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黑陶续千年古韵之香,文化传承助乡村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陶器归社会实践团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17日电(通讯员:李晓雅)近年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增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日照黑陶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照黑陶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为响应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日照市委市政府与相关部门联合提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和政策支持,以推动黑陶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市场应用。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日照黑陶的市场化推广,还极大地提升了当地乡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曲阜师范大学“陶器归”实践团于2024年7月6日前往日照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黑陶文化。

在日照市博物馆内,实践团成员见到了各式各样的黑陶,了解到了黑陶文化。古老的黑陶展品,它们沉静地陈列在博物馆的展览室中,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向参观者们述说着这项源远流长的工艺传统。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黑陶作为一支重要的传统陶瓷工艺,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美学和精湛的工艺技艺赢得了世人的赞誉,更深深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由于其制作工艺要求极高,黑陶在整体的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多个工序,从原材料的筛选到最终的烧制,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这种陶器往往采用天然原料,独特的黑色釉料,烧制出来的器物不仅具备实用的功能,更展示了古代工匠们对材料和技艺的精妙掌握。另外,黑陶在艺术上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和审美趣味。其器型设计通常简洁而雅致,富有古典气息,反映了古代文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在这些黑陶展品中,不仅可以看到各种日常生活用具如酒器、盆碗等,还有祭祀用具如尊、罍等,这些器物不仅满足了生活的实用需要,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礼制和文化仪式。

日照黑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在当代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黑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实践团成员来到日照的乡村进一步展开实践。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日照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陶瓷资源而闻名。日照黑陶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从古至今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传承不息。日照黑陶传承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精髓,制作工艺复杂,包括原料准备、制胎、雕刻、烧制等多个环节,依赖于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这种技艺多通过师徒制或家族传承,口耳相传,保证了其历史延续和工艺稳定发展。

日照黑陶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日照黑陶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受到重视,不仅代表地方文化,还具备经济潜力。振兴该产业可促进当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此外,日照黑陶还在乡村社会和文化建设中具有凝聚力和推动力。它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文化符号和社区认同象征。制作过程中融入地方风土人情和生活哲学,反映出当地人对自然、生活和美的独特理解,促进了社区凝聚和文化氛围的建设。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复兴。日照黑陶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展示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巧妙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无限的启示和推动力。在日照黑陶的实践中,实践团成员看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和活力,它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乡村经济的新引擎。通过创新设计和市场开拓,日照黑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未来,政府可以通过持续关注和积极支持日照黑陶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智慧和力量。这种努力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更是对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体现。通过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应用,可以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经验和智慧,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未来乡村生活美好愿景的共同追求和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72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小小急救员,大大责任心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李甜甜)为了增强青少年应急自救能力,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胡场镇为孩子们精心策划了一堂急救法教学课。课上,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
立青矜之志,履践以致远
七月里,连路过的风都被太阳炙烤得放慢了脚步,热浪滚滚却阻挡不了我们歌唱前进的脚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这是我加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仙桃这个村落的第…
人才回流,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
人才回流,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晨曦护航,筑梦先锋”发展成就观察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2024年7月8日,重庆…
沿津浦铁路徐行,观亭睹碑缅英灵——“走进徐州会战,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赴津浦铁路开展
“沿着历史的长廊徐行,我们隐隐听到前辈的低语和期许“,津浦铁路,是无数英灵集聚之地。7月20日,“走进徐州会战,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怀着敬畏之心,参观了津浦铁路,睹物思先仍心悸,吾辈应当更砥砺。津…
曲阜师范大学学子深入日照市文化馆,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7月16日——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日,曲阜师范大学的一群充满热情的学子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尊重,踏入了日照市文化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天,学生们不仅是为了探索日照市…
红色基因薪火传,华农学子岳阳行
红色基因薪火传,华农学子岳阳行——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社会实践团赴杨开慧纪念馆学习红色精神2024年7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湖南省岳阳市社会实践团抵达开慧镇开慧村,在杨开慧…
曲园学子三下乡:调查乡村发展,宣传中国文化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队员走出了校园,深入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的乡村,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调查与宣传活动。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乡村的发展现状,同时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
“古韵悠悠寄柳编,千年技艺永流传”——淮北理工学院赴黄岗镇暑期“三下乡”活动
为深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岗柳编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潜力,为推动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年力量,淮北理工学院赴黄岗镇柳编调研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1日至7月17日在阜阳市阜南县…
《二师学子三下乡支教:树叶作画的艺术之旅与心灵启迪》
在二师学子的三下乡支教活动中,用树叶作画的课程给我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当志愿者们提出用树叶作画的想法时,孩子们那充满好奇和兴奋的眼神让我至今难忘。我们走进大自然,孩子们像一群小精灵,在绿树草丛间…
情系“三下乡” 暑热送清凉 | 计算机学院与数字产业学院领导看望慰问暑期“三下乡”玉峰村社
情系“三下乡”暑热送清凉|计算机学院与数字产业学院领导看望慰问暑期“三下乡”玉峰村社会实践队7月17日,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清明,与数字产业学院执行院长江爱文、党支部负责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