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泰安7月19日电(通讯员 逄兰)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耕地作为乡村的基本发展要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兼具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服务等多种显在及潜在功能。为深入探寻土地利用情况,2024年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从自身户籍地出发,深入乡村,考察当地的土地利用情况。
深入乡村,了解实际情况
本次实践以山东省典型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目光转向农户相关意愿的调查,从耕地非粮化与耕地向园地等其他用地转化的现象出发,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调查法,以户籍地相同成员为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农户访谈等方式分别在户籍所在地开展调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实地调查各行政村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结构调整的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实践队的泰安肥城小分队队员来到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老城镇的月庄村、栾庄村、张家花峪村、毛小庄村等村庄展开调查。
图为农田种植的玉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艺 供图
实践队员走进村庄,先到当地村委会向村委会成员了解当地村庄农田的准确数据及政策宣传、实施情况。实践队员通过了解后发现,总体来看调查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情况姬少,耕地主要用途仍为种粮。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委会主任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逄兰 供图
通过在与主任的沟通过程中,队员了解到,本次调查大部分区域大多为中等地,均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且大都参与土地流转,以转包为主,将土地包给本村种植大户耕种。当地种植粮食每亩都有一二百左右的补贴,如小麦每亩补贴147.03元。种植经济作物很少,若种植也是以蔬菜为主,在自家院子或房前屋后的小块土地上种植。
走访农户,了解农户意愿
整体上,如今村内的情况是大量农民脱离土地。这与国家整体历史进程和当前农村的发展环境密切相关。从历史发展进程讲,近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内卷化”,这个问题在新中国的前几十年同样存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以后,我国出现大量农民工,农村劳动力“内卷”的现象大为改变。但进城务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劳力,因此造成了农村的“弱势化”,即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而留守农村的老人、小孩大多支撑不起农业生产,被迫放弃耕种土地。月庄村的情况亦是如此。从现实环境来讲,一方面,与务工收入相比,农业生产的收效比很低,同时,月庄村内就业岗位很少,不具备家门口就业的条件。青壮年只能外出务工,农业因此搁置。另一方面,农村的教育环境较差,为了能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许多家长进城陪读。
实践队员在通过在村委会了解宏观总体情况后,前往部分农户家了解每户的土地具体情况。经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和总结,实践队员了解到,调查区域每户所分得的土地在1~3亩之间,面积较小,地块在2~3块之间。人们普遍认为耕地地块过多会对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耕种、打药、灌溉带来不便。地块分散的农户进行耕地细碎化整治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但是大多数农户因不同土地肥力和交通条件差异而抱有疑虑。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农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逄兰 供图
因地制宜,宣传土地政策
该村有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种田的大都是老人,这部分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土地,视土地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当调研队员向这些农户询问对土地流转的看法时,由于存在很多的疑惑,他们的意见各不相同,比如,土地转让出去以后能不能收回,转让土地以后靠什么为生,受灾以后没有收入以后靠什么养老等问题,针对这些疑惑,调研队员给他们进行一一作答,并对土地流转政策进行了认真的解读,消除了他们的疑惑,转变了他们的观念。由于基本村民年龄都较大,对于提出的耕地保护政策、设施农用地管理建设等相关政策不太了解,但在解释后都表示听说过一些,因此实践队员在调查结束后为村民耐心解释部分政策的内容。
图为实践队员询问村民土地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艺 供图
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为推动土地流转健康平稳发展,各个乡村均做出了一定努力,包括建立更为规范的交易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村土地流转服务管理机制、品牌战略建设等措施,为土地流转赋能。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青年在乡村振兴战略上必定是任重而道远的,建设富强美丽的乡村并不是喊着号子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面对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6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