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青春常香玉弘扬队走进常香玉纪念馆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作者:李慧 冯世杰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爱国精神,丰富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内涵,郑州轻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永续香玉精神” 青春常香玉弘扬队成员开展了走进常香玉故居,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7月3日参观常香玉纪念馆和香玉故里,观看展览,与当地文化人士交流,深入了解常香玉的艺术作品、艺术风格和她对豫剧发展的贡献。

走进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寻访红色足迹。

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位于巩义市的黄河与伊洛河的交汇处,背靠神都山,面临伊洛水,是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的故里。7月3日,团队成员前往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踏寻红色基因,歌颂爱国精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首先来到常香玉红色艺术馆大厅。大厅的墙壁上刻着一整面浮雕,浮雕上刻有“奉献艺术、心系人民、爱党爱国、德艺双馨”,了解到豫剧大师常香玉是我国目前唯一被国务院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文艺工作者。

走进常香玉红色艺术馆展室,这里陈列着常香玉大师的成长经历和生平事迹,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在1923年,一代宗师常香玉诞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一个贫苦人家。9岁起,她随父学艺,凭借天赋和刻苦努力,逐渐在豫剧界崭露头角。10岁登台,13岁当主演。在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她视艺术为生命,“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她也是一名光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国家建设,曾为抗美援朝部队捐赠“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并率团赴朝鲜前线慰问演出,被誉为“爱国艺人”。团队成员胡英凡不禁感慨到,“走进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让人更能深刻领略常派艺术,真切感悟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大师‘戏比天大’的高尚情怀,更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戏曲文化和深深的爱国精神。”

常香玉与红色革命的艺术传承

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不仅仅是对常香玉先生无可比拟艺术成就的礼赞,更是对红色革命历史的生动展示与传承。讲解员带领着团队成员参观并继续讲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常香玉迎来了艺术生涯的新高峰。她积极参加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投身于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同年,她主演的电影《拷红》上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豫剧艺术的电影,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1952年,常香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红色文艺战士。她始终坚定信仰,以戏为载体,宣传党的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香玉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先驱,他的艺术创作深深扎根于红色革命的光辉岁月。1956年,常香玉主演的话剧《朝阳沟》上演,该剧以农村合作化运动为背景,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该剧成为红色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1978年,改革开放后,常香玉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她主演的一批现代戏,如《李双双》《人欢马叫》等,反映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红色革命的理想和情感在他的画笔下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常香玉通过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将这些波澜壮阔的时刻永恒地定格在画布之上。

团队队长康世毅表达个人感悟:“红色艺术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美学领域,更是一种对历史的生动诠释与人性的深刻探索。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的开幕,无疑为观众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感受红色革命艺术精髓的珍贵机会。这里不仅仅是展示作品的场所,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艺术的力量,让红色革命的光辉历史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戏比天大服务社会

团队成员接下来移步台前,听当地村民了解到,为了将豫剧常派表演艺术发扬光大,常香玉在河南省文化局举行的收徒拜师大会上,正式收孙兰香、林秀兰等5人为徒。河南省成立振兴豫剧指导委员会以后,常香玉担任委员,收山东菏泽豫剧团演员朱桂芹为徒。此后又收开封市豫剧团演员朱巧云为徒。

通过纪念馆导游的讲解,团队成员了解到,常香玉担任了许多社会工作。1977年6月,常香玉赴北京参加电影《春天》的拍摄。12月27日,调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1979年,常香玉当选为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在河南省第二次文代会上,常香玉当选为河南省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1983年6月23日,中共河南省委任命常香玉为省文化厅艺术顾问。1991年5月,在河南省第三次文代会上,常香玉被推举为省文联顾问。

2004年,常香玉被追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她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她的艺术生涯,成为红色革命历史传承的重要篇章。在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她视艺术为生命,“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她也是一名光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国家建设,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常香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义演捐赠战斗机,展现了她的爱国情怀。她带领香玉剧社,深入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将红色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战士。并率团赴朝鲜前线慰问演出,被誉为“爱国艺人”。常香玉对民族戏曲艺术充满炽热的情感,始终履行自己提出的“戏比天大”的诺言,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

村民们热情四溢,继续给团队成员介绍,她曾经获得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中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等若干奖项。常香玉是人民的艺术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她曾经担任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等职。2019年,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在巩义市河洛镇揭幕,馆内陈列着常香玉生前的珍贵物品和照片,见证了她的艺术成就和红色革命精神。村民们满怀自豪,向团队成员讲述着各种曾经的故事。

常香玉:永远铭刻在红色历史中

最后,在宣誓广场上,成员们席地而坐,共同发表对此次活动的见解与感悟,成员们对此次活动受益匪浅,为探寻香玉故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在红色光芒的照耀下,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身体与思想正在茁壮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7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走近红记忆,赓续红血脉
星星之火,穿透暗夜,照亮了中国大地,为中华民族开辟了光明坦途。7月6日至9日,郑州轻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的“传承红色文化志愿实践队”踏上了前往洛阳、开封、安阳等地的红色寻访之旅。他们通过参观八路军驻…
心灵之旅:情绪疏导探索与成长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带着满满的热情与期待,踏入了社区活动中心,为那里一群特殊的孩子们——留守孩子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疏导教育课程。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了…
“探”民俗风情,“品”乡旅之韵
由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学生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队伍,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和潍坊市寿光市展开为期8天的实践活动。2024年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实践队于线下正式召开出…
简笔画里的创意无限
(通讯员:吴劳俊锋)随着夕阳的温柔余晖轻轻洒落,我们迎来了支教旅程的第十二天,也是一段难忘时光的圆满结束。今天的结束典礼,如同一场五彩斑斓的盛宴,其中健美操表演与合唱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
乡村振兴新引擎,乡村旅游助振兴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16日电(通讯员张城瑞)2024年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实践队伍于线下正式召开出征仪式,本次仪式确定了寒假下乡实践的时间及相关安排,并于2024年7月15日开展为…
马院“炎阳”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参加表彰大会
(通讯员张驰杨海祺)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强化历史记忆,厚植爱国情怀,弘扬青年实干家精神,7月15日上午,我院与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体育与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
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三下乡活动
2024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的学生们前往渭南市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专业知识,更深入认识到了材料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价…
抗日精神--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 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抗日战争纪念馆学习党史
导语:在充满历史痕迹的暑假里,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和党的历史发展,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追寻党史足迹,点亮信仰明灯”社会实践队特意前往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
学生作品展示——手工课堂的创意风采
今天是二小手工课程的一次特殊活动,老师安排了学生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这是一个展现学生创意和才华的绝佳机会,也是一个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舞台。下面我将分享这次学生作品展示的情景。首…
乡村振兴:居民眼中的特色产业
为探索荆州洪湖地区的传统特色产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志远”实践队,于7月5日前往湖口社区进行调研工作,旨在调查居民对于洪湖特色产业的相关看法。通过居民访谈,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地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