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常州工学院学子在新桥街道“爱立方”开展“传承非遗智慧助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常州工学院 作者:迎风晨旭

常州工学院学子在新桥街道“爱立方”开展“传承非遗智慧助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7月3日,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迎风晨旭团队跟随杨雪老师和杨鸿飞老师在常州市新桥街道“爱立方”工作室开展“传承非遗智慧助残”主题社会实践。

身残志坚的残障人士专注工作

“爱立方”是一个为残障人士提供工作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这里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走进爱立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工作空间,墙上挂着鼓励的标语。残障员工们坐在各自的工作台前,有的正在操作着特制的机器,有的则手工制作着各种产品。在这里,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他们或是组装小部件,或是进行包装,或是创作手工艺品。在这个特别的场景中,彰显着残障人士的专注与坚持,他们的工作不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体会非遗香包制作过程

实践活动中,“爱立方”的手工编织负责人袁老师不仅向同学们展示香包的制作技艺,还深入解释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香包既有祛毒避邪的功能,又常被视为贵族身份的象征,因此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选材到制作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了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图为袁老师讲述香包的制作要点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袁达 摄

在爱立方的工作坊里,袁老师以她的耐心和细致,引导着常工学子们走进香包制作的技艺世界。她手握针线,眼神专注,嘴角挂着微笑,对每位学生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指导。袁老师从基础的穿针引线开始教学,她的手指灵巧地示范,线头轻松穿过针眼。她强调每一步都要细致,这是制作香包的基础,也是保证美观的关键。在缝制过程中,袁老师耐心地纠正学生们的错误,并鼓励他们慢慢尝试,不得贪快。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学生的信心和对这门手艺的热爱。随着实践的进行,学生们逐渐掌握了缝制技巧,香包的形状也渐渐显现。袁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不仅让这群学生学会了制作香包,更让他们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图为袁老师指导实践成员制作香包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袁达 摄

常工学子借助智能轮椅科技助残

常州工学院嵌入式与机器人视觉协会社团的成员带来了他们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智能轮椅。这个轮椅集成了脑部动作识别和手部动作识别技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脑部或手部动作来控制轮椅的移动,操作简便,功能齐全。通过对智能轮椅详细的了解和研究,学生们掌握了轮椅的操作原理、功能特点以及如何进行维护和保养。

图为团队成员调试智能轮椅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袁达 摄

接下来,学生们亲自操作轮椅,体验轮椅的使用感受。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残障人士的困难和需求。包括如何调整轮椅的速度、方向和座位,如何使用轮椅上的各种辅助功能,如电动升降、倾斜等,以确保残障人士能够舒适和安全地使用轮椅。随后他们耐心地教残障人士如何使用智能轮椅,如何通过轮椅上的控制器来驱动轮椅,如何使用轮椅上的各种功能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他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示范,帮助残障人士逐渐熟悉和掌握轮椅的使用方法。

图为团队成员与残障人士友好交流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袁达 摄

在帮助残障人士使用智能轮椅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关怀。

帮助残障人士工作生产线进行物料卸货

残障人士在“爱立方”提供的平台主要参与焊接简单的电路板、打螺丝、装备元器件等工作,内容虽然简单,但多了一份生活保障。学生们陪伴着他们工作,在他们需要时施以援手,当生产中的物资送达,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帮助搬运和整理货物。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残障人士卸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袁达 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残障人士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的是社会的尊重和理解。

合影留念

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时,师生们与“爱立方”的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留念,记录下了这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图为团队成员集体合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袁达 摄

通讯员 臧桂坤 薛雯丽 张雨杰 赵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32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知乡村振兴,筑美好明天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周诗)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路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全局性。故而为了解人们对乡村振兴的见解与感想,湖北第二师范学…
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会情绪控制,创造非凡人生
大学生网仙桃7月16日电(通讯员李周婷)为响应党的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九期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风吹麦浪分队前往剅河镇谢场村参与暑期课堂。7月16日上午,风吹麦浪服务队带领小朋友们学习如何进行情绪控…
山东理工大学“蔚梦疆来实践团”博斯坦村助力红领巾课堂开课
7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蔚梦疆来“实践团,在新疆博斯坦村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天。他们不仅深入体验了支教课程的安排制作,还在为即将开设的红领巾小课堂做着积极的准备。实践团的成员…
湖北学子三下乡—创意剪纸课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唐鹰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吴都社区开设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创意剪纸课,志愿者们准备了剪刀,纸等材料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这一历史文化—剪纸,本次课程发挥学生们的想象…
蔚梦疆来,美景初现——山东理工大学“蔚梦疆来”实践团调研
7月15日,“蔚梦疆来”实践团的成员们初步探索依尔喀巴克村的美丽风光。诚然,光秃秃的荒原奠定了这个贫困村的主基调,但是美好的事物一直存在,等待着成员们来挖掘这其中的瑰宝。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匠心传承,体验汉字文化与毛笔字魅力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王长乐)在吴都社区的一间明亮房间里,一群孩子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志愿者老师的讲解,他们正在上的不是普通的课程,而是一节特殊的文化课——汉字文化和毛笔字课。这是由吴都社区的志…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自然之美,创作树叶画卷
2024年7月1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自然之美树叶画”特色课程。在上课之前,学生们在老师的老师们的带领下,在校园里挑选了形状独特、纹理美丽的…
开启创意之旅——海绵宝宝绘画课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唐鹰湘)随着“三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吴都社区志愿者策划了一场以“海绵宝宝”为主题的绘画课程,旨在丰富儿童的暑期生活,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通过绘画“海绵宝宝”这一广受…
走进阳新布贴,领略传统魅力
本网讯黄石7月7日电(通讯员刘炎杰)7月7日上午9:00,参观阳新布贴的活动在阳新文化馆中顺利举行。“拾遗”志愿服务黄石分队负责人詹瑾、黄茂以及所有队员参与了本次活动。队员们踊跃参与,亲身感受其独特魅…
暑期支教活动:英语课堂上的“果蔬发音秀”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李心玥)在炎热的夏季,一群志愿者教师走进了吴都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英语单词课。今天上午,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各种水果和蔬菜的英文发音,这不仅丰富了他们…