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道命令,一生坚守

来源:石河子大学法学院 作者:宋梓辰 许俏殊

“因为一道特殊的命令,这些刚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军人,征尘未洗又向荒原挺进,就地转业屯垦戍边,把根深深扎在昆仑山下、大漠腹地,把一生献给了祖国边疆……”7月15日,在十四师四十七团老兵精神展示馆里,讲解员向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十连理论普及宣讲社会实践团讲述沙海老兵的故事,把众人的思绪带回到沙海老兵们的英雄岁月。

大漠、荒田,平沙莽莽入黄天;绿洲、犁头,铁骨铮铮展新颜。塞外的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从风华正茂到眉宇沧桑,一直在战斗,一生在坚守。原始简陋的地窝子、一尘不染的旧军装、锈迹斑斑的坎土曼、相濡以沫的老照片……团队成员感悟纪念馆内一桩桩从千里奔袭到铸剑为犁的光荣事迹,体悟一件件从屯垦戍边到代代相传的感人故事。

沙漠劲旅,解放和田

故事的开始,是一场黄沙里的“长征”:日夜兼程十八天,行程一千五百八十里,一千八百名官兵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胜利解放和田。

1949年12月5日,四十七团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3名官兵接到命令:火速进军和田,赶在新年到来之前解放和田。

当时,摆在官兵面前的路有3条,其中两条沿途有人有水、行军方便,但要多绕行五六百里路。但这意味着,完成任务的时间就会延后。

“不能让和田人民多受一天苦,我们要抢时间,早日解放和田……”为了尽快抵达和田,官兵们选择了最近但也是最艰难的一条路——徒步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最终,历时18天,徒步急行军790公里,官兵们胜利平叛解放和田,书写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又一壮举。

“我们是人民解放军,能进去就一定能出来,坚决征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终于,部队于12月22日成功抵达和田,这支天降雄师铸就了军队史上的传奇,惊艳了整个世界。而一封封决心书也在纪念馆里的灯光下永远闪耀着,字字如铁,青史流传。

图为人民解放军进军沙漠 颜晓玉供图

年华垂暮,传奇永存

2005年的清明节,站在妻子王秀兰的坟墓前,王传德呆呆地望着军帽,回忆两个人之间的过往点滴。王传德是第一批到和田屯垦戍边的战士,而王秀兰则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第一批来到新疆的山东女兵。两人在和田一起屯垦戍边、建设边疆,朝夕相处数十载,是朋友、是战友、是知己、是妻子、也是亲人,可如今却早已经天人两隔。王传德紧紧攥着缝在一起的军帽,眼眶湿润、悲从中来:

“秀兰啊,你走的时候,我忘了把军帽给你戴上,今天,我把你的帽子缝在我的帽子里,我戴着这顶帽子,就好像我们永远在一起。”

良久,起身、鞠躬、戴帽,再次抬起头来,目光不再游离、眼神愈发坚定,对着身后的子女说道:“兵团事业需要后人接续,兵团精神要世代相传,屯垦戍边是国家交给兵团的任务。我们这代人老了,干不动了,你们年轻人要是再都走了,开出的地谁种啊?组织调你们走,那我没办法;如果是怕苦、怕累想调走,想让我找关系,没门!”

严肃而坚定的话语背后是王传德老人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即使硝烟已经散去、荒漠已成绿洲,可这始终是他们为之战斗的热土、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是他们芳华无悔的希望,是他们每每提起总会容光焕发,热泪盈眶的地方。

放剑扶犁脱军装,坚守两万七千余个日夜,戈壁滩上建明珠,谱写屯垦戍边的新篇章。七十余年,少年已生华发,初心却从未改变。“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老兵精神在茫茫戈壁赓续传承,而老兵们最赤诚的热爱也盛开在天山脚下,永远意气风发。

图为老兵英雄纪念墙 姚若珺供图

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大漠落日,“三八线”老兵纪念园笼罩在一片金色之中,在一座座肃穆的墓碑之下,埋葬着一位又一位朴素而高尚的老兵。团队成员在老战士悼念碑前集体默哀,聆听来自西北风漠的低语。

“报告司令员!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军第5师15团的战士,一生扎根边疆、世代建设边疆,我们做到了!我们胜利完成了您交给我们的屯垦戍边任务!”

