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彝族文化与信仰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小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区别的“DNA”。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
武定是罗婺文化的发祥地,有史以来,这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罗婺儿女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了武定彝族歌曲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俗、传统节日、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民歌、传统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代又一代的罗婺民族中延续文脉,薪火相传。以武定彝族酒歌为代表的传统民族传唱不衰,历久弥新,以武定彝族服饰为代表的传统技艺绣工精湛,绚丽多姿。这鞋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地域性、代表性和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意志不断强化,并贯彻于各项工作实践。2016年3月25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对“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出由文化部牵头,相关部委负责落实的分工,指出:“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更多非药物中医诊疗技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使更多古代中医典籍进入世界记忆名录。”
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的、鲜明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条件和传承环境不断优化的探索实践。2016年,文化部在总结十年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支持措施,努力使每个实验区真正成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思路。2016年,文化部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格萨尔文化(果洛)、客家文化(赣南)、铜鼓文化(河池)、黔东南民族文化等实验区的总体规划进行论证,形成专家论证意见,指导客家文化(梅州)、大理文化、陕北文化等实验区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体规划;启动新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工作;协调并指导青海玉树、福建龙岩、西藏拉萨、河南宝丰等申报地区按照要求报送申报材料,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成相关考察和规划纲要论证工作;支持18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6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增设28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点。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水平,通过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得到显著提升。
2016年,是我国进入“十三五”时期的第一年。国家政策、财政支持、领导人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了“非遗”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经过上一个五年的工作总结和思路规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已迈进“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纵深发展阶段。在今后的保护实践中,不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判断,科学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完善保护工作机制等,都需要不断地深入思考,以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化保护进程。
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了彝族文化对彝州生活的影响,同时,我也看到了彝族文化保护的不足之处;
1、对青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不足。在实践实地走访调查中,我和当地的不同年龄段人群交流。当提到民族语言,民族信仰,民族起源时,年轻人都不知道,并且,父母对自己孩子不认识一点自己民族的语言很着急,民族文化将失传。
2、民族语言使用少。在调查走访中,我发现人群中说民族语言的人群已经很少,大多都已经汉化了,民族语言即将灭绝。
3、民族间歧视。一些人群对平困,文化落后的民族以蔑视,看不起的态度对待。
4、文化程度低。在彝族人群中调研,大多人还在小学教育程度以下,有的还不会写字。应该加强彝族人的教育发展,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
不认识彝族文字。在群众中,大家几乎不认识彝族文字,只会说彝族语言。
在实践活动中,我进行了问卷调查环节。问卷内容关于彝族文化调查与彝族传统信仰调查。
问卷调查总共十份,分别对文化局工作人员、敬老院老年人、国土局工作人员、初中生、高中生、农民、社会人士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问卷对象中有八名男生,两名女生,年龄在30-45岁占50%,年龄在45岁以上占30%,年龄在18岁以下占20%。问卷分文化部分和信仰部分。在文化部分:
1、60%认为年轻一代不注重文化的传承,人们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下降,彝族文化正在逐渐没落。由此可见,现代教育缺少对民族文化的教育,民族文化即将没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文化建设。
2、全部人都认为彝族传统风俗习惯(抢婚)在如今生活已经完全消失。这代表着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步汉化,丢失了传统风俗。
3、对于彝族语言,60%的人能掌握彝族语言文字,40%的人完全不了解。
4、调查的十人中,没有一个人了解彝族文字。
5、并且,大家一致认为民族文字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了重要作用。
6、60%的人认为,国家对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力度不够。
