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迹走进丹巴,化工院“匠心守望”实践队从巴底土司开始丹巴非遗之旅
古建筑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记忆,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无比厚重的文化年轮。7月7日,“匠心守望”暑期社会实践队经7个小时车程来到丹巴,那里山路崎岖曲折,人迹罕至,尽显自然之美。再经过一小时的跋涉,队员们来到实践目的地,丹巴特有的石砌白墙民居紧密相连,拱卫着高大沧桑的土司官寨高碉。这里就是久负盛名的丹巴“美人谷”——巴底邛山。
7月7日——7月8日,实践队来到邛山村,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与热情讲解下我们参观了巴底土司官寨和土司水井,了解了巴底土司官寨的历史与故事。巴底土司又名巴拉斯底。从建筑的角度讲,其基本代表着当地居民的最高水平,是四川藏区民居建筑的精粹。
实践队积极与当地居民沟通了解,寻访土司官寨里的“红色记忆”,末代巴底土司王寿昌,藏名尼玛旺登。为第二十四代巴底土司根卡汪绪之弟,1937年其兄被暗杀,因其子年少,王寿昌继任为二十二代土司,民国年问选为总保长。解放后历任州、县人民代表。州政协副主席等职。王寿昌不仅在红军长征时期做出贡献,也在解放初期消灭反动叛乱不懈努力。王寿昌后来在建政、清匪反霸和建设甘孜州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曾任甘孜州政府副州长、省和全国政协委员。王寿昌在1958年离开巴底到丹巴县里工作,后就再也没有回巴底。于八十年代去逝。
在这里,实践队的成员们感受到了当地藏族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进一步坚定了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决心。
图/文 张凯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43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