力。
这场“铜的变身术”实验,不仅是一场科学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它以青铜器为载体,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彰显了当代青年学子对科学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图为小朋友认真在听
图为小朋友在搅拌碱式碳酸铜
甜而不碳,乐笑开颜
实践队员们利用珍珠粉模拟了牙齿被可乐、柠檬汁等酸性饮料的过程,这一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含糖高的碳酸饮料对牙齿的危害,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护口腔健康。在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提出问题,志愿者们耐心解答,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这个有趣的化学小实验,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科学之光。从实验理论到实验操作,从安全事项到实验技巧,志愿者们耐心讲解,小朋友们在哥哥姐姐的指导下,穿上实验服,自己动手做实验。这种寓教于乐、共同参与的方式,让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图为小朋友向装有珍珠粉的杯中滴加醋酸和可乐
皂梦启航,智绘未来
实践团队员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项特别的DIY手工皂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精心准备了一段名为“一只肥皂的故事”的小短片。这部短片将孩子们的视角拉回古代,向他们展示在遥远的古代没有现代肥皂的日子里,人们是如何凭借智慧和自然的力量,从草木灰、皂荚到天然油脂的利用,创造出各种清洁衣物的奇妙方法。
短片之后,实践团队员们趁热打铁,将话题引向了今天的重头戏——皂化反应。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复杂的皂化反应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解了从油脂到香皂的奇妙变化过程。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戴上手套,化身为小小化学家,兴奋地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和香味,亲手调配原料、搅拌混合、入模成型……随着一块块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手工皂在模具中逐渐成形,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与喜悦,是对科学探索无限热爱的最好证明。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做的肥皂
化学启迪智慧,实验探索未来。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璧玉知启,韵化传承”实践团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重师化学人将继续秉持初心,用知识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让爱与智慧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绽放光彩。
来源:化学学院
日期:2024年7月17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8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