从以上四点可以体现出,人们对彝族文字完全不知,有过一半的人会说彝族语言,但并不认识彝族文字。总体因为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力度不够。
彝族传统信仰部分:
1、80%人对于彝族传统信仰只是一般了解。
2、对于“毕摩”的调查,60%的人只是听说过毕摩,并不了解毕摩和毕摩的习俗
3、当地的信仰氛围对当地产生什么影响增强民族凝聚力问题中,70%的人认为有利于形成本民族的特色,10%的人选择了其他,20%的人选了怎强民族凝聚力。
这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表,我从侧面了解了当地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时,我也了解了人们对自己文化保护的夙愿。因此,从这一次社会实践的侧面意义来讨论,这次实践不但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也帮助当地人反映了保护文化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做好民族保护措施,了解民生,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为荣,共同发展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支教?联谊?许昌学院“筑梦山区”今天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和方山镇红色乡村文化旅游实践队在7月12号上午开展了一次联谊…… 程东亮 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支教队查看全文 >>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依旧延续了前几天立…… 张鑫龙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 张孟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方山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筑梦方山继续前行--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们依旧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上课吃饭休息……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安全之事重泰山,预防为主自救辅。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以教育、安全、兴趣、音乐……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之于寄托,将教育寄予在乐趣里,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论是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总能通过和其他方式的娱乐结合起来,给人以……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地 放飞梦想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2019年7月9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所在实践基地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小学,今天给小朋友们放假一天,支教队队员们今天也休息一天,这是队员们来到方山小学最……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致敬革命先烈 学习红色事迹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

2019年7月9日下午,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队员们一起来到了方山镇方山寨参观。方山寨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的方山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仅是方姓的起源…… 李铭扬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汽院-访问民歌先锋胡老先生
我们趁着高涨的热情来到了对诗经文化颇有研究的胡元炳老先生家里,当时他正在吃饭,我们说明来由,他立马停下了吃饭,向我们细心地介绍了一些参与编纂的书籍及一些记载重大事件的照片,然后参观了工作的地方、唱 …
汽院-调研中居民态度不同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居民对此调研持有不同的态度,这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可是仍能给我们较大的反思。在对待古老传承的文化上,已经有些人不再重视,甚至很多人都忘记了,我觉得这毕竟是影响深远的文化,值 …
房县民歌取长补短走出房县去
踏入房县这个城市、这一文化大地。我感到崇敬以及热爱。也为每一个身为房县人而感到自豪。这是房县的文化也是全国的诗歌文化。这篇文化大地终会以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成长发展。…
民歌调查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诗经文化广场建成中,房县诗经文化必将走出去
我们去了还在修建的诗经文化广场,那一幅幅关于民歌语句印刻心中,还有那雄伟的建筑也让我们心潮澎湃。这份坚持,这份希望。让每个经过这广场的人肃然起敬,让人难以忘怀。给每个人能了解民歌的机会!来之不易。…
实地调研房县诗歌文化
走在房县的街道上,我能时刻感受到诗经文化的存在,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仿佛在陈述它曾经的辉煌,这是一个充满它气息的城市,无法磨灭它曾经的痕迹,如此清晰的感受,直接让我爱上了这里,让我觉得房县人民是如此的 …
为保护民歌文化的工作者们点赞
这次活动中我们去的当地政府给予我们欢迎以及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支持。让我们也感受了政府希望民歌流入大众心里,让其印刻在人民心中的那份决心。修建的那诗经文化广场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传承文化的那份不易。在此, …
房县诗经文化广场调研
诗经文化广场虽然还在修建中,但是我貌似已经能够看到它的雄伟面貌,在巨大的广场上我仿佛看到了众多关于诗经文化的活动在此上演,让人觉得心潮澎湃。它让我感受到房县人民对诗经文化的重视程度,足够让我们重新 …
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协作下的进步
社会实践的完成标志着我们的成长。他让我们明白团结是获得成功并且克服困难的不二法门。活动时发生的矛盾,内部6人集体解决并给予正确的方式方法让我们在此次活动中战胜了许多难题,顺利完成了我们应有的目标。感 …
关于城镇污水你知道多少?
城镇污水将流向哪里,污水处理有怎样的流程,而处理完成的水又有哪些指标要求,本篇文章将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