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强农强基振兴宏图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张楚君

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强农强基振兴宏图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口号,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中都街道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12日前往滁州市凤阳县中都街区,对当地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进行调查走访并开展安徽省“百校千镇万村”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调研活动。

“要想富,先修路。”走进凤阳,迎面走来的便是一眼遥望到鼓楼边的宽阔大道,路两旁的路灯也是极具特色的凤阳花鼓样式,充分显示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卓效成果。实践团抵达凤阳后,受到了中都街道办事处党政办负责人韩磊的热情接待并与当地主任进行了座谈会。座谈会上,郑舒展主任详细介绍了当地的发展的现状、成就以及未来规划,并确认了未来几天实践团的行程,实践团还与在当地分别担任组织部负责人和党政办负责人的两位安农大优秀校友进行了深度交流,了解到了农村乡村振兴路上的宝贵经历与经验。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声声号角催人奋进。建设和美农村,就是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广袤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乐享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图为实践团与当地负责人进行座谈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子豪 供图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实践团到达墙西村,在李家跃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墙西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李家跃书记向我们介绍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过程及预期结果,实践团跟随李书记走进田间地头,感受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详细解答了调查团中同学们提出的疑问。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李书记告诉我们,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可以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而且具有抗灾减灾的功能,旱能浇涝能排,新型的浇灌方式比传统灌溉方式大幅节省了人力和经济成本,实实在在的给村民们带来了便利与实惠。

带队老师周国安告诉同学们“广阔农村大有可为,‘学农安天下,农安天下安’”。深入乡村,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农村发展的现状与挑战,乡村建设需要不断创新,以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是对同学们未来学习方向的指引,更是对他们肩负的时代责任的呼唤。农业是国家之根本,乡村是社会的基础,青年一代有能力也有责任深入理解并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实践团成员们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学习重点和研究方向。他们意识到,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理解农业和乡村的现状与需求;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图为李家跃书记向实践团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楚君 供图

实践团来到中都街道北墙村,走进北墙村,房屋错落有致,村貌整洁清新,一院一景绘出了美丽乡村新画卷,一户一韵展现出新农村的新面貌。北墙村村委书记与实践团进行了简短座谈,岳志怀书记向实践团介绍了北墙村近年的发展状况,作为当地和美乡村建设的标杆,自党的二十大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北墙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明确了培育农味乡韵的宜居乡村的奋斗目标。北墙村在上级组织部的有力指导下,充分发挥建引领作用,切实把村民思想和行动统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紧密结合村装实际,立足岗位为人民服务,从群众期盼和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心用情用做好群众工作。北墙村还荣获了第六届滁州市文明村称号。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四会”,为乡村振兴“铸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创建和美乡村,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落实到位。

座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有组织的在村中开展起了“百校千镇万村”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调研活动,队员们走入村子的大路小巷,与村民们直接面对面拉起了家常,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口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希望。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满意,是对乡村振兴政策最有力的肯定,也是对实践团工作的极大鼓舞。

这次大调研内容围绕着走好质量兴农、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等“六个之路”,聚焦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深入调查地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掌握密切联系群众方法,涵养脚踏实地,自找苦吃的精神品格,学习了解了我省“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乡村富民产业、乡村治理等工作现状,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拓宽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渠道载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强化了“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练就了“顶天立地”的过硬本领、锤炼了“肯于吃苦”的优良品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北墙村与村民进行交流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康 供图

实践团还来到了凤阳县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凤阳县的深厚文化底蕴,乡村振兴的路上,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家政策明确指出,要加强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之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博物馆内丰富的藏品和详实的展览,展示了凤阳县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在这几天的“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如饮甘泉般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倾听农户心声,探访文化遗产,与当地村民共话未来,不仅捕捉到了乡村振兴的第一手资料,更感受到了乡村发展脉搏中的生机与挑战。这些宝贵的经历,如同一束束照亮前行道路的灯火,启迪着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思考。

学而有所悟,实践出真知。“三下乡”的深远意义与价值,不仅在于服务乡村,更在于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磨砺,是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蕴藏着勃勃生机,孕育着无限希望。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重任在肩。作为大学生,努力学习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家乡,学习专业知识,矢志奋斗,埋头苦干,用脚步丈量家乡的田野,用行动推动建设和美乡村,无论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是通过文化挖掘与传播增强乡村魅力,抑或是通过教育与社会工作培养乡村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都将以青春的热情和智慧,为构建美丽乡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和美乡村是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之美、文化兴盛之美、经济发达之美、社会和谐之美、人民幸福之美的乡村版诠释。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强农强基振兴宏图。努力绘就新时代乡村的“富山春居图”,一定能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我们也将用汗水灌溉青春,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在安徽凤阳县博物馆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楚君 供图

(通讯员 张楚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7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踏歌行洪湖,情系荷花香
(作者汪灿灿)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乡村社会文明新气象的形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的时代意蕴。它有助于塑造乡村的独特魅力,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文化…
探古今廉韵,铸青年清风
探古今廉韵,铸青年清风——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赴杭州廉洁基地文明新风实践团开启廉韵之旅何为廉?“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清正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情暖童心”优秀人物分享会 助力农村家困小学生健康成长
党的二十大指出,优秀的青年是新时代的号召者。为贯彻这一政策指示,7月14日2024年湖南工程学院“情暖童心资助政策下乡行”暑期实践团带领孩子们听了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演讲,并进行了心理活动。这次的演讲人…
江西学子三下乡:守护童眸,视界光明
守护童眸,视界光明(通讯员韩良夕子)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政策号召,7月4日,南昌大学眼视光学院“睛”彩明眸志愿队开展深入余干县“睛”彩明眸服务光明暑期社…
扬帆计算机海,启航数字绿洲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的计算机科普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和《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大学生“三下乡”服务活动,提升井冈山学生的科学素质。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资源学子暑期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进行社会实践
关中葫芦制作技艺是西安市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陕西省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为深入了解葫芦制作技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
品州来古韵,探淮南文化——《淮南子》文化实践调查团深入八公山开展调研
品州来古韵,探淮南文化——《淮南子》文化实践调查团深入八公山开展调研2024年7月5日,为深入挖掘和传承淮南子文化,推动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入融合,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品州来古韵,探淮南文化…
二师学子三下乡:创意卷卷画,创新手工课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李仁杰)7月19日下午,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在暑假学习除了文化课以外的东西,增加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郭河镇建…
实践团深入体验丰盛莲萧表演,传承非遗文化魅力
实践团深入体验丰盛莲萧表演,传承非遗文化魅力2024年7月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奏’乡’基层主旋律,‘农’墨重彩绘振兴”实践团来到了重庆市巴南区丰盛古镇,亲身体验了独具特色的丰盛莲萧表演,开启了一场…
一根小小吸管,“搭”大大的世界
在一堂充满活力的手工课堂上,我们共同沉浸于一场别开生面的吸管创意制作盛宴。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无限创意,滋养他们的想象之翼,并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志愿者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细致讲解了如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