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拓宽乡村儿童知识视野,增长见识和获取新知,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来到黄石大冶,开展为期25天的支教活动,传播知识,播撒希望。
志愿者团队来到黄石大冶金牛镇社区,迅速进入角色,分组展开教学活动。志愿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在数学课堂上,志愿者们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掌握算术技巧;语文课上,通过朗诵经典诗文,激发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科学课上,则通过简单实验,引导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奥秘。
除了常规课程,志愿者团队还特别关注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培养。开展了超轻粘土、创意剪纸、艺术绘画等课程。
在超轻粘土课堂上,孩子们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他们将多种颜色的粘土转化为极具个性的三维造型。有些孩子选取动画片中的角色作为创作蓝本,通过精准的造型和生动的细节表现,使其形象跃然纸上;有些小孩倾心于构造玩具模型,让一个个形象的飞机、汽车等变得生动具体,展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总体而言,超轻粘土课堂不仅提供了一个技能培养的平台,也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艺术生态系统。每一位投身于此的孩子都能够发掘并表达自身的艺术视角,通过手工创作的力量,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在剪纸课上,志愿者们教孩子们剪窗花,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小孩子们剪各种各样的动物,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志愿者们担任起传承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向孩童们传授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通过教授基本的剪纸技巧,不仅使孩子们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激发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尊重。
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孩子们如何使用剪刀和彩纸,从简单的几何图案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精美的窗花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习到了对称、比例以及节奏等美学原则,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控制能力。
此次剪纸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生活,还促进了他们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个人成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孩子们得以深入了解并参与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之中,从而在心中播下了保护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绘画课堂上,志愿者们为小孩子们传播彩墨脸谱的知识,然后开始创作脸谱,志愿者们引领孩子们踏入创作的世界,亲手指导他们运用毛笔和彩色颜料,在空白的面具上描绘出各式各样的脸谱图案。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如何根据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来选择合适的色彩与纹饰,从而赋予每个脸谱以独特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生命力。
在这场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手部精细操作技能,更是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手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对古老艺术形式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撒下了热爱和守护民族文化的种子。
志愿者团队坚持一种开放且灵活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思维,为小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即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又扩展孩子们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在短短的几周时间里,支教团队与当地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的朋友和引路人。每天放学后,志愿者们都会留下来与孩子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彼此的故事。这种近距离的互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关爱和支持,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正如一名孩子家长所言:“你们让孩子更加热爱学习,更加期待上课,关注孩子的心灵,孩子们都很喜欢你们”这正是团队志愿者所希望的,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
此次“三下乡”活动深入家校内部,让志愿者在奉献中感受青春力量,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播撒希望,迎接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8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