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中农大学子赴建始开展六月雪梨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作者:安忠凤

近日,由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恩施社会实践团前往恩施建始县白云村开展特色雪梨调研。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科优势,通过发放问卷、参观、走访等方式,前往村委会,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当地依托六月雪梨实现乡村振兴的要领,践行“弘农学,扬国光”的求学目标。

一颗六月雪,廿载三世情

“群山插云天,碧水绕青山”,恩施地处北纬30°,神农架之南,湘西之北,重庆之东,宜昌之西。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有长江、神农溪、清江、唐岩河等水系,土壤富硒。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2000年,建始县白云村村民潘贤成从西南农业大学(现已并入西南大学)引进六月雪梨果苗,通过租赁村民土地的方式,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如今建始县六月雪梨的种植规模已达数千亩,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互联网及当地政府平台,实践小队对建始六月雪梨进行了初步了解,满怀期待与热情,实践小队踏上了深入了解六月雪梨之路。

到达建始,潘贤成和他的孙子潘启斌早早等候在车站,热情地迎接实践小队。驱车前往梨园的过程中,潘启斌与队员们展开了交流。成员们了解到,他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决然选择回乡创业,发展六月雪梨产业。回到家乡的潘启斌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启直播带货,帮助家乡的六月雪梨、枸杞、散养土鸡蛋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潘启斌说:“我们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农村,而是为了使农村更好地摆脱贫困。”

如今,潘贤成、潘启斌及他的两个姑姑依旧扎根在雪梨基地,他们创办的六月雪梨合作社每年可采摘近30万斤雪梨,创造数百万余元的经济价值,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梨园新的守望者

钟情六月雪,一生助农情

据潘贤成介绍,正是因为六月雪梨果,雪梨基地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起了深刻的联系。华中农业大学蔡礼鸿老教授会前往建始县长梁镇白云林果六月雪梨基地开展技术指导。老教授心系梨园发展,深入梨园指导果农开展田间管理,实现梨果产量质量双增长。

目前,华中农业大学已与潘贤成的六月雪梨基地展开深入合作,六月基地已成为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实践基地,每年都会有华农学子前往六月雪梨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开展直播带货等一系列助农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与祖国同在,为人民奉献”的承诺。

“由于梨子的成熟度不同,在采摘时应优先挑选色泽金黄、个头饱满的果子,采摘时用手轻轻地握住梨的底部,向上轻轻一拧,然后将梨摘下,不能用力过猛,以免伤害到果实和树木”。负责人向成员们介绍到后。大家跃跃欲试,在果园中忙忙碌碌开始劳作起来,不一会儿就采摘了满满一筐。

随后,实践小队前往雪梨包装仓库,帮助工人搬运雪梨包装箱。队员们分工明确,将一颗颗梨子摘下包装好,运送到即将开往市场的车上,从采摘到运输,短短几个小时时间,保障消费者能够吃到新鲜的水果。仓库内温度较低,但在搬运了一车包装箱后,实践团成员额头上汗珠密布,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的同时自豪感油然而生。

短暂的休整了一会儿,实践小队共同观看了网红书记苕书记六月雪梨的直播带货,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学农、知农、爱农、助农、为农的真谛。

实践团成员帮忙搬运雪梨包装箱

白云六月雪,颗颗致富果

“白云有梨,远近闻名;体态圆实,肉质洁白。”白云村六月雪梨已成为具有绿色食品和华中农业大学技术支持标识的特色农产品,具有专门的商标。目前,建始县白云六月雪梨种植规模已达数千亩,每百亩梨园可采摘近30万斤的梨果,创收600余万元,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如今的建始县早已脱贫摘帽,家家户户住楼房,开汽车,公路村村通,人民幸福指数显著增长。依托雪梨产业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建始县发展成为度假圣地,康养天堂,走出了一条特色生态发展之路。

未来,随着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的不断推进,相信白云六月雪梨香将会走出大山,飘进千家万户。六月雪梨将为建始闪耀的未来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华农学子也将为乡村振兴书写新的篇章。

梨园喜获丰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4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环保课堂启智心,三下乡行种绿荫
踏入湛江体育学校的那一刻,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心中满是对即将展开的三下乡支教活动的期待。作为支教组的一员,我有幸为这里的小学、初中及高中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课。课前,我精心准备了课件…
赴安徽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金郢社区居委会志愿活动总结
赴安徽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金郢社区居委会志愿活动总结一、引言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为了积极响应社会号召,传递爱心与温暖,我们团队于7.23日前往安徽合肥市…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云果优选”实践团深入天馆乡苹果桃园,助力乡村振兴新实践
2024年7月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组织的“云果优选”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一行数十人踏上了前往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馆乡天馆村的旅程,深入当地的苹果桃园,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
三下乡 | “青火”突击队:三下乡出动!
夏日炎炎、晴空万里,我一颗热忱的心熊熊燃烧,在踏入体校的大门时我对即将展开的三下乡生活抱有强烈的期待。从校门到宿舍短短的距离,我看到了许多青涩的脸庞,这些小朋友从我身边跑过,欢声笑语,让我梦回…
【大手拉小手,共同绘红旗渠】
7月17日,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前往龙腾社区,为小朋友们生动宣讲红旗渠精神,用他们易懂的语言,讲述着那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奇。孩子们听得入迷,眼中闪烁着对英雄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甜柿结出致富果,乡村振兴谱新篇
大学生网报荆门7月14日电(通讯员崔梦鑫)马集村,作为湖北省荆门市栗溪镇的一颗璀璨明珠,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甜柿种植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马集村…
传承乡音心不变,守护方言志俞坚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灵魂,承载着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信息。它蕴含着独特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人们了解和认识一个地方的重要窗口。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普通话和英语等通用语言的推广导致…
汽院学子三下乡:墨香四溢,绘梦未来
在郧阳区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不仅仅局限于作业辅导,他们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笔墨情深·共绘知识画卷”活动,让孩子们在绘画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与想…
红旗渠印象:支教生活中的一次深刻体验
支教第六天,晨光温柔地唤醒了申家泊学校的宁静。我享受着这份闲适,今天上午我们休息,但生物钟已经提前将我唤醒,醒来洗漱完后,我接着写昨天的稿子,轻敲键盘,让思绪化作文字,记录着这段支教旅程的点点…
汽院学子三下乡:智慧启航,学海明灯
在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正以满腔热情,开展着“智慧启航·学海明灯”支教活动。他们耐心地一对一、手把手地辅导学生们完成作业,从基础知识的巩固到难题的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