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时光荏苒,景色已非昨日”。一步一观望,一望一相思。岁月如梭,2024年7月13日,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三下乡“‘綦’源启思,化梦绘彩”实践团再次来到綦江区永新镇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进行考察实践,,深入民生,了解民意,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三下乡”系列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土地承包于乡村,协心聚力共致富
“团结花开幸福来,携手走上致富路”。实践团深入乡村走访调研,积极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在亲切问答中了解到当地开始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闲谈胜服药,稍觉有人情”。积极关心居民生活情况,走进村民的田地,结合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深刻了解乡村实际情况,同时从村民的口口相传中了解到綦江的历史发展,践行改革,坚定不移跟党走,奔向小康社会。
科技发展利民生,同心戮力共幸福
“科技不该高高在上,应该服务于人民”。科技兴邦,利国利民。智能产品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在科技利民生的背后,实践团成员以独特的眼光和见解,抓住科技带给乡村的机遇与挑战,继续沿途走访,了解科技为村民带来的便利与不便。
实践团走访多户农民,与其亲切交谈。村民们都提到科技带来的影响很大,从娱乐方式变为在手机上看抖音了解世界,贴近生活;交水费电费足不出户,农耕也有机器事半功倍,都彰显着科技对乡村的改变。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关注到有许多老人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智能出行也相对困难。这些需要青年们去探索解决的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不复存在。
“时过境迁未曾改,我心依然中国心”。走访中一位老党员还贴心为实践团讲述了当年的生活,讲述当年如何坚定不移党走,讲述了綦江的发展史,讲述了綦江革命故事。离开时,老党员感慨道:“自己身为党员,在这和平年代生活很安逸,应该感到幸运,珍惜当下。”谈话的最后,老党员鼓励新时代新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赓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稳抓教育兴国邦,青年担当共奋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时代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兴动力,应当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的经历。从实践理解出发,感悟新中国的红利,增强爱国观念,理解强国之重,担当家国大任,做时代的弄潮儿。
实践团来到綦江第一天,对当地一座名为“家国小院”的院邸进行走访。小院里住着多户人家,其中有四家是退伍军人,更有一户门楣上悬着“光荣之家”的牌匾。实践团成员走访了一家夫妻,爷爷是一位退休老校长,婆婆是当地已退休村党支部书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老校长回忆道:“当年啊,全校500多个学生,而老师呢,一只手就数的过来。”老校长说到大学生支教的时候,嘴角总是不自觉上提,夸他们能吃苦耐劳,有的甚至留了下来。老校长忆往昔艰苦岁月,实践团成员思当代幸福生活,实践团成员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脱贫攻坚的伟大决策,奋进正当时,青年当拼搏,时代教育的接力棒已然交到了青年的手中,新时代,新青年,当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在脱贫攻坚的政策之下,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温饱;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是千千万万个民心所向,中国的发展离不了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青年的担当与奋进,中国有需要,青年有担当。“三下乡”系列活动正是青年担当的首要前提,重庆师范大学稳抓“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尽心尽力,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中肯的师资力量,彰显青春活力,展现青年之姿,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1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