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州大学学子三下乡:多彩课堂动人心,教学相长收获多

来源:苏州大学医学院 作者:欣长征彩虹行支教

大学生网报临汾7月17日电(通讯员 董亦寒)希望之光照亮心灵,知识之钥开启未来。为响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在苏州大学团委、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的组织下,“欣长征彩虹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辛南小学开展了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团队将以关注山区孩子的成长诉求为出发点,以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个人成长为重点,将“新支教”的概念带入实践,紧密结合团队成员所在专业如医学、法学、思政教育、师范等专业特色,力求将“欣长征,彩虹行”项目带入一个新的高潮。截至2024年7月17日,支教活动已如期开展三天,师生情谊进一步加深。

跃动指尖,品味中华传统文化

《漆扇制作》一课上,小王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漆扇这一传统的工艺品,介绍了它所承载的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寓意。纸扇,竹柄,颜料在水面晕染。一浸,一转,颜料附上纸面,漆扇便成。孩子们亲手制作了自己调色的漆扇,色彩丰富,颇有艺术魅力;《走近衍纸》一课中,小陈老师带孩子们制作了衍纸画,教授孩子们如何通过卷、捏、拼贴等技法制作各种衍纸作品,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掌握了衍纸艺术。“衍生万象,纸间生花。”艺术跳动于指尖,衍纸焕发生机,孩子们的作品也呈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在互动中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对中华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

图为团队成员教孩子们做漆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荆梦姿 摄

医学助力,感悟生命了解自我

《探秘人体骨骼》一课上,小董老师用骨架模型介绍了人体骨骼系统结构和功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在这堂课中,躯体不只是一副骨架,更是直观又鲜活的生命体。当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抚摸自己的身体各部,相信他们能感受到骨骼的魅力,感受到陪伴他们走过春夏秋冬的本体。董老师通过介绍人体骨骼的名称、分布和作用,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骨骼的常见损伤情况以及如何保护骨骼,激发了孩子们对人体的兴趣的探索欲;小唐老师则带来别开生面的生物科普课程《了解寄生虫》,带领孩子们认识寄生虫,了解寄生虫,防范寄生虫,普及相关卫生知识,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图为团队成员向孩子们介绍手骨构成。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心洁 摄

绿色发展,环保理念从小培养

小刘老师的《做环保小主人》一课从介绍各种环境污染现象出发,为孩子们强调了环保、节约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垃圾分类桶让孩子们切身体验了垃圾分类的过程与重要性。“山水犹存,民生可兴。”小刘老师的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操作和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孩子们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明白,环保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责任和担当。有了美好的生态环境,方能有山峦层林浸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

图为团队成员教孩子们垃圾分类。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晨岑 摄

识甲骨文,观赏聆听文字渊源

《奇妙的甲骨文》一课上,小沈老师为孩子们讲授了甲骨文的来源和书写形式,用粘土生动形象地使甲骨文跃然纸上。孩子们惊讶于横竖撇捺曾被一笔一划地篆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经过年复一年的演变与传承,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经验得以流传。在课堂上,孩子们与小沈老师一起用粘土制作出甲骨文的形状,在动手的同时动脑、收获新知,充满了文化气息。

图为团队成员向孩子们展示如何用粘土制作甲骨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康艺馨 摄

支教活动步履不停,欣长征彩虹行后续活动将继续有序开展。除了创意课程以外,还包括对贫困家庭的走访,了解家长及老师对我们支教活动的反馈意见,以及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我们的支教中来。同时针对当地的现实问题进行调研活动,探索这片土地上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长需要支教团队的关爱与呵护。

新时代青年担当时代重任,点点微光造炬成阳。2024年“欣长征彩虹行”站在充满希望的起点,打响了青春的号令枪。支教团成员与孩子们已然共同度过了充满创意色彩和知识含量的三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他们为祖国的花朵浇灌了养分,也为自身的成长创造的空间和素材。未来,苏州大学 “欣长征彩虹行”支教团队将继续用饱满的热情和精心的准备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和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52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2024商河“梦之翼”夏令营开展“蓝色星空梦”特色活动
7月17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商河“梦之翼”夏令营各项课程顺利推进,同时成功举办了“蓝色星空梦”特色活动。山大唐社“聚星计划”负责人赵悉伶从“了解孤独症、关于孤独症的误区和对孤独症群体的服务…
志愿者携手儿童,共筑安全防线——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本网鄂州电7月17日电(通讯员胡梦醒)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7月17日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逸樟志愿者团队发起的一场别开生面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在多…
舞动童年,梦圆未来—逸樟志愿服务队赴鄂州濠塘社区支教
本网7月17日鄂州电(通讯员程思琪)今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在鄂州濠塘社区举行,程思琪老师带领着一群小朋友踏上了舞蹈之旅。这次社会实践旨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
辨是非善恶,远邪教惑言
本网讯(通讯员潘欣怡)在阳光明媚的周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逸樟志愿服务队深入莲花山社区,与地方警局紧密合作,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远离邪教,崇尚科学”科普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增强…
暑期“三下乡” | 和美乡村看青年——循迹乡村振兴帮扶中的交大故事康乐县专项实践团
暑期“三下乡”|和美乡村看青年——循迹乡村振兴帮扶中的交大故事康乐县专项实践团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吃透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进一步弘扬传承“人一之、我十之,人十…
志愿者携手儿童,共筑阅读梦想
本网鄂州电7月17日电(通讯员胡梦醒)在绿意盎然的夏季里,一群充满爱心与热情的志愿者们走进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带着书籍与笑容,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之旅。这次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逸樟志愿…
传承历史,感悟文化魅力
河南城建学院志愿服务队参观湖州博物馆,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青春献家乡”志愿服务队前往浙江省湖州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服务…
书法课:传承文化,书写未来
中国书法,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深远。每一笔、每一划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精神。我们的书法课旨在将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带给更多对文化感兴趣的孩子们,让书法的韵味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暑期三下乡:携手社区教育助力孩子们迎接新学期
暑期三下乡:携手社区教育助力孩子们迎接新学期中国青年网鄂州电7月11日电(通讯员李乔鑫月)7月13日,在鄂州市新城明珠社区,一场富有爱心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在社区小学热烈展开。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者团队…
巴东县水布垭镇“七彩假期”开班仪式顺利开展
7月14日下午,体育赋能追梦志愿服务队在恩施市杨柳池社区村委会举行2024年“七彩假期”暨“暑假学堂”开班仪式。会议指出本次三下乡将开展教育支持、心理关怀和安全教育等课程。希望通过本次活动,青少年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