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铁肩担道义,热血筑渠长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 作者:傅超凡

铁肩担道义,热血筑渠长

我院“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于7月14日来到红旗渠,实地感受红旗渠精神的力量。上午我们开展了红旗渠实地体验项目,如推独轮车、抡锤打钎、转土吊车等,下午我们重走红旗渠,在红旗渠上行走,放眼万壑群山、高山长渠,我们无不为当年这种修建红旗渠的精神力量所折服、所感动。

今天上午我们主要开展红旗渠实地体验活动,这是一段传承与磨砺并进的时光。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蜿蜒的红旗渠上时,我们的实践团队满怀敬仰与期待,踏上了探索红旗渠精神的征途。今天的活动以实地体验为主,旨在通过亲身实践,深刻理解和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林县人民如何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出这一举世瞩目的水利奇迹。活动伊始,我们换上了旧时的衣裳,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物资匮乏、人力为上的年代。第一站,我们体验了推独轮车的艰辛。独轮车,这个看似简单却极需技巧与体力的工具,曾是红旗渠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运输方式。随着车轮的滚动,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而有力,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年建设者们肩上的重担和无尽的坚持。随后,我们转战至模拟的开山劈石区,亲身体验抡锤打钎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砺。每一声清脆的锤响,都像是历史的回音,在耳边回响,提醒我们红旗渠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滴水都凝聚着先辈们的血汗与智慧。我们轮流上阵,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那份对红旗渠精神的敬畏与传承之情,却愈发坚定。紧接着,我们参观了复原的转土吊车场景,并参与了模拟操作。这些看似原始的设备,在当时却是提高建设效率的关键。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感受到了科技进步与人力智慧的完美结合,也更加明白了红旗渠之所以能够成功建成,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组织,更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无私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今天下午,我们迎来了最期待的活动——重走红旗渠。午后,阳光变得柔和而温暖,我们踏上了重走红旗渠的征途。沿着蜿蜒的渠道,我们一步步向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当我们站在青年洞前,仿佛能听到当年修渠者们的呼喊声,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力量。这里,是历史与青春的交汇点,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查调研时强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改变,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在行走中,我们不时停下脚步,凝视着那些历经风雨依然坚固的渠壁,心中充满了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同时,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自己前进的力量,如何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扬红旗渠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不懈奋斗。

“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宣讲者,我要将红旗渠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标杆,在宣讲中长才干、增学识、开眼界,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

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后,红旗渠依然稳稳地镶嵌在中国的版图上,它见证了历史,实现了梦想,昭示着未来。诚如习总书记所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让我们铭记那些用自力更生改变干旱缺水局面的先辈们,他们用吃野菜积蓄的能量,奋力绝壁穿石,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今天和无价的精神财富。愿这一渠碧水继续流淌在林州大地,滋润中华沃野,让红旗渠精神激励着我们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今天的实地体验活动,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在这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一伟大精神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同时也增强了我参加红旗渠实践宣讲团队的信心和斗志,我将把我的热情、细心、耐心运用到将来的实践宣讲活动之中去,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红旗渠精神。作为“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成员,我们要积极扩大外宣,真正让红旗渠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民心中,从而达到自觉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社会效应。

图为“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合照 院校:安阳师范学院文章作者:傅超凡电话:15222782591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75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淮师大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返乡活动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稿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张才干,做……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淮师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

为了提高公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意识,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于2023年7月1日至7月3日赴安徽省芜湖市开展普法教…… 卢芳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近日,淮北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支由热血,具备法律基本知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以法律宣传……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特色农作物点亮錾子石村
錾子石村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但近年来,特色农作物的种植为这个村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积极变化。村里引入的特色水果、有机蔬菜等高附加值农作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过去,村民们只能依靠传统…
运动新风尚:探索体育锻炼在构建教育强国中的力量
实践队员们积极参与了阙里社区体育角的活动,这是一个旨在鼓励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在这里,实践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共同体验了各种运动活动,包括跑步、打台球和学习中国舞蹈。首先,跑步是一项简单而有效…
星光璀璨,熠熠生辉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汇报表演活动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为全面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志存高远、奋发有为的昂扬风采,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
乡村支教行,青春筑梦情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经历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的人生旅程。三下乡的这段时光,于我而言,便是如此。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与一群可爱的孩子们相遇。他们那纯真无邪的笑容,犹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
在路上,逐梦行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之总结大会为总结志愿服务队在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回顾团队在教育帮扶、乡村振兴中的成果…
史话齐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子宣讲队暑期社会实践走进中国
史话齐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子宣讲队暑期社会实践走进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7月17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话齐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学子宣讲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临…
长安学子前往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和省博物馆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8日,长安大学赴吉林“科技兴国添锦绣,民生福祉展宏图”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李明阳的带领下走入吉林省科技文化技术馆和省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遨游于文化的海洋,感叹于科技的魅力。18日上午,实践…
关爱脑瘫儿童,共筑碧水蓝天
关爱脑瘫儿童,共筑碧水蓝天为响应“三下乡”号召,曈芽志愿服务队深入乡下,以滨州市无棣县第一爱心小学为基地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在暑期期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了让每一个脑瘫孩子都能认识到…
二师学子三下乡:快乐环保行,绿色手抄报
大学生网报仙桃市7月19日电(通讯员易安)为了让小朋友们深入理解环保的意义,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仙…
扫黄打非知多少,网上微课人人学
二师学子三下乡:扫黄打非知多少,网上微课人人学大学生网报仙桃市7月19日(通讯员高洋)为加强同学们对于“扫黄打非”的了解及其意义,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奔赴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