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旅游富民,推动产业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鞠欣洁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0日电(通讯员鞠欣洁)推进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社会经济的有利途径。基于此,2024年7月15日起,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在临沂市临沭县开展社会实践走访调研活动,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融合当地产业特色,推进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世界柳编看中国、中国柳编看山东、山东柳编看临沭”。队员们首先前往临沭县欧拉公司,了解临沭柳编的独特魅力,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款待。柳编作为临沭县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临沭县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临沭县更是被誉为“中国柳编之都”。在参观访问中,实践队员了解到,临沭柳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在于柳条大多选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的杞柳,其枝条柔韧性强,再配以平编、竖编、立花编、拉花编等手法编制,更容易制作出形状各异的工艺品。而作为临沭柳编的知名企业,欧拉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打造完善“临沭柳编”区域品牌,始终致力于健全柳编文化产业链条,不断开拓电商柳编市场体系,积极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利用网络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让柳编这一非遗文化产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加速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增强柳编产业创新能力,构筑柳编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能,从而提高临沭柳编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柳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欧拉公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江北水乡,千年朱村”。临沂作为著名的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而临沭朱村西倚岌山,东傍沭河,沂、沭两河在此交汇,不仅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又是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朱村战斗发生地和“枪声就是命令”诞生地,具有特色文化风情。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到,各地红色文化遗产多面临不成体系、缺乏品牌、形式单一等问题,为创新开发资源利用新模式,朱村把红色资源与自然风情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县域优势,扎实打造朱村旅游品牌,现已建成开放红色文化区、明清村落风情区、河道游船观光区、沂沭交汇生态休闲区、田园果蔬采摘区、柳韵慢生活民宿区等六大功能区。而面对品牌知名度低这一现象,朱村也将进一步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平台,借助微博、抖音等当前比较热门的互联网软件进行宣传推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推广朱村旅游区,拓展朱村旅游区的消费者市场,为旅游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朱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调研的最后一站,实践队员来到了被誉为“江北葡萄第一园”的万亩葡萄小镇醋庄前村。“三面环水,四河拥抱”,醋庄前村有着种植葡萄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2015年,“醋庄葡萄”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2016年,获得全国“名优果品”称号。葡萄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葡萄现在年年丰收,新品种更是供不应求,现在‘醋庄葡萄’的招牌响亮,不仅大丰收,更是大批游客来参观采摘葡萄种植,倒成了一番风景,这‘致富路’越走越宽敞,越走越有奔头了”。葡萄种植户对实践队员感慨道。醋庄前村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动葡萄种植产业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以及美丽村庄的建设,在“醋庄葡萄”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探索发展葡萄绿色长廊、葡萄观光采摘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协同发展模式,实现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并以此促进了就业上升,经济增长,最终服务于兴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葡萄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涉及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对产业连带效应,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作用。面对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营销宣传不到位,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基础设施后期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当地政府应当通过打破智慧宣传屏障,利用互联网力量,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丰富节庆活动,吸引回头旅客,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等措施,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全体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8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2019.7.25.)今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赴邵阳邵东魏家桥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报公铺小学开展红色论坛,本次红色论坛的主题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 叶思凯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学社联三下乡队伍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阳光下的汗水与笑容——共赴劳动
中国大学生网京山7月21日电(通讯员陈思杰)7月12日,驻京山市永隆镇张常台村迎来了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早晨。天空湛蓝,微风轻拂,大学生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主办了一堂特别的劳动教育课——美化环境的实践…
助力守护乡音,绽放地域魅力
方言,就如同悠长岁月的歌声,娓娓道来着古人的智慧与经验。它并不苍老,反而在时光的洪流中愈发熠熠生辉。当你在陌生的城市中听到一句熟悉的方言,犹如漂泊已久的游子重回故里,感受到那份亲切与温暖。但在…
宜都市陈家岗村学生红色党史课《小英雄雨来》圆满举行
宜都市陈家岗村学生红色党史课《小英雄雨来》圆满举行近日,宜都市陈家岗村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党史课,本次课程的主题为《小英雄雨来》。课程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互动,让学生们深刻了解了抗日战争时…
童心飞扬:手工课的创意与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京山7月14日电(通讯员陈思杰)7月11日,驻京山市永隆镇张常台村迎来了由大学生志愿者们主办的“下乡”手工课活动。这项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提…
读《矗立在我心上的一座丰碑》有感
与郑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有些同学经常会到郑老师家里去找她谈社团或者网站的事情,时常听起郑老师讲述她在抗日年代的故事。也会给我们一些关于她的经历的书籍。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当时郑老师找了我们三…
红旗舞动渠边水,渠水映红旗帜天
今天是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第十四天。今天下午,我们团队前往了颐天年养老院进行了志愿服务和宣讲活动,并为老人进行文艺汇演。宣讲红旗渠的意义深远且沉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与精神的传承历…
重电“萤火虫”三下乡——科技教育 携梦前行
大学生网报重庆7月21日电(通讯员佘妮娟何美妍杨娇)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教育发展,为深入科技学习,2024年7月9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萤火虫”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为社区儿童带去了科技梦想,并举…
信风·藏蓝星火志愿服务队:警校青春行,助力连南基层建设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与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号召,由连南县纵向帮扶工作队联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系信风创新实践团所属信风·藏蓝星火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7月18日前往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
宣扬方言魅力,赓续华夏情怀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是地方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方言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形式,承载了当地人民漫长历史的痕迹。而非遗戏剧,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感。…
守护童心: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深入实践
在遥远而宁静的乡村角落,有一片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土地,这里居住着一群特殊的孩子们——他们是留守儿童,是乡村未来的希望,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夏日的脚步悄然临近,村中的两个清澈池塘成为了孩子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