2021年4月,在新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广场的王震将军雕塑前,松柏静立、远山静默,凛冽的寒风拍打着十七名耄耋之年的老兵,铿锵的宣言激荡在这片他们奋斗终身的地方。列队、肃立、脱帽、敬礼,老泪纵横,观者动容。这是老兵们执行了一生的命令,这是将士们跨越半个世纪却依然庄严威武的军礼。

图为和田解放纪念碑下的团队合影 宋梓辰供图

“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为主要内涵的老兵精神,体现了不计名利、艰苦奋斗、报效祖国的奋斗精神,体现了默默无闻、平凡中彰显伟大的人格魅力,体现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军旅到沙地,最赤诚的热爱,盛开在茫茫戈壁;从韶华到白发,最执着的坚守,捍卫在天山脚下。而天山昆仑下的驼铃也与昂首前行的铿锵誓言一道、与执行了七十年的命令一起、与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军礼一同铭刻在人民心中,遥相呼应、传承接续……

(文:宋梓辰 许俏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59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8月11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8月11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2020年8月11日,重温红色经典,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已经进入尾声,枪声鸣夜幕,豫章烽火扬。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2020年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马上我们也要迎来尾声,在这2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真的做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面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采访最美人物,在小……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2020年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马上我们也要迎来尾声,在这2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真的做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面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采访最美人物,在小……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10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心得

今天是8月10号,距离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结束仅仅剩下六天的时间,在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做出了一些成果,没有老师每天督促,我们都是……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心得

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通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并且我们也在实践中成长了;另ー方面,我们也尽了自己的……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8月6日实践活动2020年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我们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很多个项目,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每天的宣传都很到位,每一次看到这些宣传都……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5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8月5日实践活动2020年8月5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期间有很多的活动需要大家一起去完成,小组有各自的任务分工,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板块,有些负责调……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4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2020年8月4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今日我们小组进行的活动是对身边最美榜样的视频拍摄活动,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付出但是从不要求回报的人,他……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青火”熠熠,三生教育润心田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青火”熠熠,三生教育润心田为深化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激发其热爱生活的热情,岭南师范学院“青火”突击队于7月17日,在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内,成功举办了一场以“…
纪念川军英魂,缅怀抗战英灵
纪念川军英魂,缅怀抗战英灵为纪念川军英魂,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创作了“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它代表的是为民族抗战的川人身影。刘开渠以抗战回川的张郎轩为原型,塑造了令人难忘…
特色产业驱动乡村振兴——大美洪湖篇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过程中,乡村特色产业已然成为推动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在此大背景下,为了解荆州洪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志远”实践队于7月6日踏上了前往荆州…
点亮乡村智慧之光,共绘安全与艺术的斑斓画卷
数学之光,照亮生活每个角落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乡村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的笑脸比阳光还要灿烂。我们的今天的第一课,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公式和图形,而是化作了生活…
赏心悦目的石膏娃娃手工课:创造与美的结合
在涂石膏娃娃手工课上,知行+志愿者老师们教学生如何给石膏娃娃上色,让它们更加生动、可爱。这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但也充满了乐趣和挑战。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不同的颜料和绘画工具,让我们了…
湖北高校学子三下乡:富池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新的并进之路
为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响应《“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号召,为努力实现“非遗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新目标贡献青年力量。7月11日,湖北师范大学“探路…
薯香满园,助力乡村:三下乡团队寻觅红薯销售新篇章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于7月6日前往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鲍河村,进行以“滞销特色农产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转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致力于为当地红薯销售开辟新的渠道,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此次…
安全知识课,守护乡村孩子健康成长;支教文艺汇演彩排,乡村孩子们的才艺展示
由于乡村孩子们的安全教育相对薄弱,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亟待提升,为了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2024年7月17日,由陈老师开展了一节安全知识教育课。陈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孩子…
武汉学子三下乡:红色文化润乡土,支教之旅共成长
为传承红色文化,推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2024年7月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来到了湖北省赤壁市中伙铺镇中学,同中伙铺镇中学的学生们开展一段充满热爱与温暖的暑期支教之旅。我们一同…
寻脉湖州方言,探索湖州魅力 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寻脉湖州方言,探索湖州魅力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2024年7月,由湖州学院设计学院党建中心组织的一支实践团队,在湖州的多个社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实践托管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